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购买前该做的八样准备~


 

“虽然相机买错了还是可以用,但毕竟相机算是高价位产品,而且也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所以为了心爱的相机,购买前还是要多做一些功课。所以本篇文章将分享购买相机前可以注意的事项,也提供给想买相机的新手们检视一下,准备的愈充足,愈不容易被动摇唷~”

 
如果你不是对摄影器材的种类、型号、规格、价格很熟的话,那么建议你最好先把这篇教学看完,否则在竞争激烈的摄影市场上可是狼群出没的危险森林啊!如果你曾经在台北知名摄影街逛过,相信你一定对那些「吹死人不偿命」的摄影店店员们感到印象深刻吧?虽然说摄影街还是有不少诚信店家存在,但在竞争激烈的摄影器材展上却未必家家都是让人安心的老实店家,因此了解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荷包、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相机器材绝对是你一定要学会的必备技能。那么我今天就一样用条列的方式来跟大家解说购买相机所需注意的事项,另外一提,这些注意事项可不只适用于摄影器材展,在你平常日子里购买相机也是一样适用的喔!

注意事项一:搞清楚你要买的相机种类,类单眼、微单眼、单眼相机你要的是哪种呢?

在各家相机厂商的竞争下,相机的「名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只有消费相机、单眼相机等分别,但现在光是「可换镜头相机」就有单眼、微单眼两种,消费相机更是有一大堆名字像是「类单眼」等等,如果要根据每家厂牌的相机来区分,那可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麻烦事。对于相机玩家来说,要买哪种相机、甚至要买哪种镜头他们都已经有了腹案。但如果你只是希望拍好照片的初学者,那么预先搞清楚这些相机名词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相机、你自己又该购买哪一种相机就是在进入会场抢便宜前一定要搞清楚的重要事项。如果你还不清楚你该买哪种相机,请参考先前的文章:< span style="color: #3366ff;">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认识什么是单眼、微单眼、类单眼?

注意事项二:弄清楚要买的相机种类与型号后就不要因为店员的「建议」而随便更改

虽说消费这种东西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店员的建议也未必称得上「欺骗」,但因为利润、库存考量而强力建议消费者购买「特定品牌」、「特定型号」的店家却不在少数。说个我自身的亲身经历,先前我要购买Sony A7R 时曾经在台北摄影街的某店家被以「Sony A7R 有现货,而且比其他店家便宜一千块」这句话欺骗而被留在店家里等了一个小时,期间被不断洗脑、推销某知名品牌的M4/3 复古相机系列,店员不断的用「片幅不是一切」、「摄影技术才是重点」、「全片幅只是噱头」等话术攻击,甚至连「拍照后把照片放大100% 来看根本就是坏习惯」这种妖言惑众的话都说得出口,完全就是企图让我放弃Sony A7R 这台以全片幅著称的微单眼相机。虽说我个人是肯定不为所动(要是这样就被洗脑,那摄影小教室专栏也可以关起来了),但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对摄影不那么了解的消费者在这样的攻势下会改变自己的初衷转而相信店员的话术。因此当你评估过你的摄影需求并决定好自己要买的型号之后,请坚持你的初衷,不要随便就被店员给洗脑买了不合用的产品喔!

注意事项三:同一品牌的招牌下未必是同一家厂商,请货比三家再下手购买

这点不仅是相机,也适用于所有电脑展、资讯展。这些展览虽然都有一个「品牌专区」将所有同品牌的产品聚集在同一块招牌下,但实际上这块招牌下贩卖的店家却未必都是同一个经销商。如果你仔细看看那些卖力介绍的店员,你会发现每一个角落的店员都会有「些微」的不同,这些不同可能体现在推销的产品型号、优惠项目、赠品种类等等,简单一句话:多问不吃亏,少问当羊宰。反正整个展场就那么大,你也不是什么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有钱人,多问几家再决定是否下手购买吧!

注意事项四:搞清楚你要的型号,别买到「过季商品」!

「上一代」的商品还没卖完原厂就推出下一代商品,这点觉对是每一家经销商的梦魇。但对于经销商来说,那些「没做功课」的消费者,常常就是经销商们用来解决梦魇持续下去的终极解药。下图是在知名网路商城(由各家经销商自行经营的集中商城)中找到的价格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上一代Nikon 旗舰DX 机身D7000 的售价仅比新一代机身D7100 便宜两千左右,若再对比其他店家,会发现价差也不会太大。或许你会问:难道我不会看型号吗?我就那么容易上当吗?其实就我来说,我的答案就是「你就是那么容易上当」。前面已经跟大家分享过店家会用什么手法推销你本来不想买的东西(请参考注意事项二),这这里再说说店家会怎么推销旧商品吧!

店家通常会先用「这一代机身已经不是日本制造(例如新一代Nikon D810 泰国制造,Nikon D800E 日本制造)」、「现在的技术Cost Down,品质不如上一代机种(成本降低,但新机身也比较便宜啊大哥!)」、「你看这台上一代的相机多重,哪像现在的相机都好轻(轻量化错了吗?)」等话术让你对新款相机失去信心,接下来就会再用「你看这台上一代的比新一代的更好,而且价格也更便宜」、「你买这台我再送你32GB 记忆卡(32GB 不到一千块好吗!)」、「新的要等,旧的现在就有现货」等理由让你直接掉进用便宜不了多少的价格购买上一代相机的陷阱。如果你真的因为价格原因无法购买新产品,那么建议你到 PTT DC-Sale 讨论区等二手贩卖板块买台二手相机就好,不要花了大钱却买了上一代的技术回家。以上面这两台相机来说,不管是画素、影像处理器、可用ISO、对焦性能等都是以新款为优,但两者价格却相差不大,因此千万不要因为店家的话术而不小心掉进高价买旧货的陷阱喔!

注意事项五:相机规格弄清楚,不要花大钱买了你不需要的设备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我都建议大家先把自己的摄影需求搞清楚再上街购买器材,这样才可以避免你因为各种在我看来显而易见的陷阱(请参考上面的文字介绍)而购买不必要的产品。不过相机规格、数字这些东西说起来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搞定的事,就请大家自行阅读下面这几篇文章,弄懂你想拍的主题需要哪些设备之后再来拟定购物清单啰!

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认识什么是片幅、焦距、光圈?

摄影其实很简单:教您认识单眼相机的拍摄模式~

摄影其实很简单: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快门速度~

上图:其实要拍出浅景深的照片并不难,有大光圈就能办到。千万不要相信什么「一定要这台相机才能拍」这种推销话术。

注意事项六:展场未必比较便宜,请注意赠品的总价值,不要因为赠品多而不小心买了比较贵的产品「组合」

很多人打算在电脑展、相机展期间买相机的理由不外乎「比较便宜」、「赠品比较多」等。但真的这时候买会比较便宜吗?其实在我多年走跳于各大台北资讯相关展览的经验来看,展览特价往往都不是什么「惊天特价」,甚至有时候所谓的「特价」都还比相机街、光华商场的店家还要贵。这里我就不说是哪些东西「长期以来展场都比较贵」了,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先把价格查好再出门购买,买的时候也记得多走几步多问几家,才不会被店家当肥羊很宰一顿还觉得自己捡到便宜。再次提醒各位一句话:多问不吃亏,少问当羊宰。

另外关于「赠品比较多」这件事,也是购买相机时一定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店家都会用「超大礼包」来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好像捡到了莫大的便宜。但实际上这些礼包往往都是充满了价格低廉、你「用不到」的产品。虽然不见得说礼包一定就是用来骗你,但记住「把礼包内容物的价格算进总价」这句话,先把赠品的总值加起来再去跟「没有送赠品」的店家售价做比较,这样你才能捡到真正的便宜喔!举例来说,有些店家可能售价贵个一两千块,但强调「会送 32GB 记忆卡跟清洁吹球与脚架」。但现在32GB 记忆卡便宜的通常都不到五百块,而店家送的吹球跟脚架常常也都只是一两百块的便宜货色,全部的赠品加起来还不到一千块,而你却花上超过一千块的价差去买比较贵的相机… 我该说你太天真吗?

