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一窥传统底片相机的奥秘:如何冲洗底片!


 

“现今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对于传统底片相机应该都会感到陌生,不过在那个用底片纪录回忆的美好年代里,想玩摄影就一定离不开底片。本篇文章将介绍冲洗底片的相关知识,虽然这门技术已经很少人会用到,不过大家可以当作增长见闻来看看喔!”

 

上图:洗底片前必做的卷底片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这个动作必须在「全黑」的暗房里面摸黑作业,因此其实并不是容易完成的工作

其实如果就学习摄影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要学到真正能受用一生的基本功,那么直接从底片机入门会是比较好的方法。毕竟单眼相机的功能太多、对于照片的美化也太好,如果使用微单眼的话更是能直接透过 Live View 看到拍摄的成品预览。因此如果要真正强迫自己去学习光圈、快门这些拍照的基本功夫,那么从无法预览、必须拍完整卷才能看到结果的底片机入门会比较好些,因为每张照片都要认真拍、没有后悔的机会、且每一张洗出来都要钱,绝对是强迫自己学好摄影的好方法。

上图就是古早时候 Nikon 底片机的旗舰之一:N​​ikon F3,不过 Nikon F3 有非常多不同的型号,各自有不同的特色与特殊功能,二手价格也不尽相同。现在购买二手 Nikon F3 的价格大约在八千到一万左右(品相好的话),因此并不是那么的亲民。如果希望能用更便宜的价格入门底片机,那么入门机种 Nikon FM2 会是比较好的选择(二手大约在三千到五千左右,是品项而定)。

除了较近代(约莫十年前的机种)之外,几乎所有的底片机都是「手动对焦」,也就是说以前完全没有什么半按快门就会自动帮你对焦这种方便功能,一切动作都必须依赖自己动手操作。而且在机背上也没有液晶萤幕让你可以预览拍好的照片,所有的照片都必须等你整卷底片拍完之后才能拿去冲洗店(当然也是有人自己洗啦)之后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要是选错ISO 值(是的,底片机没办法中途更换ISO 值,当然也没有自动ISO)、或是不小心用到过期底片,那么拍整卷才发现都是垃圾也是有可能的喔!

说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洗底片!底片是什么东西呢?如果你年轻到没看过底片(国中生吗?)是什么样子,那么上图就是底片的长相啦!那是一个里面有着整卷「塑胶片」的金属圆筒,里面可以抽出以塑胶制成的「底片」,每一格尺寸与现在的全片幅相机相当(是的,以前就算是最低阶的相机也都是「全片幅」),抽出来之后的长相就是下图或是最上面我手上拿着的那种透明塑胶片。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底片洗好之前都是不能「见光」的,只要一点点的光线就可以摧毁整卷底片,因此绝对不要因为好玩就把全新或刚拍好的底片抽出来!

当你拍完一卷底片并决定要开始冲洗之后,就必须向本文最上面那张图那样把底片从底片金属桶里面抽出来,并且把他们慢慢地塞进上图的金属框之中(虽然他长得很像锅垫,但其实是洗底片用的小道具)。塞进去的时候必须让底片能顺利的卡进那一圈圈像蚊香的回圈中且不能重叠,而且这个作业必须在全黑的暗房(伸手不见五指!)中操作,因此可说是整个洗底片过程中最最最困难的部分。

卷好之后必须先放入上图的金属罐并盖上盖子之后才可以拿到有光的地方继续洗,在盖上盖子之前是绝对绝对不能见光的!另外这种用来洗底片的桶子有很多不同的尺寸,能让使用者一次洗两到四卷不等的底片。

接下来就是污染环境的开始啦!首先必须使用的是柯达制造的显影药粉,必须注意的是所有冲洗底片、相片用的药粉药水都有剧毒,因此在暗房中是绝对不能吃东西的,就连喝水都要洗过手才能喝,而且这些药水对自然环境都有污染性,必须统一回收不能倒入水槽。调配显影剂非常麻烦,必须在指定的水温下(摄氏五十二度)让药粉充分溶解之后才能使用。不过好在泡好的药水可以用个两三次,因此并不用每次洗底片就麻烦一次。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前面放入底片的桶子啦!这种桶子有能够让水流入的暗门,因此直接把调配好的药水从金属罐的盖子上倒入即可(稍后还要从这里把药水倒出来)。

