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进的摄影爱好者,对闪灯的操作与应用可能都比较生疏。使用闪灯往往拍不出该有的水平,其实不论是白天或黑夜,只要能将闪光灯运用得宜,是可以使相片拥有更多不同面貌的效果。学习闪灯一点都不困难,本篇文章将分享闪灯的三大操作心得,让您也能在闪灯之路打好基础站稳脚步。”
先前跟大家介绍了选购闪灯时应该注意的六大要点,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使用闪灯所需要注意的三大操作重点吧!
其实闪灯的操作一点都不难,无奈现在很多拿着单眼就以为是摄影师的「玩家」总是不愿意去关注最基本的摄影操作,而去追求一些不必要的重装备、炫技,拍出的结果往往都只是笑话中的笑话,从最近捷运局的学生系列广告就可略知一二(请见下下图),更不用说那宛如走进摄影器材大展的Cosplay 会场了,每次看到那些明明就是大晴天、却硬是拍出黑背景、脸色死白的作品(高速快门+闪灯直打) … 我都很好奇:你到底是在玩器材、还是被器材玩呢?
注:闪灯选购请看:给新进的摄影爱好者们,选购闪灯的六个心得分享!
上图:Cosplay 会场简直摄影器材大展
闪灯使用重点一:决定背景亮度的是「快门速度」,依赖闪灯出力绝对不是正解
前一次就已经放过这张照片,不过我真的忍不住再放一次:因为这系列照片能吐槽的点实在太多太多啦!不过这系列广告也是很好的教材,因为它使用了我最厌恶的拍摄手法:高速快门+闪灯直打。所谓闪灯直打就是直接拿闪灯对着人闪,这样会拍出很死白的脸色,本文的后面会介绍。我先说说高速快门的部分。
现在很多使用者过度依赖 TTL 闪灯自动调整,遇上曝光不足又只会听那些网路「前辈」说的加减 EV,结果就是拍出一大堆像上图这样的照片。如果你看过我上周的文章,就会知道闪灯受限本身的最大出力,能照亮的范围其实只有摄影师前方的一小区块而已。而如上图这种照片,若是为了把车厢后半段照亮而加强闪灯出力,那么就会造成被拍摄者过曝的严重问题。
那么该怎么处理后半段车厢过暗的问题?
因为不可能真的跑去车厢打闪灯,所以我就请我们办公室的 War Machine 公仔帮个忙。
从上图可以看到,我在拍摄时直接使用手动点对焦+点测光(我平常拍摄的习惯),首先我们直接把测光射在背景的地方,可以得到 1/20 秒的正确曝光数值。这个数字表示如果没有打闪灯的情况下,1/20 秒就足以让背景拥有正常的曝光。反之如果快门低于1/20 则会使背景过暗,且由于受限闪灯出力与前景物,使得闪灯再怎么打都只能打亮主被摄物(War Machine 公仔)而无法同时兼顾背景亮度(就像前面说的,后面照亮前景物就过曝了)。
上图:1/20s f2.8 ISO100
可以看到在 1/20 秒下打闪灯可以同时营造出公仔本身的反光质感以及兼顾背景的亮度,避免拍出主体很亮背景很暗的照片。那么如果使用高速快门呢?
上图:1/250s f2.8 ISO100
可以看到虽然 War Machine 的主体本身还是跟前面那张 1/20s 的差不多,但背景却黑了不少。这是因为闪灯虽然能照亮被摄物主体,但在这样的出力下却不足以照亮背景,因此除非你有两支闪灯处理背景的亮度,否则在单一闪灯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拉长曝光时间来解决背景过暗的问题。至于这样会不会造成被摄物模糊呢?其实闪灯具有极强的「画面凝结」效果,因此除非你的被摄物动得速度很快,否则在 1/20s 以前一般的轻微晃动都不会被拍出来的!
不过必须注意一点,若是使用长快门来获取背景光线,这时候往往也会连场景的光线也被抓进来而失去「闪光灯压光(用闪灯盖掉现场光)」的效果,因此如果要盖掉现场各种奇怪颜色的光线(例如舞台的?转吧转吧七彩霓虹灯),就必须两支以上的闪灯同时补足被摄物主体与背景光线来压掉现场光,这是比较啰唆又麻烦的技巧,以后再来教~
闪灯使用重点二:决定整体亮度的是「光圈」、「闪灯出力」或「ISO」,调整曝光时间只跟背景亮度有关
上图:1/8s f2.8 ISO100
搞定背景亮度的问题,那么如果觉得闪灯打出来的整体亮度不足(或过多),该用什么数值来调整呢?其实最早期的闪灯只有「全光输出」这个选项,因此调整整张照片亮度的手段就只有依靠「光圈」以及「ISO」两项。调高 ISO 本来就会让照片整体变亮,我想这就不用多说了,反倒是「调整光圈」这点比较值得探讨。
前面说过,因为闪灯打出来一定会照亮最靠近你的主被摄物,因此不管你的快门多快,相较于一闪而逝的闪灯其实都是没有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前面的示范图中即使快门速度相差超过十二倍,但对于主被摄物的亮度却没有很大影响。反倒是光圈与 ISO 一样都会直接影响或限制整张照片的整体亮度,因此在改变打闪灯后的相片亮度必须依靠的是光圈与 ISO 值。
上图:1/8s f8 ISO100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仅只要缩小光圈,就能达到降低整张照片曝光度的效果了。不过这时候又会有个疑惑:那么改变亮度时什么时候该调整光圈、什么时候该调整 ISO 呢?