注意事项七:单眼、微单眼 Kit 组真的比较便宜,店家并没有骗你!只是 Kit 镜通常品质都比较差

许多可换镜头相机(单眼、微单眼)都会推出所谓的「Kit」组合,也就是机身加上一颗镜头的套装组合。这种组合通常都会比你分别购买机身与该镜头还要更便宜,有些价差甚至会高达一万块以上,是还没有买过任何镜头、相机初入门玩家的好伙伴。如果你本身没有任何单眼相机的镜头、机身,那么建议你可以直接购买一套Kit 组来完,这样不仅比较便宜,未来想升级的时候把镜头卖掉也不会亏太多(因为Kit 组本来就比较便宜,但镜头卖掉的折旧却可以用单买镜头来算)。因此如果店家推荐你购买便宜的 Kit 组,那么店家可没有骗你噢! Kit 组确实是便宜实惠的选择。不过受限于价格,通常Kit 组所搭配的镜头都是品质较差、画质不怎么样的入门镜头,跟同一家厂牌的大三元、小三元镜头相差甚远,如果你对画质有很高的需求,建议你可以直接跳过Kit 组这个选项,直接购买你所需要的镜头啰!

注:并非所有 Kit 组都搭配低阶镜头,例如最新的 Nikon D750 Kit 组就是搭配 Nikon 小三元镜头「24-120 f4」,与分开购买的价差近一万块。不过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建议先在网路上搜集足够的相机镜头相关资讯、价格再下手购买。

注意事项八:水货确实便宜不少,但要注意保固问题

台湾因为代理商盈利结构、关税等问题,导致台湾公司货的相机、镜头价格都比水货高上不少。但碍于公司货相对「不会因为代理商倒掉就变孤儿」,因此公司货比较贵也不是那么需要被挞阀的事情。不过相较于公司货的高价,所谓的「平行输入」水货就是相对划算低价的选择。

现在大部份的相机已经不太会有「不同国家不同规格」的问题,通常都只有「不同国家不同价格」,因此购买水货并不太需要担心规格不同的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保固」问题,通常水货保固都是直接把相机拿回原购买店家处理,因此在购买水货时请注意该店家是否属于「不容易倒」的老牌水货商,否则要是买了水货却​​因为店家倒闭而变成孤儿那可就得不偿失啰!不过就算店家倒闭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公司货代理商通常都会提供「缴交保护费变公司货」的「贴心」服务,不过这笔钱通常就是水货与公司货的价差,所以是否要因为价差因素去赌一把人品,就看你的相机购买预算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看图学摄影:用一张图片来认识相机如何对焦?


 

“对焦是相机功能很重要的一环,对焦速度与准确性也是许多人购买相机时注重的条件,本篇文章将用一张Nikon D4的剖面图,一起来看看DSLR相机的自动对焦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自动对焦方式有哪些?”

 
在数位年代,自动对焦是最最基础的功能吧?而且厂商们也把这个作为重要战场之一,对焦速度成为了比拼实力的量尺,但你又是否知道自动对焦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 相位检测 (Phase Detection)
简单来说,就是相机将光线分离,透过 AF sensor 比较一对光线,以判断焦点位置是移前了还是移后了,并借此控制对焦环的调整。这方法对焦准确而且速度快,但是需要使用不少配件,常见用于 DSLR,但亦有部份无反相机例如 Nikon 1 是使用相位式对焦。

(二) 对比检测 (Contrast Detection)
这是透过镜头直接在感光元件上进行,原理是对焦的影像往往会有最高的对比度,即是相邻像素之间会有最密集的差别,所以镜头会一直调整直至达到最高对比值。问题是这方法不会知道焦点本身是移前还是移后了,所以对焦速度较慢,光线不足时更甚,亦较难自动追焦。不过好处毋须使用额外组件,因此常见用于随身机、无反相机等,有些 DSLR 亦会在 Live View 模式时使用对比式对焦 (或混合式)。

(三) 其他
虽说以上两种是主流方式(加上混合式),各厂商依然不断尝试新的对焦技术,例如早前Canon 70D 就推出名为「Dual Pixel」的新技术,主要原理就是sensor 上的每一像素,都可同时吸收光线并进行相位差检测以进行自动对焦。

除此之外,亦有「主动式对焦」,即是透过发射红外线、超音波或雷射来进行对焦,与上述被动吸收景物光线的截然不同,但少见于一般的数位相机。

当然,科技是不断进步的,以上提及的原理及缺点,相信很快就会被厂商透过各种方式改良,这些资料可作为基本参考,好让我们见证时代的变化。如果有读者已经掌握到更新的科技发展资讯,亦欢迎跟我们分享呢。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老镜的世界:教你认识Nikon手动镜的分类~


 

“老镜拍出的照片总有股天生的魅力,如果你是对老镜有兴趣的新手,那可别错过本篇文章要介绍的「Nikon手动镜」,将透过详细说明,带大家慢慢来了解Nikon手动镜的non-Ai、Ai、Ai-S代表什么,帮助新手们选择老镜时更有方向~Vintage lenses produce photos with some kind of natural charm, if you’re a beginner with interest in vintage lenses, then make sure not to miss the ‘Nikon manual focus lens’ that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today. Through detailed explanations, the meaning of functions such as non-Ai, Ai and Ai-S on Nikon manual focus lenses will be introduced, guiding the beginners to choose vintage lenses.”

 
在Nikon 老镜的世界里,原厂镜头一般除了焦段、最大光圈、特殊名号(像是什么阿富汗少女之类的)等分类之外,最常见的分类还有「Ai」、「Ai-S」 、「non-Ai」等不同的标注。一般来说,二手镜头的价格往往会因为这些标注而有不同的价格,且还会有「数位机不能用non-Ai 镜头」的说法,对于玩Nikon 二手镜头的使用者来说是一定要知道的知识。

但到底这些标记有什么含意、对于我们玩老镜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请继续看下去~

现代的镜头有电子接点让机身可以读取镜头的相关资讯,包含镜头焦段、最大光圈等等,因此相机在A 模式(光圈先决)下可以自动读取当下设定的镜头光圈值以算出当下最适合的快门速度。不过古早的底片机可没有电子接点这种先进玩意,一切都是倚赖机身的机械结构来将镜头上的光圈资讯传递到机身上,因此为了能顺利让相机「读取」当下的镜头光圈值,就是开发一台底片单眼相机最重要的课题。


上图:阿富汗少女镜,据说是拍出国家地理杂志知名的「阿富汗少女」照片所用的镜头(Nikon 105mm f2.5 Ai 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大相机厂商开发出各式各样不同的光圈指示机制,让使用者所设定的光圈值(老镜都是直接转光圈环)能让机身得知,以便机身自行测算当下的设定是否为正确曝光值(测光结果会显示在观景窗里,详情请看这篇)。大多数厂牌的机身(例如Canon)在机身数位化之后大多已经抛弃这些纯机械的结构,目前的单眼大厂中只剩下Nikon 还保有这些古老的光圈指示机制,也使得Nikon 相机能往前相容绝大多数的自家老镜,成为镜头家族最丰富的单眼相机选择。

Nikon 目前所用的光圈指示机制称为「Ai(Aperture Indexing)」,即便是目前最新的数位机身仍保有这项机制。不过在更早期(1977 年以前)的 Nikon 单眼可不是用这套系统,因此现在把 Ai 以前的镜头或机身称为「non-Ai」以示区别。上图靠前的是Nikon 相当早期的单眼产品「F2SB」、后方则是不死战神「FM2」,这两台刚好是Ai 与non-Ai 时期的代表作,因此今天就请他们为大家示范两者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 Ai 是什么样的东西!