把药水倒进去之后要等多久呢?答案是十分三十秒,这个时间必须抓得非常精确,因为如果你想要让照片能更亮、或是更暗(就好像你用Photoshop 拉亮度曲线那样)都必须依靠显影液停留的时间来调整,例如多等三分之一时间(三分钟)就能让底片增感一格(感光度ISO 值增加,解决拍摄时没抓好亮暗度的问题),因此如果不小心忘了把显影液到出来就会洗坏喔!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洗底片真的很麻烦呢?其实到这里都还好,因为就是把药水倒进去等时间到了再倒出来,接着再像上图那样用自来水把里面残留的显影液清洗干净,接下来就可以进入下个步骤了。


上图:虽然说灌水洗底片很简单,不过这个步骤也必须重复个五六次才能搞定,因此一直做也是满烦的(特别是跟数位相机相比)

接下来就是调配洗底片的第二药剂「定影液」,相较于麻烦得不得了的(必须调整温度)显影液,定影液只要把药水对水混合就能完成,比显影液简单不少。 不过简单往往都是有代价的,就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就跟显影液一样,直接把定影液灌入金属罐中即可。这里等待的时间大约是五分钟左右,不过定影液就没有像显影液那样有对时间的严格限制了,基本上不要超过太多(一分钟)都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快乐的定影时间到此结束,现在即将开始的是最最浪费资源也最最麻烦的水洗过程。在把底片冲洗金属罐中的定影液倒进回收罐之后就可以打开罐子啦!这时候底片已经不怕光线照射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底片拿出来冲洗,直到冲洗后的水呈现完全透明为止。那么为什么说这步骤很浪费呢?因为水洗底片必须用活水清洗,也就是水龙头的水不能关,而清洗的时间平均一卷需要花上五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你必须水龙头不关(而且水还不能太小否则洗不干净)的情况下连续冲洗五分钟,如果你要洗个六卷底片那就必须花上至少二十分钟以上的时间,这时候水可是都不关直接让它流掉的啊!这个步骤虽然看起来好像除了浪费之外也没啥困难,但我是在冬天体验洗底片,而洗底片又不能用热水… 所以我在冰水下面冻了快一个小时(前面洗罐子什么的也都要碰水!),实在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啊…

在经过既浪费又麻烦的冲洗过程之后,洗底片的过程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不过我们还有最后一步要做,就是把底片弄干~底片是一种很脆弱的东西,你既不能用毛巾擦(会刮伤!)、也不能用卫生纸吸干(会留毛屑)、更不能用吹风机吹(太热会让底片卷起来摊不平),因此必须用上图这种特制的温风机把底片吹干。


上图:中间是吹底片的机器,两边是用来卷底片的暗房,三更半夜在这里作业其实还 … 满可怕的

整台温风机就是上面这个样子,可以利用底片夹把底片固定拉直后并用「适当」的温度吹干。等底片吹干之后,接下来再把底片一段一段(通常是六格一段)剪短放进底片袋,就完成整个麻烦又浪费水的底片冲洗流程啦!

 

虽然说我不断强调洗底片是一个既麻烦、浪费水资源又很污染环境的事情,不过从相机发明后的百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一直到数位相机普及的后这种传统事业才渐渐消失。因此洗底片对于老一辈的摄影玩家来说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且是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一开始就接触数位相机的人来说,洗底片无疑是一件麻烦又吃力的事,光是前面说的利用时间控制底片ISO 值就很令人头大,毕竟现在数位相机只要转一下转盘就能搞定的事情,以前却是必须利用各种对时间「精密」的控制才能达到的效果。

不过整体来说,我个人还是认为「洗底片」跟「洗相片」是一件非常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的事,因此看着那些一边高喊要爱护地球、却又一边高举Lomo 相机拍照的人们,我是既不解又无奈。只能希望透过这周的摄影小教室让大家了解一下洗底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虽说我不断强调「底片相机」是学习摄影的最佳方法,但我个人还是以数位单眼为主,玩底片机也只有学习新闻摄影的那么一个学期。下星期我将继续延续底片机议题,进入「洗照片」这个比洗底片要麻烦困难十倍以上的流程,在过去没有Photoshop 的时代,所有的相片特效都是藉由洗照片的过程直接「手工」做出来的,因此下周的摄影小教室绝对是让你一次搞懂许多摄影概念、原理的「好文章」喔!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底片机,安装底片教学示范!


