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后制教学:调整渐层滤镜角度,教您如何调出好的商业相片?

 

“各位爱好摄影的朋友,有没有发觉许多随处可见的商业照片,总是与自己拍出的相片有着些许差别?一点点光影呈现出的渐层效果,似乎就有着能让商品发光发热的神奇魔力,总是令人不自觉地多看两眼!本篇文章将介绍神奇的后制手法,让你也能轻易调出好的商业相片效果。”

 

上图:Sony A7R +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六枚玉)搭配 Shoten 近摄转接环

这组照片我是用 A7R + Leica M 镜拍的,因此相片细节、颜色过度(皮革的颜色渐层)都得到最大程度地保留,是我最爱的商品拍摄组合。在适当的打光、摆设之后,拍出如上图这样的曝光正常照片,不过如果我就这样把它放到我的业配文里,那我就不是陈寗了。

我会做这种不敬业的事吗?不会啊!所以我需要让这张照片看起来更酷炫一点才行,所以我先把颜色什么的拉一拉:

拉完之后会变成上面这个样子,这里比较特别的是我把饱和度与鲜艳度往两边极端值拉,一边拉到正五十(鲜艳度)、一边拉到负三十九(饱和度),这种两个色调相反调整的方式可以让照片变得非常… 戏剧化且色彩强烈,再加上清晰度拉高到正五十之后,就可以把照片的「质感」给做出来,让照片变得更加吸睛一些。

不过这里得注意一点:商品的「原色」。如果你仔细比较上图与上上图,你会发先虽然我对鲜艳与饱和度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最后我还是让皮套维持在与原来差不多色彩。这是因为今天我要做的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商品摄影,因此我不能把产品颜色变得跟原来的不同,那样就变成欺骗读者了。

接下来我把锐利化也拉高,这是因为即便相片在网站上会被缩图到只剩下1024 宽,但细节被拉高(色彩边缘对比拉高)还是会让照片整体感觉变得跟原本不一样,会有种「喔细节很多」的感觉。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就算你缩图缩到只有 320 宽,有没有拉高锐利还是看得出来的。

处理好之后就要先来裁切照片啦!先前有说过,在开始处理相片暗角之前,最好先把照片依照你要的比例构图给裁切好,这样在制造暗角的时候才会比较符合照片构图所需,而不会事后还要再大调整一次。

这里的构图原则是「尽量把产品塞满照片」,先前我有说过,我会在拍摄文章首图的时候特别把商品的上下两端预留裁切的空间,这样在后制的时候才能保留最大的裁切可能,同时也可以避开镜头边缘画质劣化的问题,这是商业摄影必须特别注意的重点之一。

裁切好之后差不多是这样,我就不多说什么对角线构图了(虽然上图从产品到桌面纹路都充满对角线),反正调整起来你觉得好看就好,背诵太多术语并不会变成大师的。

接下来就是这次的重点 —— 渐层滤镜的角度啦!

首先我们先开一个首先我们先开一个渐层滤镜,把反向遮色片、曝光度、清晰度这些数值调整好,让他看起来如上图这样。

注意到了吗?在一开始设定渐层滤镜形状时,​​我直接就设定成一个斜向的椭圆形,而不是一个平的椭圆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比较上图与下图:

看出来了吗?

虽然上图也很不错、也突显了中间的产品,但由于相片暗角过于平均,使得这张照片变成一张「Lomo 风格相片」,并没有传达出「我就是要你看这个皮套」的感觉。当然,如果你的产品一开始就是放成平的,那么渐层滤镜设定成平的也就没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我们通常都不会把商品放成平的,因此实际上会用到上图这样的渐层滤镜角度其实根本少之又少,只有在制造Lomo 风照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种设定方式。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两者差异,那么改的想法,把「相片暗角」改成「聚光灯效果」会比较容易些。以上图来说,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像是用一个椭圆形聚光灯打在皮套上,让皮套变成相片舞台的主角。事实上这种照片也可以用闪灯/ 棚灯用的聚光罩来处理,或是直接用持续聚光灯拍摄也行,不过那样你就需要上述的设备,操作上就会比较麻烦一些,以后有机会我再来写个教学。

现在再回到渐层滤镜角度吧!请见下图:

上图套用的滤镜角度跟前面那张图是一样的,因此看起来就非常非常奇怪,好像照片一开始就没拍好一样。这是因为上图的构图方向是与前面那张图片相反的,因此如果以渐层滤镜应用来说,就必须跟前面那张图片一样顺着产品方向来设定,就像下图这样:

把渐层滤镜反过来变成从右上往左下的椭圆形,看起来就正常多了!