不管是底片机身(F2 以后)、或是现在的Nikon 中高阶数位机身都可以看到如上图镜头卡口边缘的「方型凸起」(在Nikon 小写​​n 的左边),这个凸起是可以跟沿着镜头卡口旋转的(你可以用手拨动看看)。这个装置就是机身 Ai 功能的重要核心,藉由这个环旋转的角度,就能让机身知道目前的光圈值是多少,是非常聪明且实用的设计。而目前的数位机身如果装上早期的手动镜头,同样也是靠这个装置告知机身目前的光圈大小,跟 38 年前是一样的做法。

既然那个凸起可以扳动,那么镜头上也就得必须有个扳动它的设计!在上图的镜头卡口边缘、小白字「16」的下方有个黑色凸起,这个东西就是镜头上的「Ai」,当镜头卡上机身的时候,这个部分就会卡住机身的黑色凸起,并随着光圈旋转拨动机身上的凸起,达到告知机身当下光圈大小设定的目的。


上图:分别位于机身与镜头上的凸起互相卡住之后,就能让机身得知当下的镜头设定的光圈值了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也可想像「non-Ai 就是没有 Ai」这件事了吧?

在1959 年Nikon 正式采用F 接环(跟现在的镜头一样,五十五年来都没变过)之后,Nikon 相机相机采用了非常有趣的光圈指示系统:兔耳朵(coupling prong),也就是前面几颗Nikon 镜头上可以看到的、位于镜头尾端的那个像兔耳朵的金属片。因此当时的镜头并没有后来才出现的 Ai 结构,所有的镜头尾部都是一片平滑,并不存在任何凸起(请见上图)。

那么当时的镜头要如何告知机身光圈大小呢?

其实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干脆不要告知(没有测光功能的机身)、另一个则是使用上一段提到的「兔耳朵」。由于拥有光圈指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早期的机身并不是每一台都有测光机制(就像现在低阶数位机身也没有Ai 拨杆一样),例如上图的Nikon F2 使用最早期的尖顶观景窗时不但没有光圈指示功能,甚至连测光功能都没有!必须装上放在机身前面的测光观景窗才能同时拥有两项我们习以为常的测光功能。 (以前摄影师都是人体测光表来着)

F2 换上拥有测光功能的观景窗之后就会变成像上图这样,在军舰部(Nikon 标志那边)下方中间多了一个小小的金属拨杆,这就是最早期的Nikon 光圈指示机构啦!装上镜头之后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这样有没有突然恍然大悟:啊!原来那个兔耳朵是这样用的啊!

相信有很多人都会以为那个兔耳朵只是让你比较好转动光圈环、或是让你可以用摸的得知光圈环现在转到哪的结构设计,但实际上它会被做成兔耳朵形状可是大有来头的喔!而且后期有一系列较低价的 Series-E 镜头还直接拿掉兔耳朵,当成降低成本的象征呢~所以请不要小看这个兔耳朵,他可是带有历史意涵的重要象征啊!

那么关于 non-Ai 与 Ai 的最后一个问题:数位机要怎么使用 non-Ai 镜头?

其实数位机并不是不能用non-Ai,而是因为non-Ai 镜头的屁股是光滑的,硬装上数位机的话会把你相机上的光圈拨杆给凹断(数位机只有Nikon Df 可用,因为他的拨杆可以收起来)!不过这并不代表数位机就不能用non-Ai 镜头,如果你不在乎改装镜头的话,那么其实可以送去博爱路那边的镜头维修店请他们帮你的镜头「磨出Ai 结构」来,也就是用破坏的方式在光滑的镜头尾端刻出Ai 的结构来,这样就可以让老镜装上Nikon 数位机身啰~

注1:先前我有个朋友跟台北某知名二手镜头店买了一颗non-Ai 镜头,结果店家居然跟他说可以直接装上数位机,一直到我发现他机身的拨杆都有点歪了才知道不能这么做,真不知道该家店的店员都是怎么训练的…

注2:早期Nikon 刚推出Ai 的时候曾经推出官方改装套件让non-Ai 的镜头也能变身Ai 镜头,市场上把这类镜头称为「Ai’D」,请不要把他跟后来的D镜给搞混了。前阵子又看到键盘摄影师在网路上呛人说「Ai’D」就是 D 镜、Ai 是误植 … 请各位摄影小教室的读者别干这种蠢事,谢谢。

最后的最后,就来说说 Ai 跟 Ai-S 有什么不同吧!

Ai-S 是手动镜头最后一次改版,往后就是标有 AF 的自动镜头了(底片机时期就有自动对焦了)。那么 Ai-S 跟 Ai 有何不同?上图左边的是 Ai-S 镜头,可以看到左下方七点钟方向比右边的 Ai 镜头多了一个圆弧形的凹槽。这个凹槽对应的是机身上的一根可以压进机身的探测杆,用来得知镜头焦段的资讯(是否大于 135mm)。

Ai-S 机制是为了对应后期的 F4、FG 等底片机身所搭载的「P 模式(程式曝光)」,让机身能对应较长焦段的镜头自动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避免手震。其他 Ai-S 的改变还有线性光圈开启范围等针对 P 模式所做的设计。不过这些功能仅限 F4 以后的机身才能用到,像 F3、FM2 这些老机身就完全无法享受 Ai-S 机制所带来的好处。不过 Ai-S 镜头通常都是同一焦段镜头的新改款,在光学性能上都会有所改进。因此除非是特殊的镜头,否则都是同一颗镜头的 Ai-S 版本表现最好(也最贵)。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教你认识什么是相机镜头的「大三元、小三元」?


 

“常在摄影前辈口中或是论坛中看到大家常提的大三元或小三元,而这些术语到底是在指镜头的什么呢?又为何是镜头玩家追求的目标?本篇文章将替大家介绍何谓相机大三元与小三元,以及各自的差别与用途,希望能替摄影新手们解惑。”

 
决定要买单眼/微单眼相机之后,首先困扰的是买哪台机身,接着困扰的则是该买哪颗镜头。很多人肯定会想把问题丢上网路去问大大们(并且完全不想自己做功课),网路大大们接获需求之后又会开始乱推荐镜头,而这时你就会看到一句常见的话:

「不用多问了啦,大三元直接买下去就对了!」

嗯…大三元看起来好像很威猛,而且光名字听起来就很贵。但到底啥是大三元咧?是雷霸龙詹姆士吗?这就不用想了,既然是相机那肯定跟 NBA 无关,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大三元这个词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篮球比赛的大三元,另一个则是中国古代科举的三元及第。篮球我不熟,所以不谈;但三元及第这个我想就比较好说了吧?


上图:这是唐伯虎,人称唐解元,因为他在科举乡试中考了第一名。

所谓三元及第呢,就是古代科举从乡试、会试、一路到殿试通通都拿到第一名的人,就可以称为三元及第。而三元又是哪三元咧?答案是解元、会元、状元,唐伯虎点秋香的唐先生不就被称为唐解元吗?就是因为他乡试考了第一名的缘故,可惜后来被考试作弊的家伙牵连,所以就没有唐会元、唐状元了。当然要真给他考上了,我们就没有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可看,果真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总而言之呢,有这个「三元」出现,那肯定就是很厉害的意思,所以用来形容最厉害的三支镜头那是再好不过了。

回到原先的重点:大三元镜头是什么意思?

首先要知道,大三元镜头并不是一支镜头连中三元,而是指三支特别厉害的镜头。如果翻开相机镜头的型录,你会发现在所谓「变焦镜头」,也就是那种可以任意伸缩望远广角的镜头之中,每家厂牌都会有三支价格特别贵且看起来特别厉害的家伙,通常这三支就是所谓的「大三元」了,例如上图就是Canon 的大三元镜头。

一般来说,大三元镜头的焦段会涵盖全片幅等效焦距 14mm ~ 200mm 之间,并且分为三支 14-24mm、24-70mm、70-200mm。当然这三支的个别焦段数字会因为厂牌、推出时间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三支镜头涵盖的范围就是分别为超广角到小广角(14-24)、小广角到中望远(24 -70)、中望远到望远(70-200),刚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需求的三颗镜头。

看到这你一定想问啦:这些变焦镜头有好多种,凭什么这三颗就叫大三元?既然被称为大三元,那就表示这三颗镜头与普通的变焦镜头有不同之处。而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这三颗镜头的光圈都是固定 f2.8,也就是所谓的「恒定最大光圈」。什么叫做恒定光圈?请先看下图:

有注意到在光圈的地方写了 f4-f5.6 吗?由于镜头在广角到望远之间伸缩时,会让光圈随着镜头焦段越拉越长而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可能明明你在70mm 时可以用f4 光圈拍摄,但到了300mm 时最大光圈就给你缩小到f5.6,让你无法用更大光圈来拍摄。

但这样不是很烦吗?明明焦段比较长就已经容易手抖了,光圈又变得更小是想逼死谁?