 

“许多玩过摄影的热心长辈们,常常一听到亲友中有在玩摄影的年轻人,就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董相机赠与对方。只玩过数位摄影的年轻人,一拿到这些珍贵的古早底片相机,往往会不知所措!多半只能摆着长灰尘,本篇文章将介绍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底片机的安装底片教学,手上有该型号古董相机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喔!”

 
这次的示范机是 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 片幅的相机,规格大约如下:
Voigtländer Anastigmat Voigtar
Voigtar 105mm, f6,3
Embezet shutter (1/25, 1/50, 1/100, B, T)
120 Film (6×9)

这台相机是N大叔仍在手工暗房用吊挂式冲片机工作那年代买的,仍然可以拍摄,

这次特别让他从电子防潮箱内出来透透气。

这次选用的底片是相当经典的 Kodak TMAX 100,

TMAX当年上市前N大叔还收到柯达寄来希望专业会员试用的120两卷,135两卷,

想想TMAX也等于是我看着他出世的啊。

拆开外包装,可以看到内袋有出厂日期。

翻到机背的部分,先由红色张数窗检查一下里面是否还有未拍完的底片。

接着由侧面开关开机背。

打开后底片室的样子。

将120底片如图般装进去卡好,纸卷方向要弄对,接着轻轻撕开封条,并且完全取出。

如下图将纸卷头端部分​​放进空片轴,也可以在这个步骤顺便将封条清乾净。

将上了纸卷头的空片轴拉到另一边卡上后如图稍稍卷紧即可。

接下来将机背盖上,压好后可以由小红窗看见黑条。

慢慢使用卷片轴将底片卷到看见箭头,这时就可以知道底片快要到位了。

让数字 1卷到小红窗的这个位置,此时代表底片已经位在第一张的位置,可以拍摄了。

拍摄过后再将底片卷到数字2 ,以此类推。

 
到这就可以快乐的拍摄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二):测光与手动对焦!


 

“爱好摄影的年轻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数位相机开始玩起!在过去爷爷、外公那个古早的年代里,玩摄影不像现今普及,底片相机也总有令人难以言语的神秘怀旧魅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底片相机的测光与手动对焦,做一个浅显的概略教学,手上有底片相机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看用底片机拍照的趣味。”

 
想观看装之前底片的教学文可以点这:【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一):安装底片!

今天要教大家怎么测光、以及怎么对焦

一、对焦

首先我们要来说说对焦这件事!虽说底片机也是有自动对焦的款式,不过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特别是感受到名气而去买Nikon FM2 的朋友),底片机= 手动对焦这件事我想就不用多说了,毕竟自动对焦的底片机真的是少之又少。

上图:Nikon F3 可换对焦屏的设计让她可以更换成多种不同的对焦方式,方便使用者选用

不过请不要以为「手动对焦」就是用眼睛去看「画面有没有锐利」来判断,其实不管是单眼SLR 或是连动测距RF(Leica M 机)都有很多不同的对焦辅助方式,让你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确认自己是否有正确对焦。今天要教大家的是一般单眼底片机最常见的「裂像对焦」:


上图就是裂像对焦从观景窗看出去的样子。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在画面正中央有一个比较亮的圈圈,里面的「可乐」两字被分裂成两半,「乐」的上半部与下半部分裂开来,没有合在一起。

这种对焦形式就叫做「裂像对焦」,透过特殊的对焦屏(一块磨砂的玻璃片,装在机身里)让任何没有对焦的画面从「中间裂开」。而当使用者转动镜头对焦环并顺利对焦之后,看起来就会如下图:

