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现在开发出能利用AI来判别图片内容的技术了

Mash-Digi [引用来源]

 

“Facebook的团队现在已经开发出新的技术可以利用图像来判别食物的成分了!这项技术如果更加成首稳定之后,未来就可以利用人工智慧与深度学习来更有效率、更精确地判断图片的内容,对于Facebook来说就能更应用这样的技术来达到杜绝不良图文的目的了呢!”

 

Facebook旗下人工智慧研究团队FAIR表示,将可运用深度学习方式训练电脑系统认识各类食物、餐饮,以及食谱内容,让系统能识别一张食物影像之后,立即产生对应的食谱内容。

而顺利建立食谱之后,意味电脑系统将能进一步依据识别结果判断食物可能涵盖影响成分,以及相关热量等资讯,借此能让使用者更快速知晓吃下的食物是否造成身体负担,或是让希望知道该项食物如何烹调的人可依照生成食谱学习。

不过,Facebook目前并不会推出识别食物影像即可自动生成食谱的功能,一来是人工智慧学习判断结果仍可能会有误差,但要判断食物可能涵盖哪些成分、大致比例可能不是太大问题,二来则是此项技术主要还是偏重在如何训练电脑系统学习,并且让电脑系统能更了解真实世界。

让电脑系统能正确分析影像内容,不但有利Facebook在内容归纳排列更有效率,同时也能更精准将适合内容推送给正确用户观看,这背后同时将影响用户观看使用黏着,以及广告内容曝光效率,另外也能有效杜绝透过影像传播的不良内容、假新闻,因此加强人工智慧技术应用,对于用户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繁杂的Facebook将成为重要发展项目。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一起来玩科技病趣味诊断,看看自己上榜了哪些~

 

 

“随着科技进步,每个人的生活都愈来愈依赖电脑或智慧型产品,而近年来手机不离身或网路成瘾的问题与日俱增,使得许多人出现了科技病的症状。本篇文章将分享12个科技病的症状,快来看看自己哪些症状发作啰,而这个趣味诊断也提醒人们不要再恶化下去啰~”

 

文明病随着一个世代一个世代的改变更替,代表性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在好几十年前还记得当时最让人恐惧的疾病是癌症,往后推移几年,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也从可以在医学期刊上看到的症状,正式变身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像是「过劳死」、「焦虑症」等等,而至最近这几年,从社会现象症候群,又更衍生出各式各样的累积型后遗症,让人不得不把这些问题又搬上台面好好思考,这些病症大多时候可是不自觉的,以下的12 个病症状况,来看看你符合几项!

征兆1)肩颈开始出现问题:如果只是低头久了脖子有点酸可能事情还不算很大条,就怕低头久了,再也仰不起头了阿!肩颈痛的朋友还是赶紧去看看骨科。

征兆2)身材变胖:久坐不只会造成屁股变大、小腹变凸之外,更有可能会血液循环不良、脚麻走不了,不管用电脑还是用手机,适当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征兆3)压力型鬼剃头:脸书当初发明是因为想要借着网路认识大量女孩,没想到发展至今,变成了没有赞(Like)就让人忧郁的平台,如果你开始在意发文是否有赞,甚至因为没赞有点忧郁的话,代表压力已经形成,还是赶紧关掉FB 吧!

征兆4)眼睛出问题:防止蓝光的眼镜卖得越好,代表各位对于眼睛所出的状况越重视,已经有不少案例都指出长时间用电脑、手机,会导致黄斑部病变,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这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看到这边赶紧闭上眼睛休息30 秒吧。

征兆5)有讯息不回实在很痛苦:Line、FB Messenger、Whatsapp 等免费通讯软体越来越方便,如果你已经开始有了随时随定都感觉到振动、听到讯息声的错觉,那代表你被讯息制约了,有时候改成静音对自己好处多多阿…

征兆6)腕隧道症候群:早期可能只会在插画家、设计行业等工作者身上听到这样的症状,但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几乎已经是全民性疾病,如果手腕有点痛痛的,那就是一种警讯!

征兆7)手指头开始有些变形与茧:打太多电动、用太久电脑都会有此类症状,不只不美观,严重一点的搞不好还会影响未来的正常使用。

征兆8)用讯息取代真实沟通:一开始讯息的发明的确是造福了不少口拙的人,但如果因为这样的方便,拒绝面对面沟通,甚至只在意讯息那方已读不回、不读不回,却忽略了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那完全就是本末倒置了嘛!