所以相机厂商看准使用者会有这种困扰,所以推出了三支刚好涵盖了这些焦段,但又不管你怎么变焦都能维持同样最大光圈的镜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大三元。

以目前市场的主流来说,要撑得上大三元镜的只有恒定光圈在 f2.8 的镜头才能被称为大三元。由于大三元镜属于方便又好用的变焦镜,再加上恒定大光圈f2.8 等特色,使得这三个焦段的镜头成为大多数高预算、高画质需求但又希望追求方便(变焦镜)用家的必备工作道具。


上图:这是 Sony 最新大三元变焦镜头 24-70mm f2.8 GM,拥有 Sony 的最新镜头技术

对于各大相机厂商来说大三元镜由于画质好、便利性高,可说是最多人买的镜头,如果有什么最新光学技术、最强商业机密,通常都会被优先用在大三元镜头上做为抢占市场的神兵利器。但也由于上述这些「神奇又厉害的技术」,使得大三元镜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就算到了二手店依然相对高价。

以目前的三大相机厂 Nikon、Canon、Sony 来说,三家的大三元镜头都是目前拥有该厂牌最新技术的产品,同时也是旗下最贵的变焦镜。因此冲着焦段方便、高素质光学表现(甚至超越自家的某些定焦镜型号),如果在预算允许之下,直接买下大三元镜头,确实是一次购足学习摄影所需镜头焦段的最快方法。

不过大三元毕竟是大三元,售价随便就直上 6~7 万实在让人吃不消。因此聪明的相机厂商们会额外再推出恒定光圈稍小一些(通常是 f4),画值稍差一些,但价格却低廉许多的类似焦段变焦镜,也就是所谓的「小三元」啰~

小三元的最大光圈通常只有f4,比起大三元的f2.8 小了一阶,使用上会稍微不方便些;另外小三元通常也会牺牲一些边角画质、解像力等来换取更低廉的制造成本。不过对于中焦段的小三元来说,Canon 与Nikon 都推出24-120(Nikon)、24-105(Canon)这类将长焦端扩展到超过100mm 的设计,算是用「更望远」的焦段来对小三元用家做些补偿了。

总而言之呢~如果在初期买相机时没有足够的预算,但又不想要偏安于那些画质差劲、没有恒定最大光圈的变焦镜,那么低一阶的「小三元」就是你的好伙伴了。当然,买前一代,甚至前面好几代的大三元老镜头也是不错的方法,不过那就需要一些相机厂商历史知识才能挑到好用又价格合宜的镜头了。这就等我以后再写来跟大家分享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认识什么是单眼、微单眼、类单眼?


 

“如果你已经知道相机的基本规格怎么看,像是片幅、焦距、光圈…等等。那本篇文章要介绍的相机类型比规格好理解多了,但也是大家容易被混淆的部份,其实只要把握关键的差异就很好分辨,买相机时也更能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类型~”

 
之前我们搞定了购买相机所需要注意的规格数字(忘了请看这篇:【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认识什么是片幅、焦距、光圈?】),那么今天就再来说说另一个令人烦躁的问题:请问你掉到湖里的是这台金微单眼,还是这台银类单眼呢?

先不要管什么金银斧头了,我想光是女神问你掉哪台单眼,可能根本连使用者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用的到底是单眼、微单眼、还是类单眼。虽然说这三样东西在名字上有很显著的差异,但要是看名字就会知道他在干麻,那我还写这个摄影小教室做什么呢?所以今天我一样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教大家这三种常见的相机「名称」的差异,并且让你一下就搞懂自己该买哪种!现在我们就先从单眼开始啰!

一、专业必备,想当文青的首选,对「重量」无所畏惧的人们适用:单眼相机

单眼相机可说是今天要说的三种相机中最早出生的老家伙了,从古早古早的底片时代就已存在的单眼相机,直到今天仍然是专业应用的首选,且内部架构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唯一的差异,大概就是电子性能(对焦)提升与内部感光元件从以前的底片变成现在的数位感光元件 CMOS 了吧?上图这台拍猫咪的大家伙就是单眼相机啰!另外请记得以下英文字「DSLR」,这个字就是数位单眼相机的英文缩写啦!可别把它当成跟单眼相机不同的东西喔!

注:DSLR 是数位单眼相机,而 SLR 则是传统单眼相机,使用底片的那种老家伙

为什么单眼相机会那么大、那么重呢?除了外壳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眼相机在观景窗使用了「反光镜」这个零件让使用者能直接透过镜头看到景象(反光镜就是上图圆洞中间的镜子),这片反光镜会在你按下快门时快速的往上弹,等快门关闭后再落下。 这个元件不仅是造成单眼相机「很大台」的原因,同时也是单眼相机发出啪啪快门声的主要声音来源。

那么为什么专业的人应该用单眼相机呢?以下条列说明:

1. 镜头选择超多:由于单眼相机历史悠久,因此像Nikon 这种近百年的老店都已经拥有数以百计的超巨量镜头选择,因此只要你口袋麦克麦克,基本上你想要拍摄什么样的主题都能很轻松的取得合适的镜头,在摄影场景多变的专业用途来说特别适合。

2. 光学观景窗:而且单眼相机的观景窗(除了Sony 外)多是采用光学观景窗,也就是你看到的画面是直接从镜头看出去的实景画面,因此对于某些专用用途来说,在取景、追焦、使用上也都很方便。

3. 看起来比较专业: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使用单眼就是专业的象征。或许你知道一些微单眼拥有很好的画质表现(例如 Sony A7R),但问题是你的客户并不知道!想想看吧,要是新人花钱请你拍婚摄,结果你拿台微单眼去拍,你想客户能接受吗?专业用途就请顾虑一下客户的感受吧!

因此除非你有特殊的原因,否则若是以专业摄影用途来说,单眼相机基本上就是你的不二选择了。当然如果你要拍小孩、拍猫狗、装文青也都很适合用单眼,只是以高阶单眼动辄超过七百克的重量来说… 如果你背着小背包都嫌累,那我想你还是打消买单眼的念头吧!
 

二、生活旅游都合适,超轻机身携带超方便,对换镜头不感到害怕:微单眼

其实微单眼这东西本质上来说跟单眼相机没什么不同,甚至在一些相机大厂的设计下根本就是与自家单眼相机共用感光元件!因此虽然有些人认为微单眼就是比较不专业,画质硬是比较差,但如果你已经打定主意要追随我这个摄影小教室的脚步,那么就请你放下这个成见吧! 只要机身与摄影技术不差,用上好镜头都是可以拍出漂亮照片的!甚至一些高阶微单眼要直接打爆入门单眼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为什么微单眼这么轻薄短小呢?这是因为微单眼取消了前面提过的「反光镜」结构,只要你拆下微单眼的镜头就能看到如上图中间的绿绿方块,那就是相机的感光元件啰!这在单眼相机上平常是看不到的,因为已经被反光镜跟快门廉挡住啦!因为少了反光镜,微单眼除了跟单眼相机一样可以换镜头之外,综合起来有以下这几点差异:

1. 快门声很小:没有反光镜的啪啪与快门廉的唰唰,微单眼的快门声跟单眼比起来几乎可说是蚊子比飞机,如果你怕拍照会吵到其他人,在兼顾画质下微单眼就是你的唯一选择。

2. 机身超轻超薄:再少掉光学观景窗、反光镜等杂七杂八的零件后,微单眼就是一台轻薄短小的小家伙,但画质可没有因此而减损!因此如果你无法天天带着一台重重的东西到处跑,微单眼就是你放进包包里的​​高档相机啦!