中间的「可乐」两字就不再裂开啦!同时大家可以看到可乐罐周边在景深范围内的东西也都变得比刚刚还要更加清楚,这就是「对焦成功」了!裂像对焦在大部份的单眼底片机上都可以看到,是最常见的对焦方式。除了如上图这种上下分开的裂像之外,还有裂成四半的特殊对焦屏可以选用(如果你的相机可更换对焦屏的话),让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拍摄的主题选用合适的裂像对焦方式。

对焦屏并不是只有裂像一种,其他还有如上图这种只要把中间比较亮的圈圈对焦使画面清楚(他有特殊磨砂,所以看得特别清楚)就能完成对焦的对焦屏。此外,以前的单眼相机并不能切换是否显示观景窗格线,因此如果想要有格线以方便构图,那么就要更换成拥有格线的特殊对焦屏了,不过那些都是属于比较深入的玩法,如果你对底片机真的很有兴趣再去研究吧!如果只是日常拍拍就先练习裂像对焦吧~

上图:Nikon F3 的观景窗取下之后就能看到对焦屏啦(机身里面那块奶白色的玻璃)!更换这块玻璃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对焦方式或格线

不过底片机对焦对于用惯自动对焦的朋友来说会有个问题:如果要拍摄主体在画面的右边怎么办?

对于这种对焦法有个名称「平移构图」。简单说,就是先用中间的裂像针对你要拍的主体对好焦,接着在水平转动镜头重新构图。除非使用很大的光圈,否则一般像这样水平转动都还是能让拍摄主体落在景深范围内以取得清晰画面,因此是底片机拍摄常用的技法。不过这说来有点复杂,以后我再开一篇文章教大家。

 

二、测光

现在大多数的摄影玩家都非常依赖相机的「A 模式」,由机身自己帮你决定快门速度。虽说A 模式一样可以在如Nikon F3 这类高阶机身上看到(上图是Nikon F3,绿色的A 就是A 模式),不过如果你用的是更老旧的FM2 等机身(或是其他家的老旧机身),那就不会有A 模式这种「高科技」啦!这时候就必须依赖相机的测光功能来决定要用多少快门啦!

注:还有更老的相机连测光都没有,只能用测光表或目测亮度,例如 Nikon F2、Leica M3 就是这类「麻烦」相机


上图:FM2 这类低阶相机通常都只能手动调整快门速度,必须靠上图中有数字的转盘来调整

好在现在大多数人在玩的底片机都已经是有内建测光的「高科技相机」,因此不需要用「目视」的方式来判断测光。至于相机测光要怎么看呢?首先请不要幻想 FM2 这类老相机会有什么矩阵测光等高科技,他就是很单纯的透过镜头测外界亮度而已。不过好在底片的宽容度很高很高,所以就算拍得暗一些都还是可以靠冲洗救回来。

首先我们把快门速度设在1/125(画面左边有暗暗的数字,上面的数字是光圈),这时候可以看到右边显示「-(减号)」,表示目前的快门速度太快,测光的数值是负的。这时候有两个做法,一是调整快门速度、二是加大光圈。不过现在已经用在该镜头最大的光圈 f2.5 了,所以现在就只能调整快门速度啦!

注:底片机不能像数位机这样更改 ISO,要换只能整卷底片换掉。

像上图这样把快门调整到「1/8s」就可以让相机显示成「o」了!不过底片机并不会像数位相机那样还会告诉你正负几 EV,因此只能快速转动快门速度的转盘来找到正确的曝光数值。不过对于底片机老手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由于平常已经习惯手动拍摄且不能立刻看成果,因此大多都能根据现场亮度抓出差不多的曝光数值,就不用手忙脚乱的调整快门速度了!

