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经典简讯音效的由来~


 

“不论你是哪家手机的用户,即使每一代手机造型不同,但使用的内建音效总是有几个始终不变,用习惯后甚至一听到音效就知道是哪个厂牌的手机了,本篇文章将分享iPhone简单又经典的简讯音效由来,一起来好奇这个小环节背后的制作过程~

 
「登登登」!三个清脆的音符响起,身为iPhone用户的你,立刻知道得收手机简讯了。 Apple出产的手机里,都配有这组明快的三连音,让人想忘也忘不了。

在这三响背后,却有段有趣的故事。一切,都是从SoundJam这套软体开始的。

發想之初

1998年,这套MP3播放软体正式问世,除了成为日后iTunes的参考模板,更是预设提示音效之发祥地。此提示音效的创始者,为影音玩家杰克林(Kelly Jacklin)。当年,他的同事罗宾(Jeff Robbin)针对SoundJam,希望替音乐光碟烧录为数位档案完成提示设计音效,因此于1999年年中找上杰克林,希望对方能伸出援手。

杰克林的发想由此而来:「玩音乐是我的嗜好,我还有一套录音设备。」为了助朋友一臂之力,「我决定在设备上敲敲按按,看能玩出什么叮叮声响」。

构想成型

当时,杰克林选用Mac的PowerPC处理器,再配上Yamaha XG外挂套件,产生MIDI音效;此外,他还用了一套古怪的音序器软体(sequencer)MIDIGraphy,以催生提示音效。

备妥工具后,杰克林著手构思乐句型态,但在他看来,提示乐句应能短则短,最好只包含三到四个音符。除了以「极简」为原则,乐句还要能突破嘈杂声响重围,具有清晰易辨之特色。因此,他最后割舍了花俏创意路线,只认真替几颗音符玩排列组合。

接下来的问题,当然是用哪些音符、哪些乐器了。杰克林说,乐器方面,他当时偏好马林巴木琴(marimba)及卡林巴拇指琴(kalimba),不过,既然手头上有Yahama PCI音效卡,不妨也试试其他乐器。最终,共计有上述两种乐器,以及竖琴、日本筝(koto)、小提琴拨奏声等五种声响进入候选名单。

铸出新音

当这些乐器一字排开,便是一支数位乐团了。杰克林有了乐团当靠山,再度摇身一变,转当起作曲家来。虽说音符不多不少,就三个,但要呈现何种调子,着实令他伤脑筋。妙的是,杰克林不打算亲自按琴,而是要发挥个人软体所长,「写个乐句产生程式」。

他心目中的理想乐句,要能带出「愉悦感」,因此大调乐句即为首选。杰克林先排除日本筝,再用自制软体编排音符、乐器组合,产出了29个AIFF音档,每个档案的名字,都是「数字化音阶」配上乐器名组合,如418-卡林巴。

这些音档播过一轮后,杰克林依据当初的「极简、清晰」设计准则,决定采用158-马林巴,在他耳里,这组乐句听起来像「boo-dah-ling」。当一切就绪,杰克林立刻将158-马林巴寄给罗宾,虽然整个设计花了好几个小时,但对他而言,「能帮上朋友的忙,什么都值得了」。

之后的故事,就是较为人知的科技业发展史。首先,罗宾团队套用了158-马林巴,Apple接着买下了SoundJam,并于2001年推出iTunes时,保留了这组音效;几年后,公司将其作为「程式安装完成」预设音效,最后在2007时,让第一代iPhone的简讯提示音享有这份「殊荣」。

「boo-dah-ling」也好,「登登登」也罢,就这么在iPhone手机里代代流传了。新一代iPhone会如何?请「等等等」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