征兆9)错字连篇:输入系统越聪明,手写的技能就会越退化,当你发现「应该」、「因为」;「在」、「再」你都搞不清楚用法时,挑「衅」、「袅袅」炊烟、「赢」都不会写时,那就是代表你该放下手机好好练字了。

征兆10)不用眼睛只用手机:吃到好吃的美食、看到漂亮的夕阳、遇到可爱的小猫小孩子时,却忘了用自己的眼睛看,只顾着拿起手机拍照,那简直就是糟蹋了世界的所有美好。

征兆11)不管发生什么事优先想到先自拍:受伤了、哭了、恋爱了、学会某种技能了,都要摆张自己的自拍照并且打卡上传,有一种说法是说心中非常寂寞,或是自信心不足的人才会有如此行为,应该要从心里重新建设才是。

征兆12)不择手段的找机会帮手机充电:此乃最严重之症状,如果你的手机没电这件事会让你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有点生气,愿意为了帮手机充电到麦当劳、星巴克等地方消费,不顾一切冲回家、购买好几个行动电源之类的,是该好好想想自己被手机制约的状况好像太严重了些。

 

————–症状分析————–

符合其中 0-4 项的轻度患者
恭喜你你还有救,相较起来科技对你来说只是辅助生活的工具,尚未沦落到被科技玩弄的地步,请继续保持下去!

符合其中 5-8 项的中度患者
几乎使用智慧型手机一阵子的用户,都会有差不多中度患者的症头,这时候该好好思索一下,如果放下手机、阖上电脑,你会有多少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和真实世界的朋友好好沟通呢?

符合其中 9-12 项的重度患者
是时候好好反省一下了你!看看身边的女友、家中年迈的老爸老妈,或是嗷嗷待哺的小朋友,有没有感觉很陌生!别再紧盯着萤幕,滑手机滑平板不仅把现实生活滑掉,还可以把健康滑掉的阿!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用一张动画,回顾陪伴我们长大的Windows~


 

“相信当大家开始会用个人电脑时,Windows就是一直陪伴在左右的作业系统,本篇文章分享了由OnTheHub网站制作出的动画图,展示从1985年的Windows 1.0到2015年的Windows 10,历代Windows的演进与特色,现在回顾起来还颇令人怀念当初Windows 95推出时的大突破~”

 
Windows 10 微软第十代视窗作业系统一推出,大家纷纷制作Windows 1.0 到10 的怀旧片段,先前我们分享过 Windows的历代Logo动画图~现在 OnTheHub 网站更精心用资讯图表动画的方式画出这十代作业系统的演进。

这也让我怀念起当初看到一本书,写到微软工程师在开发Window 1.0 作业系统的时候,不论如何都写不出「视窗重叠」的功能,所以一个萤幕就只能把看得到的视窗塞到同一个画面里,后来在一个派对中遇到一位教授才解决这个问题的,说明了任何产品的发展(包括人类的演进),都离不开各种有可能的碰撞与偶遇,这才是前进的关键啊…

还有些有趣的关键:

     

  • Windows 原意「介面的管理者」,但实在不好懂才改成「视窗」作业系统
  •  

  • Windows 3.0 才进入色彩世界,有 16 色!
  •  

  • 「开始」按钮是 Windows 95 才开始有的、万恶的「ie」浏览器也是!
  •  

  • 现在大家熟悉的 USB 装置是 Windows 98 才开始的喔!
  •  

  • 现在世界上最熟悉的蓝天绿地桌布是在 Windows XP 才诞生的
  •  

  • Windows Vista 带来绚丽的 3D 视窗切换介面,想当然尔大家超不买单…
  •  

  • Windows 7 虽然没有太大的修整,但纯粹好用的介面才成为 XP 的真正继任者
  •  

  • Windows 8 方块设计的介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使用者的唾弃(包括让「开始」按钮消失),但也开展了电脑、平板、手机作业系统统一化的可能性…
  •  

  • Windows 10 将语音助理 Cortana 加入、ie 浏览器也正式退休由速度奔腾的 edge 所代替

 

引用来源:透过 TNW 找到 OnTheHub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2)


 