至于快门太慢而过曝的话就会如上图这样显示「+(加号)」啦!不过请不要以为所有想机都是向上图这样用灯号显示,有些更老旧的相机(例如 Nikon EM)用的则是「指针」。不过不管用哪种显示方式,基本上看到的画面都是在「+、o、-」之间跳动,因此一法通万法通,我想就不用再多做举例啦~

最后再提醒一次:一般旧型的底片机都必须手动调整光圈(必须很近代的底片机才能从机身控制光圈),所以请不要再问怎么从机身改光圈了!要改光圈大小就是直接转动镜头上的光圈环,就这么简单!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一):安装底片!


 

“爱好摄影的年轻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数位相机开始玩起!在过去爷爷、外公那个古早的年代里,玩摄影不像现今普及,底片相机也总有令人难以言语的神秘怀旧魅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底片相机如何安装底片,做一个浅显的概略教学,手上有底片相机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看用底片机拍照的趣味。”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玩底片机,甚至许多刚上大一、大二的「小朋友」连单眼都没摸过就直接跳进底片世界。虽说我曾说过「玩底片是学摄影最快的方法」,但突然有这么多年轻人前仆后继的跳进银盐大坑还真是让我不习惯呢!不过也因为这样,导致去年还只要四千左右就能买到的 Nikon FM2 硬是被炒到 6000 以上的高价,品相良好的相机更是直接开价超过 8000!一台入门相机居然也能被炒高价格,只能说文青路线真的是用钱堆叠起来的啊!

后来我发现,很多想玩底片的朋友不仅对摄影几乎没概念、甚至连底片都不会装!因此我虽然自己不喜欢玩底片(因为觉得很浪费),但还是决定要来写一些玩底片的入门文章!今天就从如何装底片开始啰~

 

装底片的方法其实大同小异,除了像 Leica 那种 RF 相机或是傻瓜相机会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几乎所有厂牌的底片单眼相机都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要先把底片舱打开,打开之前记得先确认一下里面有没有装底片,至于确认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上图中右手握着的那个转盘转一转,可以很轻松转动就是没底片(或是底片已经卷好了)、不能轻松转动就是里面还有底片,那就不能打开啰!

不过这里我们假设里面没底片,所以我们就直接打开吧!在上图右手握着的转盘附近可以找到一个板手(如上图左手食指按着的那个),轻轻的扳动板手之后就可以把右手握着的圆盘往上拉。

拉起来之后再用力的往上一提,就会听到「ㄎㄧㄤ 」的一声,接着底片舱就会打开啦!打开之后把舱门完全打开。

打开之后就是装底片了!从上图右侧可以看到,在相机底部有一个圆形凹槽,是用来固定底片的!因此把底片放进去时记得把底片凸出的一头对准这个圆洞。不过有些相机的设计并不需要特别对准,总之只要你「底片好像塞不进去」,那就表示你没装好,别硬塞就是了。

把底片放进去之后就可以刚刚拉起来的圆盘推回去啦!这个圆盘底部有根插销会直接捅进底片的底部,把底片牢牢固定住,之后拍完之后也得靠它把底片卷回来,因此一定要推到底才行!如果推不进去那就是​​你底片没装好,请重新再装一次。

把底片塞进去之后,就用左手轻轻按着底片卷筒(不然卷筒会被你拉出来),再用右手把底片抽出来,抽出来的长度大约刚好可以让你进行下一个步骤就可以了,别拉太多,拉太长也只是浪费掉而已。

拉出底片之后左手请不要松开,否则卷轴还是会给你跳出来!接着再用右手把刚刚拉出来的底片头轻轻地塞进相机右侧的底片卷轴上,在卷轴上可以看到有一道一道的凹槽,随便挑一道你最好塞的把底片推进去让上面的卡榫把底片的齿孔卡住即可。

塞进去之后是装底片最需要练习的部分:把底片卷一圈。

把底片塞进刚刚的凹槽之后,必须依照上图的方向(由外往内)把底片缠绕一圈到卷轴上。有时候在你卷轴转一圈的时候会发生底片弹出来的问题,如果你还能把底片再塞回卷轴的插槽就把底片塞进去,如果插不回去… 就把底片拉出来再塞一次吧!