3. 镜头选择较少,但可以转接的选择很多:微单眼的历史毕竟比较短一些,要跟那些老厂比镜头数量无疑自取其辱。但微单眼有一个特色:能转接的镜头选择很多。透过转接环,微单眼几乎可以转接市面上所有买得到的镜头(原理我以后会开一个独立的文章来谈),例如上图我手中的Leica Summicron 50mm (超过五十年的老镜! )就是由Leica 推出的镜头,并非Sony 原厂生产。因此只要你不怕手动对焦,微单眼是让你可以玩镜头的一个好选择。

4. 比较耗电:因为微单眼都是使用电子观景窗或是直接让你用机背的萤幕对焦取景,因此一直开着液晶萤幕所带来的缺点就是「比较耗电」。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很大的缺点,基本上多带几个电池就能撑个几天了。

5. 场景模式比较多: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微单眼的特色,而是因为单眼相机的厂商(基本上就是Canon、Nikon、Sony三家居多)比较少想要把这些东西放进单眼里。不过也因为这样,如果你不是那种手动控制整台相机的狂人,那么绝大多数的微单眼都内建了很多不同的场景模式,是想要简单拍好照片的好选择。

上面第四点提到的「比较耗电」就是上面这张图所要表达的。因为微单眼没有反光镜,没有办法像单眼相机那样让使用者直接透过镜头看实际景象来取景,一定要透过液晶萤幕转换之后才能看到镜头外的景象。因此微单眼对焦取景都必须像上图那样直接透过液晶萤幕来看,如果你还是习惯透过观景窗来取景,那么在选购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该机身是否有配备电子观景窗啰! 例如我上图这台 NEX-7 就有电子观景窗(左上角,但其实里面还是一块小萤幕),其他较低阶的机身就没有这个配备了。

请不要再说什么微单眼比较差的话了,以上图的A7R 来说,那已经不是用普通中低阶单眼能打败的等级了。如果再把 Sony 最新的高感光怪物 A7S 拿进来比较,甚至一些高阶单眼都只能甘拜下风。当然单眼还是有胜过微单眼的地方,但如果你只是平常自己喜欢拍照、喜欢旅游不想带重物,且对于换镜头这件事并不感到害怕,那么微单眼就是你的好选择啰!
 

三、拍啥都 OK,不想搞懂换镜头有啥好玩的人专用:类单眼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类单眼就是介于消费型小相机跟单眼相机之间的中间产品,「类」就是「好像」,所以类单眼就是好像单眼但又不是单眼的产品。我们暂且不谈以前类单眼是怎么做,单就现在的类单眼来说,不管是在感光元件尺寸、或是配备的镜头等级上,基本上都有相当高的水准,例如Canon G1X 的1.5 吋感光元件、Sony RX100 系列的蔡司镜头等等,都让近期推出的类单眼拥有不逊于低阶微单眼的画质表现。甚至你要说他就是一台不能换镜头的微单眼也不为过。因此类单眼的消费市场其实很明确,我们先来条列一下:

1. 不想要换镜头的人:你根本对换镜头这件事没兴趣,你只想简单拍照片

2. 觉得普通DC 烂透了:如果说不能换镜头的高阶相机就是类单眼,那么类单眼世界中甚至有高画质全片幅怪物Sony RX1,因此如果你觉得换镜头麻烦、一般数位小相机又烂透了,那么类单眼就是你的不二选择。

3. 不想要微单跟单眼,但想拍出模糊背景:拍出散景照片似乎会让正妹看起来更正,因此这个功能似乎非常重要。如果你觉得微单眼跟单眼都很麻烦,但又希望用小相机拍出漂亮的散景照片,那么建议你直接买台新的类单眼吧!大光圈加上大感光元件就能满足你的愿望了。

如果你符合上面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项,那么我建议你就不要再那边考虑要买微单眼还是单眼了,直接去相机店指名要挑类单眼,然后再依照预算、外型、品牌来挑选一台你最喜欢的就搞定啰!
&nbps;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从法兰距来认识转接镜头,让摄影世界无限大~


 

“有在玩镜头的摄影高手们都知道,有时相机接上老镜头,可以拍出许多数位镜头达不到的效果,那为何现代的数位相机能使用以前的手动镜头?又或者可以换其他大厂的镜头?本篇文章就要介绍大家「法兰距、转接镜头」是什么,帮助摄影新手玩镜头更进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转接镜头」这个说法呢?我们一般的认知是Canon 配Canon、Nikon 配Nikon,虽说还有Sigma、Tamron 这些副厂在帮主流相机推出镜头,但在购买时还是得特别挑选「For Canon」、「For Nikon」等不同镜头型号,就连无敌副厂镜德国Zeiss 都要为镜头加上ZE(Canon)、ZF(Nikon)来作为镜头接口的区别。但你知道吗?其实只要符合特定条件,不同厂牌的镜头其实都是可以透过转接环互换使用的,例如 Sony 用 Leica 镜头、Nikon 用 Leica 镜头 等等。

而这个所谓的「特定条件」,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要相机数字:法兰距

为什么不同相机的镜头不能互换使用?

镜头之所以有厂牌适用的区别,主要原因有二:接口不同与法兰距不同。上图左边是Leica M 镜接环、右边则是Nikon 单眼F 接环,两者很明显在卡榫、直径、以及机械结构上都有所不同,在整体结构如此不同的情况下,用膝盖想也知道绝对不可能直接把左边的Leica 镜头插进你的Nikon 单眼中,反之亦然。

但稍有研究摄影的朋友都知道,这世上有种叫做「转接环」的东西可以让你把不同品牌的镜头插在不同的机身上。但真的是这样吗?

前面说过,决定镜头能不能交换使用的要点还有「法兰距」这个重要数值。所谓的法兰距,就是镜头接口金属环到感光元件 / 底片之间的距离,就如上图所示。每一家相机厂商都有不同的法兰距,有些特别短如 Sony、Canon;有些则特别长如 Nikon、Leica R。法兰距会决定你的镜头是否能正常的在感光元件上成像,不正确的法兰距可能会产生无限远无法对焦、直接无法对焦、成像范围小于感光元件尺寸(照片周围会有黑圈)等问题。


上图是 Sony A7R,像这类没有反光镜的微单眼由于取消反光镜,因此镜头接环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都非常非常短,也就是所谓的「超短法兰距」。

注:微单眼与单眼差异请参考:【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认识什么是单眼、微单眼、类单眼?】

上图则是拥有反光镜的Nikon 单眼,可以看到在反光镜升起后的法兰距(紫色部分是感光元件,必须升起反光镜才能看到)远比前面的Sony A7R 还要更长。以目前所有的单眼、微单眼来说,Nikon 单眼的 F 接环可说是主流相机中拥有最长法兰距的相机,这也使得 Nikon 相机不容易转接他厂镜头。而 Sony 微单眼的 E 接环则是拥有最短的法兰距,可以转接几乎市面上的所有镜头。听起来很神对吧?其实原理很简单:


上图是左边是Leica M 镜头转接到Sony E 接环(Sony 微单眼,包括APS-C 与全幅机)的转接环、右边则是Nikon F 镜头(Nikon 单眼)转接到Sony E 接环的转接环。两者都是把不同厂牌镜头接到 Sony 微单眼用的转接环,但两者的厚度却相差甚远,看出什么端倪了吗?

