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新手小学堂:来认识一下让每个摄影师又爱又恨的ISO 感光值

 

“许多摄影新手都会有这样的疑惑:ISO 值是什么意思?感光度又是什么?没搞懂这些真的可以拍好照片吗?你们的疑惑在看完这篇教学文章之后都可以顺利被解决了!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手把手、一步一步教你如何重新认识 ISO 值。”

 

人家都说 ISO 拉太高会有杂点,是什么意思呢?绝大多数的摄影教学都着重在光圈、快门等的设定之上,例如在教PSAM 时,就几乎只会去看上述两个数值的关联,让我常被粉丝或学生问上面的这两个问题。这个被称为「感光度」的数值所代表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早在过去使用底片机的时代就是用这个数值来代表感光能力的喔!但到底 ISO 值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 ISO 值,在过去指的其实就是底片的感光能力。越高 ISO 值的底片对光线越敏感,也就是说,当你在同样快门速度、同样光圈数值下,用了越高 ISO 感光值的底片来拍摄,就会使相片变得更亮。下面这是以前Konica 底片的广告,如果你稍微…有一点年纪(二十五岁以上),应该会记得以前都会有那种内容是小朋友跑来跑去,然后妈妈怎么拍都拍不清楚;之后改用「新400 高感光底片」之后,就能清清楚楚地把小朋友给拍清楚,就像下面这则影片一样:

 

 

「他抓得住我」就是当初底片的广告,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广告,是因为过去底片普遍都只有ISO100、ISO200 等数值,因此对一般使用者来说,使用这类低感光的底片拍照,都必须大幅降低快门速度以获取足量的曝光,而换来的,就是大量的手震与模糊不清。不过以前的底片相机在装底片时就必须先决定这卷底片的 ISO 值,必须拍完整卷 36 张之后才能再次更换不同 ISO 值的底片。比起现在各种相机都可以自由地随时变换 ISO 值,其高便利性实在是过去人们所难以想像的。

你可以把 ISO 值当成底片(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敏感度与能力,当 ISO 值越高的时候,接收光的能力越强、速度越快,就能让你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来避免手震或被摄物体模糊。 ISO 值与快门速度的关联为何?请见下图:

下面这是在完全一样的场景下拍摄的数值,可以看到在同光圈下要让相片达到同样曝光值时,ISO 值每增加一倍,快门速度就能提升一倍,上图中最开始ISO100时必须用1/5 秒来拍摄,但从ISO200(翻倍)开始,每增加一倍的ISO 值,快门就会依序从1/10s、1/20s、1/40s 这样一路用比前者快一倍的方式加速上去。当然,ISO 值影响的不只是快门得以变快,同时也会让你能缩小光圈来拍摄。总之呢,提高 ISO 值就是会让你相机抓取场景光线的能力变强,让你不管是想缩光圈,还是提高快门都 OK。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想:既然高 ISO 那么好用,那为什么不干脆拍照都用高 ISO 来拍?其实原因很单纯,就是因为「高 ISO 会使照片产生杂点」,因此无法时时都开高 ISO 来拍照。

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高 ISO 会产生杂点,所以我布置了上面这个场景,用固定的持续灯照亮拍摄场景,并把相机用脚架固定好。同时固定的还有相机拍摄的色温值,以避免颜色产生误差。拍摄模式则用 M 模式并固定光圈在 f8 上,并在每次调整 ISO 值之后依照相机内建测光表的建议,将快门速度调整到测光值为 EV+1。拍摄相机为 Sony A7R+Leica Macro-Elmarit-R 60mm f2.8。

这次拍摄的场景是上图的 Saber,旁边站在乐高上的巨人没什么意义,要看的其实是他站着的那些积木,等等会说明。这次拍摄的 ISO 值从相机原生支援的 ISO100 开始,一路加倍上去直到 ISO3200 为止,最后再加上一个 ISO25600 让大家看看会有多可怕。