“继上一篇Part1,先基本了解Apple处理器不易被外界摸透的原因后,本篇文章将切入主题,重新阐述电脑与指令集架构,让大家了解效能判断的基准,再来解释为何Apple的处理器可以同时平行多工处理指令。”

 
没看过上一篇请点这里: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1)
 
前面有提到Apple的Ax系列应用处理器核心,每个时脉周期内可以平行处理更多的指令,那为何Apple可以作到这件事?除了透过并购而来的PASemi团队有其过人之处(他们过去做PowerPC干过的好事足以另外开一个新专题了),这也或多或少跟ARM指令集的演进有所关联,尤其是「64位元」这个经常引起误解的话题。

要重头建立起对效能的判断基准,充分理解近代高效能处理器的众多特性,重新塑造对「电脑」的认知,绝对不可或缺。相信我,放眼在各大科技网站四处留言的科普文青和潮牌果粉,十个之中,大概找不出一个可以好好阐述「什么是电脑」。

电脑与指令集架构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做「电脑(计算机)」和「指令集架构」,一步一步的抽丝剥茧,充分理解当代高效能处理器的基本概念与效能瓶颈,保证以下绝对不会让你看到睡着。

先问第一个问题:「电脑(Computer,或叫计算机)」与「计算器(Calculator,像你手边的卡西欧计算机,或手机上的小算盘程式)」,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相异点:电脑具备「进行条件判断」与「变更执行流程」的能力,可依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指令,作为人类用来处理讯息的工具。

我们进一步想让电脑「泛用化(General Purpose)」,让应用更有弹性,不限定于固定的用途,需要创造一组「指令集架构(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作为电脑最基础的「语言」,并将所谓的「运算」,转化成一连串指令的执行细节。

讲的抽象一点,指令集在电脑内扮演的角色,是软体和硬体之间的「介面(Interface)」。

理所当然的指令集相容性

今日耳熟能详的「计算机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就是由IBM在1964年创造给S/360大型主机用的名词,藉由表示「程式设计者可以看到并使用的指令集」,如同电脑的语言,指令集架构相同的不同电脑,可以执行相同的软体。

这在今天看似理所当然的想法,像Intel和AMD的x86处理器,可以执行用x8​​6指令集所撰写出来的程式码,然后因不同的处理器微架构的特性,在不同的应用,有着截然不同的效能表现,在当时却是非常新奇的观念,因为那时候每种电脑,都拥有不同的指令集,发展一台新电脑,就需要重新撰写软体。可顺畅执行所有软体的处理器,对商业价值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这就是指令集回溯相容性的威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资产」。

不过近年来拜ARM此类授权IP商务模式的影响之所赐,越来越多人搞不清楚「指令集架构」和「处理器微架构(Micro Architecture)」的差别,糊里糊涂的就随便把两者送作堆,挤成爆浆撒尿牛丸,所以特此不厌其烦的厘清。

举统治个人电脑市场的80×86为例,前者说穿了是「电脑的基本语言(x86指令集的历代沿革,如i386、MMX、x86-64、SSE、AVX、AVX-512等)」,后者是「执行语言的载具(Intel和AMD一大票微架构code name,像Skylake)」,不能混为一谈。

指令集与微架构互相影响

但「资产」和「包袱」往往是一体两面,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指令集和微架构并非从此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就像人类平日用来沟通的「语言」 ,其文法规则与逻辑结构,多少可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风土习俗和「潜在规则」,一套指令集的特性及优缺点,会深深影响着微架构的发展途径与经济效益,两者相互潜移默化,直接或间接反映在「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与指令集未来的扩充发展方向。毕竟处理器是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商品,身为「电脑语言」的指令集,也是会因应微架构的发展需求而进化,甚至不惜牺牲相容性,也要丢掉部份的包袱。

电脑的身体是「物理」,灵魂是「数学」,但「经济」才是它存在的原因。假如世界上真有「计算机结构经济学」这门学科(其实某本以计量方法为名的教科书,已经很有这样的味道),注定将聚焦于指令集和微架构之间的互动。

那问题来了,64位元的ARM指令集,究竟带来了哪些突破,而Apple又如何搭上这顺风车,让自家微架构甩开跟竞争对手的差距?更关键的是:Apple同时掌握软体和硬体,究竟在处理器效能竞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待续)
 
续篇: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3)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