是的,转接环不只是把你的 Nikon 金属接环转换成 Sony 金属接环的模样,他还有一项超重要功能:模拟该厂牌镜头所需要的法兰距。前面照面可以看到,Nikon 镜头所需要的法兰距远超过Sony 微单眼,因此当Nikon 镜头要装上Sony 相机时,就必须帮原本只有超短法兰距的微单眼「模拟」出与Nikon相机一样的微单眼,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透过加厚转接环,把镜头底部推离机身来让相机的法兰距变长啰~

因此 Nikon 与 Sony 可说是目前可交换镜头相机中最极端的两个例子。 Nikon 拥有最长的法兰距,因此除了Leica R 这个法兰距相同的德国朋友之外,其他什么Canon、Contax 等镜头都无法直接透过一般的转接环来使用;而Sony 的法兰距最短,因此只要购买相应的转接环来加长法兰距就能让Sony 微单眼使用几乎市面上的所有镜头。

这也是为什么网路上很多玩家把 Sony 微单眼戏称为「北港XX」(后面两个字请自行 Google),虽然很难听也很歧视,但也说明了 Sony 微单眼所有镜头皆可用的特性。

Leica 镜头有非常高的画质表现,甚至一些二战后生产的镜头表现都还超过现在一线大厂推出的现代镜。但由于Leica M 机身动辄二十万起跳的售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Leica 镜头一万来块就可以买到,相对便宜不少),因此在Sony A7 系列全幅微单眼推出后,让Leica 镜头不再需要为了APS-C 片幅(A7 系列以外的Sony 微单眼)而牺牲广角焦距、比Leica 原厂机身更高的画素与机身性能也让A7 成为众多Leica 镜头玩家必备的「Leica 镜头解放」相机。

注:为什么 APS-C 要牺牲广角?请看这篇:买相机前该知道的事:教您认识什么是片幅、焦距、光圈?】

转接镜头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幅节省购买镜头的钱。

许多老镜的价格都远比现在新推出的镜头还低,例如Nikon 的超广角镜头、微距镜头、甚至Leica 的部分型号镜头都比现代Sony 新推出的Zeiss 镜头来得便宜,画质表现也要更好,这时候就可以透过转接老镜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画质并节省购买镜头的预算。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的镜头透过转接之后都必须手动对焦,虽然像是Canon、Contax G 等镜头有推出Sony 专用的自动对焦接环,但不论是精准度、或是对焦速度都只能用「悲剧​​」来形容,因此还是忘了他们吧!

转接之后必须依靠手动对焦,但是要怎么使用呢?

单眼转接之后会有对焦指示灯、有些转接环也会附上合焦晶片在你对到焦时发出逼逼叫提醒你,使用相对简单,以后我有机会再示范给大家看。至于像上图的微单眼,在对焦上一般则是提供「峰值对焦」以及「放大对焦」两种选项,如下面两张图:

峰值对焦

看到上面图片中有出现一些黄色的点点吗? (在镜头字体上)这是机身透过物体边缘反差所做出来的峰值显示,简单地说,就是有对到焦的地方会有如上图的色彩点点来提示你。有些相机的峰值是红色或其他颜色(Sony 可自己选颜色),可说是微单眼手动对焦最快速也最简单的方法。

不过峰值对焦对于反差不明显、环境黑暗等拍摄主题就会出现「无法显示峰值」或是「峰值不准确」等问题,因此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对焦功能。但如果希望更快速地对到焦,那么峰值就是个好选项啦!另外并非每家微单眼都有提供峰值对焦的功能,因此在选购前千万要先查清楚你的微单眼到底有没有峰值对焦,否则买了却不好对焦就搞笑啦!

放大对焦

放大对焦顾名思义,就是把画面放大让你直接看着「对焦」。这个方法对于那些拍摄静态物体、或是手脚快速的朋友来说非常实用,且能够确保你拍到的画面是「绝对锐利清晰」的。对我个人使用来说,这个对焦方法甚至比机身自动对焦还来得更可靠!毕竟自动对焦还是会出现对焦不准、对焦系统误判等问题,但是直接放大来看就绝对不会有这个现象,除非你眼睛看不清楚,否则用放大对焦绝对是静态摄影最有保障的对焦方法!

注:如果你觉得上述方法很麻烦、旅游不方便,推荐你使用这个方法:手上有老镜头吗?教你看懂景深尺与超焦距,手动对焦也能轻松拍照!

看完以上的介绍,我想你应该也对镜头转接这件事有些认识了吧?基本上只要法兰距对了、转接环买了,就能让你玩转各式各样不同的镜头啦!有些镜头由于法兰距相同,甚至只要换个金属环就能直接使用,例如上图的 Leica R 镜(右上角那颗)就只要直接更换金属接环就能给 Nikon 单眼使用,超方便的!几乎你看到我在瘾科技上的所有照片都是用这颗镜头拍出来的,画质很赞呢!

镜头转接的道具其实很多,你只要直接在网路上丢进你的相机品牌与镜头品牌搜寻,就可以找到相应的转接环啰!

超重要不看会被笑的名词释疑:

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法兰距」是来自英文Flange 的音译,全名是「Flange focal distance」,指的是「感光元件/ 底片」到相机镜头金属接环之间的距离,并不能算是光学「学术」上的名词,而是相机厂商对于相机镜头接环设计的数值。这个名词很容易被跟另一个名词「Back focal length」搞错,必须特别注意。 Back focal length 在台湾的主流译名是「镜后距」,是指镜头最后一块镜片跟感光元件 / 底片之间的距离。

镜后距跟法兰距、跟微单眼、单眼之间都没有必然的关连,而是跟镜头本身的光学设计有关。例如Zeiss 的Biogon、Leica M Super Angulon 等系列的超广角镜头都因为镜后距太短而在数位相机上容易产生红移(相片边缘出现红色阴影)的问题;Leica R(本文中可以装上Nikon 单眼的镜头系列)的Leica R Super Angulon 的特定版本就因为镜后距会造成反光镜打到镜尾而必须修短反光镜。但实际上这些镜头的法兰距都是可以装上相应的相机且可以正常对焦,只是因为镜后距问题而有拍摄上的问题而已。

两个数据常常被人搞混,因此我想还是解释一下比较好。至于为什么我会发现这件事呢?因为这篇文章转到某FaceBook 相机社团后,我被一个物理光学背景的留学生老前辈(自称玩了三十年老镜,从老镜还不是老镜的年代玩到老镜变老镜的老前辈)大呛了一通,说我是个博士生却连英文译名都不能谨慎对待,连我的学术涵养都受到质疑。结果搞了半天原来是对方把法兰距跟镜后距搞混,以为我自己帮镜后距取了个新名字叫做「法兰距」 …

所以朋友啊!法兰距(Flange focal distance)跟镜后距(Back focal length)是不一样的东西啊!千万别搞混了。前者影响你这颗镜头能不能在特定相机上工作并正常对焦;后者则影响你的镜头能不能有正常的成像(例如前述的红移就是不正常)、或是镜头能不能正常工作(打到反光镜就是不正常)。两者对于转接镜头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完全无关的不同影响,入门老镜前千万要搞清楚啊!

注:红移问题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玩镜头转接不可不知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靠后制来解决红移问题!】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女生选相机,不论妳是重外貌或内在的通通看过来~


 

“都说男生与女生的内心大不同,连买相机的背后动机可能都天差地远。本篇文章特别分享了女生们挑选相机所著重的地方,不论妳是重外貌,或是重内在的,通通可以跟着本篇文章来了解颜值高的相机外型与好用的镜头有哪些~”

 
今天要给大家一点选相机的诀窍,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相机。

都说恋爱来了挡都挡不住,但是挑男人,你心中还是会有自己的评分量表对吧?外型、工作、谈吐、家世等等。选相机也照这样的概念下去选就可以了,工作领域相当于镜头的焦段,人的谈吐相当于相机的感光元件,家世就是相机的品牌。好像开始变复杂了…?别担心,以下就是挑选秘诀!

外型

你喜欢小鲜肉吗?大家都喜欢,带出门跟姐妹一起喝下午茶就是特别有面子;如果你是平常穿着都经过精心打扮,那挑选相机就要注意外型设计是不是符合你的穿着习惯。

上图:OLYMPUS PEN-F 是一台微单眼,有多种滤镜模式,相当适合拍摄写真日常,可以给你满满的「气氛照」。不过,PEN-F 的长曝和夜景是弱点,杂讯非常多!所以想去拍雪梨或香港维多利亚港拍百万夜景的人,就不适合用这台拍摄了。

有的相机设计很文青,有的颜色鲜艳,也有金属外壳复古质感的。

上图:Fuji X100,皮革相机套加上饼干镜(很扁的镜头,就叫做饼干镜),大光圈,外型就很复古。 (photo credit: Casey Stinnett)

相机外型别人说了都不算,你喜欢最重要。当然,如果你重视内在美胜过外在美,就可以忽略这一点。

上图:莱卡 M6,经典底片机。莱卡相机是相机界的经典品牌,大部分的「复古外型」都是抄袭莱卡的外型设计,可是莱卡也不便宜! !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用莱卡,表示…要不是他很有钱,就是他爸很有钱!