记住!不用担心底片会拉太多出来!因为即使装好底片之后相机依然会预设有「三张」左右的照片是不让你拍的(也是可以拍,只是快门速度固定不能调整),因此盖上盖子之后还是得再花掉三张左右的额度。只是如果你心疼底片的可拍张数 … 那就把装底片技术练好一点,就不用拉长长出来装啦!

装好之后请不要急着盖上盖子!先把底片板手拉动一张把底片绷紧,这样才不会在你把盖子盖回去之后又弹开来,导致你出去玩一整天拍了一堆照片结果「底片因为松开还停留在第一张」。

装好底片之后请不要急着拍照!记得先把上图的转盘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怎么调呢?

这个转盘是「ISO 指定转盘」,由于底片的 ISO 值是你在买底片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并不像数位相机那样可以让你任意调整 ISO 值。因此在装好底片之后,你必须依照你装进去底片的ISO 值把这个转盘调整到正确位置,这样相机内的测光指针才会给你正确的测光数值,要是没调整的话就会造成你整卷底片都曝光不正确的问题。

那么相机背板上的这个凹槽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个凹槽的大小刚刚好就是底片外纸盒的盖子尺寸,他是用来让你在装好底片之后把纸盒的盖子「撕下来」插进去用的(从侧边细缝塞进去) !这样你就不会拍照拍到一半忘记自己的 ISO 值是多少,简单说就是一个用来提醒你内装底片 ISO 值的小工具。

刚刚说过,相机一般设计都会让你必须在装好底片之后先「空拍三张」。这是为了避免你前三张照片因为底片在装进去的过程中被光照到而拍不出东西来。当然有些人会利用他们高超的装底片技术硬把这三张的额度挤出来好让一卷底片拍超过三十六张,不过我们毕竟还没有穷到这种程度,因此我建议你还是不要拿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开玩笑了,乖乖的把那三张用掉吧!

注:有些具备 A 模式的底片相机(例如 Nikon F3)在前三张会把快门固定在特定数字,让你没办法自行手动调整快门速度来提醒你「把这三张用掉」。

拍完照片之后怎么办呢?在相机底部的右边有个可以按下去的按钮,这是用来固定底片卷轴避免你误转把底片收回去用的。请用手指按着不放。

用右手按着底部的按钮,再用左手把刚刚打开底片舱的转盘把手掀起来,再依照上头的箭头指示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点点阻力,这表示底片正在被回收到底片卷筒里,请一直转直到「转空」为止。转空的感觉非常明显,很容易可以察觉到。请确实的把底片都收回来之后再把底片舱打开!要是没把底片收回来就打开,那就会让所有底片一次曝光,你的整卷摄影作品就通通毁掉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LOMO LC-A+相机的底片安装教学


 

“许多年轻的摄影爱好者,可能从未使用过传统的底片相机,不知道大家是否对底片相机感到好奇?本篇文章将介绍LOMO LC-A+相机的安装底片教学,想体验使用底片拍照的朋友们,可别错过啰!”

 
正妹教你上底片135底片机 LOMO LC-A+ 之章

这次的上片教学主角是这台 LOMO LC-A+
这次选用的底片是 FUJIFILM 的 FUJICHROME Velvia 50

N大叔已经有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习惯,上片前会将回片器回转几圈,这有个好处是,当相机因为某种状况,而无法由外面判断机身内是否仍有未拍完的底片时,这动作可以简单有效的来协助做确认判断。

接下来,我们如下图般,将回片杆往上拉,来打开这台 LOMO LC-A+ 的机背。

在打开后,将回片拉杆保持如下图般拉起状,再利用左边的拨片轮将底片插槽转向正对我们的那一面。

这次为大家示范的正妹,相当熟练的如下图将片头插入底片插槽中。

接下来这步骤相当重要,往往没装好变成白片大多就这一个步骤开始就没做确实,必须要将底片对准辅助的进片轴的凸齿上。

再顺势将底片往左拉进底片筒槽。

再将回片杆往下压以固定住底片筒后,再利用拨片轮将底片稍稍转紧。

再接下来就是将机背小心盖上。

然后用拨片轮与快门,空拍几张,直至底片张数指到1的位置。

到此已经算装片完成,可以开心的自由拍摄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