首先要看的是上图撷取的位置,也就是 Saber 左眼的部分,结果请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 ISO100 时 Saber 的脸还算光滑,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颜色出现在画面里头。但是从 ISO200 开始,明明应该要光滑的地方却出现很多小颗粒。而这些小颗粒还会随着 ISO 值拉高而变多,直到 ISO25600 时…Saber 已经是满面豆花的状态啰~

这些小颗粒不是别的,正是前面所说的「高 ISO 值所产生的杂点」。为什么高 ISO 值会产生杂点?这是因为在高 ISO 值下拍摄照片时,相机的快门较快(或是光圈较小),导致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量太少。这时相机为了因应提高 ISO 值所必须给予的相片亮度补偿,会对相机接收到的光讯号进行放大,将感光元件上收到的所有讯号通通放大到够亮的程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相机同时也会把那些不必要的杂讯给一并放大,导致相片产生不属于影像本身应有的杂点,使相片看起来脏脏的。

在感光元件放大讯号时,会有许多本来不属于相片色彩的「讯号」一起被放大,导致相片出现杂点。这个问题就算是拍摄纯色块也无法避免,这里我撷取巨人脚下所踩的乐高积木,请看那四格纯色块在不同 ISO 下拍摄的状况:

可以看到在高ISO 下,即便是纯色块也会出现大量不属于该色块应有的色彩,到了ISO25600 时,更是变成宛如绒毛一般的质感,已经跟原来的塑胶乐高色块完全无关了。有鉴于此,我们在拍摄相片时,通常还是希望能用低ISO 值来换取更为纯净且无杂点的相片,因此在偏暗场景拍摄时,我们才会需要用上持续灯、闪灯、棚灯等设备来解决光源的问题。

不过现在在科技的加持下,相机厂商已经能轻松地用加大感光元件的感光像素尺寸,来提升高ISO 值拍摄的相片色彩纯净度,再加上现在拥有大感光像素尺寸的「全片幅」相机越来越普及,也使得过去ISO800 就已经不太堪用的数位相机,得以将极限可接受ISO 提高到ISO1600 以上。不过要拥有在高ISO 值下依然有纯净的画质,这就只能靠相机的性能来换了,而通常有这样性能的相机…价格都不便宜,因此高画质要用金钱来换,这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事实上这次在拍摄的时候,我原先是用Nikon D800E 来拍摄样本照片,但拍完之后却发现…从ISO100 到ISO1600 都很难用上面截图的方式让大家看出差异,反而会让人产生「高ISO 根本不影响画质」的误会。因此后来改用 Sony A7R 来拍摄,效果就比较明显了。不过如果只是要看高 ISO 所造成的影响,其实用迷你感光元件的智慧型手机拍是最快的,下面是用 iPhone 7 Plus 搭配 ProCam4 用手动模式拍摄的相片:

才开到小小的 ISO800 Saber 就快看不清五官啰!这也正说明为什么 iPhone 在低光下拍照画质都很鸟,就是因为迷你感光元件在高 ISO 下的杂点会很多所导致的啊!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分秒必争,刻不容缓!如何拍好活动摄影?五大心得与您分享!


 

“相信很多玩摄影的朋友,都曾受人邀约在亲友团或校园、公司之中,担任各种聚会的活动摄影经验。在喧哗热闹、众人穿梭、灯光昏暗的场所中,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活动进行下,拍出具有重心却又不失美感的珍贵相片?本篇文章将分享活动摄影的五大心得,期望能对各位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在看这篇之前可以先看一下之前的文章:拍好婚摄的五大心得分享!】

比起有人找你拍婚礼,我想被公司、上司、教授、朋友等凹你拍活动的可能性应该更高一些。不过活动摄影的难度其实一点都不输给婚礼喔!很多活动都会邀请很多长官、大人物莅临,许多画面都不能照你所想的那样「再来一次」,因此若要论「抢拍」这件事,我想活动摄影跟婚摄的想法是差不多的。上面那个连结里面已经有一些关于这类摄影的观念,这里再加上一些补足他们!希望可以对大家往后拍摄活动的时候能有帮助啰~