上图:Nikon F3,也是经典的底片相机,而且这些 1980 年代的 Nikon 底片机,居然精致度跟莱卡不相上下。虽然这么说,可是讲到镜头…莱卡镜头的成像品质,还是 Nikon 望尘莫及的境界就是了。

现在的数位相机又分为单眼、微单眼、类单眼,这解释起来有点复杂,价位落差也很大,跟外型完全是两回事……所以之后我会专门介绍它,保证让大家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相机喔!

镜头

刚刚说到莱卡的镜头比 Nikon 好。事实上,选相机也要考虑该相机厂商的镜头品质。莱卡跟蔡司是最有名的两家镜头厂商,但是我偏好莱卡的镜头,因为颜色自然,色彩细节更丰富。不过莱卡跟蔡司都是相机界的精品,也比较高价。

所以 Nikon 跟 Canon 两家也都是很好的选择,价格也比较亲民。我比较推荐 Nikon,因为他镜头比较耐用!

上图:Nikon 的镜头,这一颗镜头的年纪很大啰! 1981 年生产的镜头,到现在还是很尽职地工作着。

注意喔,不是每家相机的机身都可以装上别人家的镜头,所以要一起考虑!但是也有例外,像是 Sony A7 系列的机身,就是传说中什么都能接的万能微单,拿来接莱卡镜头也很合适! (我自己就是这样用的~)

上图:Sony NEX-7,微单眼是没有反光镜,但是可以换镜头的相机,所以大都可以直接看到感光元件。

上图:Sony A7R 是一台「百搭相机」,我自己用这台两年了,是一台体积不会太大,但是拍摄效果又很好的镜头。拿来转接各家镜头都很棒,转接莱卡镜头更是再适合不过啰~(不过一般来说转接他牌相机之后,镜头就无法自动对焦了。要三思啊~)

如果你不在乎镜头的厂牌,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选镜头的时候,就注意「焦段」吧!

上图:分别是两颗焦段不同的镜头,左边是 Nikon 制造,右边是莱卡制造。就外型来看,质感真的很不一样,对吧?难怪莱卡贵很多啊!

镜头有不同的「焦段」,数字越大,代表可以拍到越遥远的东西,他的效果就像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一样,能把很远的东西拉到眼前。而不同「焦段」的镜头,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拍摄场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镜头焦段,离拍照成功就不远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底片机,安装底片教学示范!


 

“许多玩过摄影的热心长辈们,常常一听到亲友中有在玩摄影的年轻人,就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董相机赠与对方。只玩过数位摄影的年轻人,一拿到这些珍贵的古早底片相机,往往会不知所措!多半只能摆着长灰尘,本篇文章将介绍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底片机的安装底片教学,手上有该型号古董相机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喔!”

 
这次的示范机是 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 片幅的相机,规格大约如下:
Voigtländer Anastigmat Voigtar
Voigtar 105mm, f6,3
Embezet shutter (1/25, 1/50, 1/100, B, T)
120 Film (6×9)

这台相机是N大叔仍在手工暗房用吊挂式冲片机工作那年代买的,仍然可以拍摄,

这次特别让他从电子防潮箱内出来透透气。

这次选用的底片是相当经典的 Kodak TMAX 100,

TMAX当年上市前N大叔还收到柯达寄来希望专业会员试用的120两卷,135两卷,

想想TMAX也等于是我看着他出世的啊。

拆开外包装,可以看到内袋有出厂日期。

翻到机背的部分,先由红色张数窗检查一下里面是否还有未拍完的底片。

接着由侧面开关开机背。

打开后底片室的样子。

将120底片如图般装进去卡好,纸卷方向要弄对,接着轻轻撕开封条,并且完全取出。

如下图将纸卷头端部分​​放进空片轴,也可以在这个步骤顺便将封条清乾净。

将上了纸卷头的空片轴拉到另一边卡上后如图稍稍卷紧即可。

接下来将机背盖上,压好后可以由小红窗看见黑条。

慢慢使用卷片轴将底片卷到看见箭头,这时就可以知道底片快要到位了。

让数字 1卷到小红窗的这个位置,此时代表底片已经位在第一张的位置,可以拍摄了。

拍摄过后再将底片卷到数字2 ,以此类推。

 
到这就可以快乐的拍摄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二):测光与手动对焦!


 

“爱好摄影的年轻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数位相机开始玩起!在过去爷爷、外公那个古早的年代里,玩摄影不像现今普及,底片相机也总有令人难以言语的神秘怀旧魅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底片相机的测光与手动对焦,做一个浅显的概略教学,手上有底片相机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看用底片机拍照的趣味。”

 
想观看装之前底片的教学文可以点这:【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一):安装底片!

今天要教大家怎么测光、以及怎么对焦

一、对焦

首先我们要来说说对焦这件事!虽说底片机也是有自动对焦的款式,不过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特别是感受到名气而去买Nikon FM2 的朋友),底片机= 手动对焦这件事我想就不用多说了,毕竟自动对焦的底片机真的是少之又少。

上图:Nikon F3 可换对焦屏的设计让她可以更换成多种不同的对焦方式,方便使用者选用

不过请不要以为「手动对焦」就是用眼睛去看「画面有没有锐利」来判断,其实不管是单眼SLR 或是连动测距RF(Leica M 机)都有很多不同的对焦辅助方式,让你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确认自己是否有正确对焦。今天要教大家的是一般单眼底片机最常见的「裂像对焦」:


上图就是裂像对焦从观景窗看出去的样子。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在画面正中央有一个比较亮的圈圈,里面的「可乐」两字被分裂成两半,「乐」的上半部与下半部分裂开来,没有合在一起。

这种对焦形式就叫做「裂像对焦」,透过特殊的对焦屏(一块磨砂的玻璃片,装在机身里)让任何没有对焦的画面从「中间裂开」。而当使用者转动镜头对焦环并顺利对焦之后,看起来就会如下图:

中间的「可乐」两字就不再裂开啦!同时大家可以看到可乐罐周边在景深范围内的东西也都变得比刚刚还要更加清楚,这就是「对焦成功」了!裂像对焦在大部份的单眼底片机上都可以看到,是最常见的对焦方式。除了如上图这种上下分开的裂像之外,还有裂成四半的特殊对焦屏可以选用(如果你的相机可更换对焦屏的话),让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拍摄的主题选用合适的裂像对焦方式。

对焦屏并不是只有裂像一种,其他还有如上图这种只要把中间比较亮的圈圈对焦使画面清楚(他有特殊磨砂,所以看得特别清楚)就能完成对焦的对焦屏。此外,以前的单眼相机并不能切换是否显示观景窗格线,因此如果想要有格线以方便构图,那么就要更换成拥有格线的特殊对焦屏了,不过那些都是属于比较深入的玩法,如果你对底片机真的很有兴趣再去研究吧!如果只是日常拍拍就先练习裂像对焦吧~

上图:Nikon F3 的观景窗取下之后就能看到对焦屏啦(机身里面那块奶白色的玻璃)!更换这块玻璃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对焦方式或格线

不过底片机对焦对于用惯自动对焦的朋友来说会有个问题:如果要拍摄主体在画面的右边怎么办?

对于这种对焦法有个名称「平移构图」。简单说,就是先用中间的裂像针对你要拍的主体对好焦,接着在水平转动镜头重新构图。除非使用很大的光圈,否则一般像这样水平转动都还是能让拍摄主体落在景深范围内以取得清晰画面,因此是底片机拍摄常用的技法。不过这说来有点复杂,以后我再开一篇文章教大家。

 

二、测光

现在大多数的摄影玩家都非常依赖相机的「A 模式」,由机身自己帮你决定快门速度。虽说A 模式一样可以在如Nikon F3 这类高阶机身上看到(上图是Nikon F3,绿色的A 就是A 模式),不过如果你用的是更老旧的FM2 等机身(或是其他家的老旧机身),那就不会有A 模式这种「高科技」啦!这时候就必须依赖相机的测光功能来决定要用多少快门啦!