上图也是一样的处理方式,把渐层滤镜调整到跟你的商品方向相同的位置,就可以让照片的「聚光灯」看起来更自然一些。不过上图我后来又重新调整了相片构图,重新裁切如下图:

由于我裁切的幅度很大,使得原来的渐层滤镜效果就不见了!因此在裁切完之后就必须再重新调整渐层滤镜的位置与亮度。

就像上图这样,就可以让你的照片变得更有特色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商业相片的拍摄心得:室内光源的拍摄方法分享


 

“现今忙碌的商业社会中,不论是捷运站、公车站、大楼外墙上,或是公车、捷运上头,甚至是电脑、手机之中,随处都可见到一张张美美的商业相片。爱好摄影的朋友们,是否有想过这些照片是如何拍摄的?本篇文章将针对商业照的灯光、测光基准、模特儿位置,这三点商业照拍摄基础做一个分享。”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呢?看到文章首图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吧?答案就是「打光」以及「电视」。在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我还没买棚灯,所以全部都是用小小的闪灯在处理光线问题,使用的方式就是离机+跳闪,怎么做呢?请继续看下去~

一、该让模特儿坐哪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电视」广告中的人大多坐得离电视很近、不然就是用角度取景的方式让人看起来离电视很近。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如果你不让电视离人很近的话,那么除非你的照片是那种跨页广告,否则不是让电视显得太小、就是人变得超迷你,两者都会让整个景看起来很空很没主题。请再一次回想我说过的「看似正常的东西,通常都是用不正常的方式拍出来的」,看看下图,你会觉得模特儿坐得离电视那么近很奇怪吗?

上图:模特儿离电视那么近,眼睛会坏掉啊!

除了避免人或电视显得太小而没主题之外,还有个原因是「绝大多数的人家里都不是用来拍摄的样品屋」。因此如果你硬要让人跟电视离太远,那么结果都会变成下面那张图 —— 周围杂物一大堆。因此让电视跟模特儿距离拉近一些、甚至根本就是在不可能的位置拍照,就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二、测光该以谁为基准?

用闪灯的朋友常常会有个疑惑:该对谁测光?

其实现在的闪灯很聪明,TTL 模式下都能自动对你测光​​的主体做正确的补光。不过请注意,今天我们要拍的主体是一台「有画面」的电视,而电视往往都是拍照中最难搞的东西,因为你快门快了、电视画面就黑;你快门慢了,电视以外的地方又过曝。那么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你的摄影主体中有一台电视,那么你的测光对象绝对是以电视画面为优先。至于会不会过曝 … 请不用担心,基本上除非你的室内环境跟外头大太阳下一样亮,否则在电视够清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都是不会过曝的!会过曝的通常都是你的闪灯设定错误才会发生这种情况。请先拍出如上图的曝光程度(没有闪灯),也就是电视画面很清楚不过暗过亮,剩下的环境亮度、模特儿亮度等等稍后再用闪灯解决即可。

注:拍摄液晶萤幕测光、拍照摆位等请延伸阅读这篇:【商业相片的拍摄心得:车内环境的拍摄方法分享

三、闪灯怎么摆?

从上图以及首图右下角的「Before」其实可以看到,这个室内环境虽然有来自窗外的光线,但实际上要照亮整个客厅是有困难的!再加上这里的灯具照明并不是很足,因此就算灯全开还是有一点 … 暗。因此拍照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主体(人+电视)以外的地方是否也被均匀的照亮,避免拍出主体亮、背景黑的照片。

=> 闪灯的亮度操控请见:给新进的摄影爱好者们,关于闪灯的三大操作心得分享!】

从上面连结那篇闪灯文中你会学「要让背景亮就必须拉长快门时间」。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快门时间必须以电视萤幕为主,不能任意更改(请见上图,若背景够亮、电视萤幕就会过曝)。那么我们要如何让背景跟主体一样亮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在背景的高处放一盏闪灯打跳闪就可以了!我摆放的位置在上图的箭头位置,并把闪灯灯头朝上往天花板打,让光线均匀的往下散,就能把背景打亮啦!不过闪灯其实不见得一定要放在主体的后方,放在任何一个不要太远的高处都是可以的!至于为什么要放在高处?

因为这样才不会让闪灯入镜或是「把主体给照亮」!照亮主体的闪灯另有其灯,放在高处的这颗负责照亮背景就可以了。

有了在高处的离机闪灯之后,就可以顺利的把背景给照亮啦!有没有突然出现一种「啊!之前根本被骗,这环境根本不怎么明亮!」的感觉啊?闪灯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值得花一辈子去玩它啊!

四、主体亮度怎么办?

主体亮度的打法千千万万种,我这里用的是最简单的「跳闪」。因为我想要营造的是很居家、很轻松的感觉,所以打光的目的就只是很单纯的「打亮主体」。因此我用了最简单的跳闪,并请我的助手举着闪灯站在我背后(因为我用广角镜离柯柯很近,闪灯装机顶打出来的灯会太硬)。利用离机闪的方式操控两支灯照亮背景与主体,就能照出如上图的效果啦!上图的蓝色箭头是助手举着的闪灯所照亮、红色箭头的部分则是靠我背后的闪灯与放在高处的闪灯共同打亮的(所以没有阴影)。

 

这样大家有看懂这系列的照片如何处理了吗?虽然看起来就是很简单的居家生活照,但为了顾及电视萤幕的亮度、背景的亮度、模特儿的亮度,就必须多花一点心思在打光上才能顺利解决三者的亮度均衡!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商业相片的拍摄心得:车内环境的拍摄方法分享