这里我就不谈那些什么快门、光圈之类的基本东西了,一来这样讲下去没完没了、再来我拍活动是全手动镜+M 模式,我想还是不要推广这种麻烦到不行的做法来挑战新手的极限吧~大家还是先把一些拍照的观念厘清,再来谈摄影的技巧吧! (或是你也可以参加小华老师的讲座,他会讲得很仔细)

一、熟悉流程、并了解主办方到底要什么样的照片

一般来说,请你去帮忙活动摄影绝对不是因为想要现场打卡,通常都是为了事后的成果报告缴交。因此千万不要有一种「啊我去看到什么就拍什么的心态」,既然接下工作了(不管有没有钱)都请你尽可能地把照片拍好!

前置作业该怎么做呢?首先请你主动向对方要两样东西:这次活动的流程表以及上一次活动的结案报告。 这两样东西非常重要,前者可以让你知道今天活动到底要做些什么而不至于别人活动都开始了,你还在那边不知道在干麻;后者则能让你先对主办方需要的照片有个了解,让你可以知道哪些照片该拍、哪些照片可拍可不拍,而不会为了拍一大堆照片而塞爆你的记忆卡,又为了不必要的照片让自己累到不行。注意!当一个游刃有余的摄影师是绝对必要的,至少 … 可以不会让你痛恨这份工作。


上图:说起来很现实,但把主管拍帅一点绝对比你把主持人拍帅、Show Girl 拍正来得重要

其次就是要场勘+沟通。去年的结案报告有可能跟今年的需求不同(通常不同的差异不会太大),因此在研读了活动流程与去年的报告之后,千万记得要跟今年主办方再次沟通到底有哪些照片是「一定要拍到」的。举例来说,像这场黑客松有两次大合照、一次最大奖颁赠、两次主管讲话,这些都是主办单位指定「没拍到就不给钱不行」的画面,像这样的情况就一定要充分沟通才能搞清楚。


上图:适度的引导大家「笑」也很重要!这时候摄影师不计形象的搞笑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场勘也非常重要。像上图这种大合照顶多给你五分钟的整队+拍照时间,再加上里面站了一堆前辈、主管,你要指挥他们塞进镜头里让你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并非每个场地都能让你从容不迫地站在队伍前拍照(上图我在距离舞台约十五公尺的地方拍,因为那是唯一可以我能站的位置),因此事先场勘,把拍照的队伍集合地点、左右站人的极限位置等等都画出来交给主持人,让大家在上台拍照前就能心里有个底(或是请主持人帮忙整队)是在大家失去耐心前拍好团体照的不二法门。

二、动作要快、不要在意自己的动作好不好笑:拍出好照片才是重点

如果要说这场活动最难拍的是什么,我想就是每队限时三十秒的自我介绍时间了。黑客松的场地非常狭小,每一队都是后背贴后背的坐着,因此我必须在三十秒内立刻「挤」到下一组去拍照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再加上大家都是坐着讲话,因此若站着拍就无法拍到每个人的正面。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用力挤、快步走、不要在意自己的动作好不好笑。

其实这种活动大家都会有个默契:不要管摄影师走去哪。因此千万不要觉得「啊我走过去好像很不好意思」,如果你觉得那个位置才能拍好照片,那么就别客气,快速的挤过去吧(但请不要干扰到活动主摄影师,尤其你只是来插花的话)!另外像上图这种坐着的画面,建议大家蹲个马步、或是干脆蹲下来拍,就能拍出更好的个人照了。千万不要觉得「喔这个姿势好丑喔」而放弃抓好角度的机会啊!

三、挤进人群吧!