注:还有更老的相机连测光都没有,只能用测光表或目测亮度,例如 Nikon F2、Leica M3 就是这类「麻烦」相机


上图:FM2 这类低阶相机通常都只能手动调整快门速度,必须靠上图中有数字的转盘来调整

好在现在大多数人在玩的底片机都已经是有内建测光的「高科技相机」,因此不需要用「目视」的方式来判断测光。至于相机测光要怎么看呢?首先请不要幻想 FM2 这类老相机会有什么矩阵测光等高科技,他就是很单纯的透过镜头测外界亮度而已。不过好在底片的宽容度很高很高,所以就算拍得暗一些都还是可以靠冲洗救回来。

首先我们把快门速度设在1/125(画面左边有暗暗的数字,上面的数字是光圈),这时候可以看到右边显示「-(减号)」,表示目前的快门速度太快,测光的数值是负的。这时候有两个做法,一是调整快门速度、二是加大光圈。不过现在已经用在该镜头最大的光圈 f2.5 了,所以现在就只能调整快门速度啦!

注:底片机不能像数位机这样更改 ISO,要换只能整卷底片换掉。

像上图这样把快门调整到「1/8s」就可以让相机显示成「o」了!不过底片机并不会像数位相机那样还会告诉你正负几 EV,因此只能快速转动快门速度的转盘来找到正确的曝光数值。不过对于底片机老手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由于平常已经习惯手动拍摄且不能立刻看成果,因此大多都能根据现场亮度抓出差不多的曝光数值,就不用手忙脚乱的调整快门速度了!

至于快门太慢而过曝的话就会如上图这样显示「+(加号)」啦!不过请不要以为所有想机都是向上图这样用灯号显示,有些更老旧的相机(例如 Nikon EM)用的则是「指针」。不过不管用哪种显示方式,基本上看到的画面都是在「+、o、-」之间跳动,因此一法通万法通,我想就不用再多做举例啦~

最后再提醒一次:一般旧型的底片机都必须手动调整光圈(必须很近代的底片机才能从机身控制光圈),所以请不要再问怎么从机身改光圈了!要改光圈大小就是直接转动镜头上的光圈环,就这么简单!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一):安装底片!


 

“爱好摄影的年轻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数位相机开始玩起!在过去爷爷、外公那个古早的年代里,玩摄影不像现今普及,底片相机也总有令人难以言语的神秘怀旧魅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底片相机如何安装底片,做一个浅显的概略教学,手上有底片相机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看用底片机拍照的趣味。”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玩底片机,甚至许多刚上大一、大二的「小朋友」连单眼都没摸过就直接跳进底片世界。虽说我曾说过「玩底片是学摄影最快的方法」,但突然有这么多年轻人前仆后继的跳进银盐大坑还真是让我不习惯呢!不过也因为这样,导致去年还只要四千左右就能买到的 Nikon FM2 硬是被炒到 6000 以上的高价,品相良好的相机更是直接开价超过 8000!一台入门相机居然也能被炒高价格,只能说文青路线真的是用钱堆叠起来的啊!

后来我发现,很多想玩底片的朋友不仅对摄影几乎没概念、甚至连底片都不会装!因此我虽然自己不喜欢玩底片(因为觉得很浪费),但还是决定要来写一些玩底片的入门文章!今天就从如何装底片开始啰~

 

装底片的方法其实大同小异,除了像 Leica 那种 RF 相机或是傻瓜相机会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几乎所有厂牌的底片单眼相机都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要先把底片舱打开,打开之前记得先确认一下里面有没有装底片,至于确认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上图中右手握着的那个转盘转一转,可以很轻松转动就是没底片(或是底片已经卷好了)、不能轻松转动就是里面还有底片,那就不能打开啰!

不过这里我们假设里面没底片,所以我们就直接打开吧!在上图右手握着的转盘附近可以找到一个板手(如上图左手食指按着的那个),轻轻的扳动板手之后就可以把右手握着的圆盘往上拉。

拉起来之后再用力的往上一提,就会听到「ㄎㄧㄤ 」的一声,接着底片舱就会打开啦!打开之后把舱门完全打开。

打开之后就是装底片了!从上图右侧可以看到,在相机底部有一个圆形凹槽,是用来固定底片的!因此把底片放进去时记得把底片凸出的一头对准这个圆洞。不过有些相机的设计并不需要特别对准,总之只要你「底片好像塞不进去」,那就表示你没装好,别硬塞就是了。

把底片放进去之后就可以刚刚拉起来的圆盘推回去啦!这个圆盘底部有根插销会直接捅进底片的底部,把底片牢牢固定住,之后拍完之后也得靠它把底片卷回来,因此一定要推到底才行!如果推不进去那就是​​你底片没装好,请重新再装一次。

把底片塞进去之后,就用左手轻轻按着底片卷筒(不然卷筒会被你拉出来),再用右手把底片抽出来,抽出来的长度大约刚好可以让你进行下一个步骤就可以了,别拉太多,拉太长也只是浪费掉而已。

拉出底片之后左手请不要松开,否则卷轴还是会给你跳出来!接着再用右手把刚刚拉出来的底片头轻轻地塞进相机右侧的底片卷轴上,在卷轴上可以看到有一道一道的凹槽,随便挑一道你最好塞的把底片推进去让上面的卡榫把底片的齿孔卡住即可。

塞进去之后是装底片最需要练习的部分:把底片卷一圈。

把底片塞进刚刚的凹槽之后,必须依照上图的方向(由外往内)把底片缠绕一圈到卷轴上。有时候在你卷轴转一圈的时候会发生底片弹出来的问题,如果你还能把底片再塞回卷轴的插槽就把底片塞进去,如果插不回去… 就把底片拉出来再塞一次吧!

记住!不用担心底片会拉太多出来!因为即使装好底片之后相机依然会预设有「三张」左右的照片是不让你拍的(也是可以拍,只是快门速度固定不能调整),因此盖上盖子之后还是得再花掉三张左右的额度。只是如果你心疼底片的可拍张数 … 那就把装底片技术练好一点,就不用拉长长出来装啦!

装好之后请不要急着盖上盖子!先把底片板手拉动一张把底片绷紧,这样才不会在你把盖子盖回去之后又弹开来,导致你出去玩一整天拍了一堆照片结果「底片因为松开还停留在第一张」。

装好底片之后请不要急着拍照!记得先把上图的转盘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怎么调呢?

这个转盘是「ISO 指定转盘」,由于底片的 ISO 值是你在买底片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并不像数位相机那样可以让你任意调整 ISO 值。因此在装好底片之后,你必须依照你装进去底片的ISO 值把这个转盘调整到正确位置,这样相机内的测光指针才会给你正确的测光数值,要是没调整的话就会造成你整卷底片都曝光不正确的问题。

那么相机背板上的这个凹槽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个凹槽的大小刚刚好就是底片外纸盒的盖子尺寸,他是用来让你在装好底片之后把纸盒的盖子「撕下来」插进去用的(从侧边细缝塞进去) !这样你就不会拍照拍到一半忘记自己的 ISO 值是多少,简单说就是一个用来提醒你内装底片 ISO 值的小工具。

刚刚说过,相机一般设计都会让你必须在装好底片之后先「空拍三张」。这是为了避免你前三张照片因为底片在装进去的过程中被光照到而拍不出东西来。当然有些人会利用他们高超的装底片技术硬把这三张的额度挤出来好让一卷底片拍超过三十六张,不过我们毕竟还没有穷到这种程度,因此我建议你还是不要拿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开玩笑了,乖乖的把那三张用掉吧!

注:有些具备 A 模式的底片相机(例如 Nikon F3)在前三张会把快门固定在特定数字,让你没办法自行手动调整快门速度来提醒你「把这三张用掉」。

拍完照片之后怎么办呢?在相机底部的右边有个可以按下去的按钮,这是用来固定底片卷轴避免你误转把底片收回去用的。请用手指按着不放。

用右手按着底部的按钮,再用左手把刚刚打开底片舱的转盘把手掀起来,再依照上头的箭头指示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点点阻力,这表示底片正在被回收到底片卷筒里,请一直转直到「转空」为止。转空的感觉非常明显,很容易可以察觉到。请确实的把底片都收回来之后再把底片舱打开!要是没把底片收回来就打开,那就会让所有底片一次曝光,你的整卷摄影作品就通通毁掉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