 

“在狭小昏暗的车内空间内,要如何拍出亮丽的商业相片呢?本篇文章将从镜头的选取,还有光源的控制,以及摄影师的位置与模特儿的动作,为您做一个详尽的解说。就算您不拍商业照,未来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技巧,在车内帮您的亲朋好友拍出美美的好相片。”

 

有接触过 Ford Focus 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台车「空间并不大」。可是这些照片却不会看起来非常壅挤(事实上现场是非常壅挤的),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

一、善用 35mm 以下的广角镜

车室空间是非常狭小的,因此除非你在巴士里面拍照,否则一般来说超过 35mm 就会太长。以上图为例,我使用的是 35mm 焦段的镜头,人蹲在车外(是的,不只是 Liz 人一半在车外,我也蹲在车外)大约可以拍出上图这样的画面。从图中可看到,即使相机的位置大约在副驾驶座的正上方依然会有画面稍嫌狭窄的问题(如果你的重点是车室内装的话)。因此除非你拍摄的主体是人跟他手上的东西,否则超过 35mm 基本上都是不 OK 的!

注:请注意,我所有摄影小教室提到的焦段都是以全片幅为准,使用其他片幅的使用者请自行换算等效片幅,不会算的话请看这篇

 

二、别执着一定要从副驾驶座拍,从后座往前拍、前座往后拍也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拍照都会想要从副驾驶座拍坐在驾驶座上的人,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试着从前座往后拍、后座往后拍、甚至从车外往内拍都是很好的方法。上图的做法是利用24mm 的镜头从后座的右方往驾驶座拍,再请Liz 小编把iPhone 拿好、右手放好之后回头看镜头,这样就能避免照片内容看起来太过空旷、或是从头到尾的相片角度都一样等问题。另外车内使用广角镜还有个好处:能尽可能地把相机往上举再往下拍,就可以把正妹的脸拍得更小啦!要是你的镜头焦段太长,那就做不到这件事啰~

注:相机往上举就看不到观景窗了,因此请善用单眼的 LiveView 功能或是直接用微单眼拍

 

三、看似正常的姿势往往都是用不正常的姿势拍出来的

「看似正常的东西,通常都是用不正常的方式拍出来的」 — by 陈寗

这句话现在你看到,以后还会看到无数次,所以请记下来吧~还记得以前看一部麦当劳大麦克的拍摄花絮,里面提到所有大麦克照片看起来料很多(而且很高)都是因为把所有料都往前挤才拍出来的。这件事让我有很深的体悟:拍照看到的只有镜头的视野,你管其他地方干嘛呢?换句话说,就是你只要管照片里看得到的地方就好了,其他地方看起来再怪再可笑都是没关系的!一切以摄影为优先。

以上图来说,看起来就是一个少女趴在驾驶座椅上,一切好像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但真的是这样吗?先回想一下,你有办法把上半身趴在座椅上、下半身藏在车内吗?

怎么可能啊!你以为人人都是瑜伽大师啊?

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上上图那张看起来青春洋溢的少女照其实从另一头来看是如上图这样 …

但那又怎么样呢?如果今天不放上图,我想绝大多数的人只会看到 Liz 正妹的脸以及她趴着这件事,根本不会有人去想「那她的脚咧?」。不过也不要觉得随便摆布模特儿就可以搞定一切,当Liz 下半身全部挂在车外的时候,我也是以差不多的姿势从车门的另一头拍照,只能说摄影本身就是挑战模特儿与摄影师极限的一项工作啊!

虽然以后还是会常说,不过现在还是请大家先记住这个观念:「看似正常的东西,通常都是用不正常的方式拍出来的」。

 

四、亮度跟别人不合群的东西,就修改他的亮度!

一般来说,被摄人、物都是被同样的光源照射,因此通常不会出现那种硬是跟别人亮度不同的东西。不过有两样东西并不在此列:第一是灯光、第二则是液晶萤幕。以上图来说,iPhone 液晶萤幕在高亮度(或是低亮度)状态下都会自动把手机萤幕的亮度调到最高,这样一来在与人脸一起拍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萤幕过曝、看不到萤幕内容的问题(有时候则会反过来变成人脸清楚、萤幕太暗看不到)。这个现象在很多开箱文、记者会照片都能看到,大家有机会注意一下模特儿手上拿的手机,大多不是萤幕太亮看不清楚、就是萤幕太暗没画面,就是这样的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很简单,更改手机萤幕亮度就好了!

如果手机萤幕太暗,那就把它调亮,反之则调暗。以上图来说,在车室内拍照时因为外头太阳大,因此手机会自动把亮度调到最高。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人脸够亮的时候手机萤幕就过曝的问题,这时候最快的方法就是把手机萤幕调暗,像上图就把萤幕亮度调整到只剩下一半左右,就可以确保手机萤幕跟Liz 小编的脸一样清楚啦!这个技巧非常重要,对于如何拍出好的业配文、记者会文、开箱文都是很重要的技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