我们再重新比较一下上面的两张图,大家有注意到上上图 f2.8 的照片景深较浅吗?在同样焦段的镜头下调整光圈是控制景深深浅的唯一手段,因此如果你拍照的时候必须以兼顾景深为优先(例如大合照、或是微距拍小东西都必须拥有较深的景深),那么这时候你就只能把光圈先调到你要的数值,再依靠ISO 来调整整体亮度;反之如果对你来说通通都没差,反正只要够亮就好,那么调整光圈来控制亮度就会比较快一些啰! (因为通常 ISO 值需要另外按着按钮调整,但光圈一般只要用转盘就能调整)
不过现代的闪灯毕竟不是古早时期的落伍货,我们还是可以直接调整闪灯出力来控制亮度的!例如上图的 Metz 闪灯可以用 1/2 级距调整闪灯 EV 值(TTL 模式下依靠 EV 调整出力),最高可调到 EV +3 全出力。如果你已经试过调整 ISO 与光圈大小依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曝光,那么就直接调整 EV 来控制闪灯出力吧!不过有时候闪灯 TTL 模式受到太多机身数值控制的介入反而容易拍摄失误,因此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不妨试试看闪灯的全手动 M 模式吧!
闪灯使用重点三:决定成像「光影效果」的关键:闪灯角度
前面一直出现一个词:闪灯直打。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直接把闪灯对着你的拍摄物体,在没有任何扩散、反射的情况下直接照亮你的被摄物体。一般来说相机本身的机顶闪灯、或是手机的闪光灯都是这种形式,虽然能够确实照亮被摄物体,但得到的效果往往既没质感又难看得不得了:
上图就是闪灯直打的结果,可以看到由于光线直直对着War Machine 发出,因此不仅颜色变得非常死白不鲜艳,且直打的光线还让整体的立体感遭到压缩,瞬间从精致模型变成廉价路边摊货。很多人会想:可是我不是已经帮闪光灯装了扩散罩(布丁桶、迷你无影罩)了吗?怎么还会这样?
千万记住一件事,要能够在近距离内将闪灯扩散到跟跳闪(下面会讲)一样,至少要有个砂锅大一样的无影罩,像那种装在机顶上、长宽尺寸不超过15 公分的迷你物体是没有办法达到真正扩散效果的!对我来说那只是用来炫耀与自我安慰的小道具罢了。如果你真的没办法跳闪(没天花板或天花板太高)且又需要在近距离使用闪灯(例如拍Show Girl),那么我建议你买个有趣的玩意:甜甜圈闪光灯罩,这东西打闪灯的效果还不错,不过我没买,所以以后有机会再来介绍。
那么跳闪是什么呢?跳闪意思就是先把闪灯打到别的方向去,再利用反射的方式将闪光反射回来。
上图的跳闪是利用天花板做反射,将闪光做最大幅度的扩散,避免光线过度集中在被摄物体上。不过跳闪并不是只有对着天花板才能用,也可以对着墙壁来营造不同方向的光线氛围,也可以利用大型反射板来控制跳闪的光线方向。在摄影棚里面常常可以看到插在闪灯上的「雨伞(其实叫做反射闪)」也是相同的原理,都是利用光线反射的方式来大幅度扩散闪灯避免光线直打,是比无影罩更有效率的光线扩散手法。
我个人认为跳闪是最自然的打灯方式,尤其天花板方向的跳闪更能直接模拟现场光线的氛围,不管是光线角度、或是打起来的物体表面质感都更能贴近眼睛所看到的现实状态。至于色温什么的在我看来只要拍 RAW 档都不是问题,因此对于新手来说,我通常都会建议你直接往天花板打跳闪就好,比较能确保照片的品质万无一失。
如果你的闪灯支援离机闪,那么就可以利用不同角度的闪灯来制作出不同的情境效果,例如上图是把闪灯用垂直反射+跳闪的方式从斜向的位置往War Machine打光。
(相机机顶闪灯是用来对旁边的闪灯下指令,本身并不参与曝光,这是 Nikon 相机的方便功能)
这样就可以打出如上图这种斜向阴影、或是单边受光的特殊照片效果啦!不过上图也只是做个示意,实际上应该要再加个反射版、无影罩之类的东西来提升光影效果的质感,如下图:
这是在迷你摄影棚拍的照片,利用两侧光线亮暗不同的方式营造出的光线氛围,就是利用侧向离机闪灯所做出的效果,如果你有兴趣往商品摄影、人像棚内摄影发展的话,学习这类打灯技巧就是你的必修课程啦!至于我什么时候会教这个呢?我想就是等我把棚灯买好再说啰!最后就放张侧向打灯的正妹图给大家欣赏欣赏: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