还记得新闻摄影的杨光升老师说过一句话:拍照就是要挤进人群啊! 不然要干麻? (其实只有说「要挤进人群」啦)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这句话跟前一个重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大家不要因为「害怕而错失摄影良机」。不过挤进人群还有一个重点:拍出大家最真实的表情。如果每张活动照片看起来都是一个人孤零零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如果你可以适度地挤进人群中捕捉大家的眼神交流,或是让参加活动者塞进你的相片中,那么就可以创作出看起来更有「活动气氛」的照片了。


上图:放这张没为什么,单纯是里面有三个黑客松正妹

四、用长焦镜头解决讲者离投影片太远的问题

拍摄讲台常常会发生一个问题:讲者离投影片太远,整张照片看起来很空。

其实解决这方法非常简单,只要用长焦镜头压缩景深即可。以上图来说,我直接站在台下用 200mm 拍摄舞台,将距离投影布幕将近五公尺的讲者与投影片合在一起,这样就能解决背景看起来太空的问题了。不过必须注意一点,如果舞台上同时有两个投影幕,那么讲者就有可能在两个投影幕之间走来走去(或是选定其中一个的前方站着)。因此你必须快速的调整你自己的位置好将讲者与投影片拍在一起。如果你对于快速移动位置这点有所不解,请参考本文的重点二。

 

五、用闪灯压掉现场五颜六色的光线,且不要太在意 ISO 问题!

闪光灯在复杂光线的地方有个很重要的用途:压光。简单说,就是用闪灯的白光把现场转吧转吧七彩霓虹灯的颜色通通盖掉,让讲者呈现原来的「肤色」。这点非常重要,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容易。以上图来说,这张照片必须同时保留投影片的内容以及讲者本身的正常亮度。这时候就会发生一个两难:闪灯打不了那么远(我不太爱直打)、因此光圈必须开大让相机吃到闪灯光线,但这样又会让投影片模糊不清(因为光圈太大)。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用高瓦数棚灯解决闪灯亮度不足的问题,这个方法属于「只要肯花钱就能处理」的类型,但为了能在任何地方都能用.. . 大家可以Google 最适合用在这种场合的棚灯「Profoto B1」,看看那精美的价格表。由于价格实在太惊人,因此平民百姓如我只能用小闪灯解决这个问题,而这时候能用的方法就只剩下一个:拉高相机 ISO、拉高快门、缩小光圈。

过去我习惯拍照用低 ISO,这是因为我拍静态物体、人像的机会远比拍活动来得多。因此拍这类活动的时候我每次都会在前述的两难之间抉择,直到这次小华老师提醒我才恍然大悟:这种照片大多都放网路,谁在乎你高 ISO 杂讯多不多?要是因为抉择两难而导致照片没拍到,岂不是更糟糕?


上图:这张只用 SpotLight 灯光,没有打闪灯,因此讲者变得「非常黄」。这张无法用色温调整回来(因为调色温会让背景的投影片变蓝)

后来我仔细想想,小华老师说的真的是真理啊!像这种活动照片除了少部分用来印制结案报告之外,大多数都是用在网路上,谁管你 ISO 杂讯多不多呢?况且即使用来印刷,一般也都只会出现在报纸那类印刷品质低落的出版品上,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在意相片杂讯的问题啊!拉高ISO(我这场都用1600)不仅可以藉由高感光让相机吃到更多闪灯的光线、提高闪灯光线的效率,同时也能让闪灯不需要因为空间太大而每次都得全出力击发,无形中也可以加快闪灯回电的速度并减少换电池的次数。


上图:这张没有打闪灯,现场光线只能用悲剧来形容

活动摄影这种类型的拍摄主题必须先以「拍到需要的画面」为优先,其次才是关注那些成像品质之类的问题。毕竟如果你整场活动都没拍出什么值得一用的照片,那么就算你交出一堆曝光正常但却没有任何「故事」或是任何「主题」的照片,也是枉然的啊!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