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教你拍出清晰的夜景+人像照片!


 

“喜爱旅游的摄影爱好者,必然会发现有很多特殊景点,一定要在夜幕低垂霓虹闪烁的时候去拍摄,才能留下最美的旅游回忆。可是要如何兼顾黑夜中的背景?耀眼闪烁的霓虹灯光?还有相片中的主体人像?本篇文章将针对夜景人像摄影,做一个详尽的解说示范。”

 
旅游时一定会想要拍一些夜景、霓虹灯之类的景象,虽说用单眼只要曝光长一点都能搞定这些夜晚主题,但如果要把人像一起给带进去… 那就真的需要一些技巧了。

这次拍的景点是日本东京台场「DiverCity Tokyo Plaza」的钢弹雕像,这座晚上比白天漂亮(因为有灯)的1:1 钢弹模型要拍起来并不难,但如果要把人拍进去就不太容易了,所以这次的范例就用他啰!

为什么把人带进去很难?

因为钢弹广场是一个非常非常暗的小公园,现场除了钢弹本身是亮的之外,其他整个环境都是乌漆妈黑的。因此如果你把照片曝光调整到刚好能把钢弹拍清楚,那么就会拍出像上图这样的黑人照片。

那如果拉长曝光时间让人亮起来呢?当然就是换成钢弹过曝啦!

因此像这种背景比较亮的夜景摄影就显得特别麻烦,不过只要你的相机有机顶闪灯,那么要解决就很简单啦!至于你如果是用 Sony A7R、Canon 5D 系列这种没有机顶闪灯的相机 … 那么就请你买个迷你闪灯放在背包里吧!这样出门玩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本文范例图用的是镜头的 35mm 端拍摄,放置的位置文末会讲,是一个刚好可以带进人像半身+完整钢弹的拍摄位置。

上面这张照片要说明的是「光圈问题」,这次拍照的光圈我都设在f22,因为光圈如果不这么小,那么当对焦在我身上的时候,后面的钢弹就会因为落在景深外而变得模糊不清,因此缩小光圈是绝对必要的!

注:景深问题请见:【手上有老镜头吗?教你看懂景深尺与超焦距,手动对焦也能轻松拍照!】

不用在意人像的亮度(因为人靠闪灯补光)

由于光圈设得非常非常小,因此快门时间就必须拉长啦!以这次拍的照片来说,当我设定在f22 时,必须要将ISO 调整到1600 才能让快门落在一秒以内,如果你的相机在钢弹广场这种极端环境就无法对焦或正常测光,就请你直接开启LiveView 模式直接用相机预览来看吧!

闪灯的部分我直接将机顶闪灯设定为手动 M 模式。这是因为如果让机身自己用 TTL 设定,往往会因为钢弹的亮度影响机身判断,而无法让闪灯做正确的出力。由于现场很暗、光圈设定很小、加上机顶闪灯的出力本来就不大,因此我直接设定为全光输出,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

注:闪灯设定请见:【给新进的摄影爱好者们,关于闪灯的三大操作心得分享!】

接下来把相机设定好好并对好焦,就可以用倒数自拍模式帮自己拍照啦!图就是用机顶闪灯拍出来的效果,虽然因为闪灯直打而让人的肤色变得不太好,但比起那些不是人太暗就是背景过曝的照片,上图这样的旅游照片已经可以算是非常完美啰~至少跟钢弹有了张清楚的合照嘛~

另外请不用担心因为快门时间太长(上图为一秒)而造成人像晃动的问题。由于现场很暗,因此机顶闪灯已经能达到「凝结动作」的效果,因此除非你的快门更长(超过一秒)且你又不断动来动去,否则基本上光靠机顶闪灯就已经足以凝结你的影像,请直接针对钢弹测光即可,不用在意人像的光线问题。

至于照片要在哪拍呢?大家请记住上图中间那根灯柱,只要用等效35mm 的镜头并把相机放在那根灯柱上,就可以顺利拍出如本篇文章范例的人像半身+钢弹全身照片啦~只是千万记得要缩小光圈,否则钢弹模糊掉那就搞笑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拍好婚摄的五大心得分享!


 

“玩摄影的朋友们,或多或少都有应邀担任婚礼摄影的经验,在灯光昏暗的宴席会场,亲朋好友万头钻动,如何掌控婚礼流程?拍好每一张稍纵即逝的珍贵画面?有时候确实让人备感压力啊!本篇文章将分享拍好婚摄的五个心得建议,期望能对您有所助益。”

 

你是否曾经被朋友拜托帮忙拍摄他们的人生大事呢?不管是求婚、甚至结婚等等活动都是那种「错过就遗憾一生」的活动,我们姑且不要去谈你的朋友为什么这么「放心」让你拍他们的人生大事,我们就单纯的讨论一下:你准备好帮别人的人生大事做记录了吗?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拍摄这些重要场合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这篇文章会比较类似「摄影观念」,而不是摄影技巧教学。因为在我看来,对于活动摄影的观念远比技术来得重要,毕竟技术什么都可以靠相机的自动模式来搞定,但如果观念不好、无法抢到好的位置拍摄正确的画面,那么你再怎么会玩相机也只是「会玩」而已,那些重要画面你通通没拍到,你就等着被你朋友埋怨一辈子吧!

依照惯例,我就不再啰缩了,直接进入教学啰!

1. 弄熟流程顺序比什么都重要

结婚、求婚这些拍照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各种感动的瞬间,我想没有人会在意你帮他的婚纱拍得多美、戒指拍得多漂亮,但是跪下的瞬间、套戒指的瞬间没搞定,那么基本上你这摄影也不用玩了。因此千万要记得,一旦你接下了拍摄这个重要工作,请务必把整个活动的流程通通搞清楚:什么时候要做什么、在哪里做什么、会做多久、需要入镜的角色有哪些等等都是最重要的事项,否则当你发现前面已经进入求婚高潮了,你还在搞不清楚状况… 那可就大事不妙啦!

2. 事先卡位绝对必要,不要觉得不好意思,需要哪个位置就明说吧!

求婚中最难拍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套戒指的瞬间,为什么呢?因为戒指很小,而且通常两位准新人都会站得很近,因此要拍清楚套戒指的瞬间是非常困难的事。通常能清楚拍到套戒指瞬间的角度不多,且大多会跟围观人群有站位上的冲突。所以在前面顺流程的时候千万要记得把届时这些重要仪式的发生地点弄清楚,并且放个椅子或梯子类的东西宣示这个位置的主权,这样在抢拍的时候才不会有人跟你抢。请记住,你拍的东西是永恒的存在,而旁人看到也就是一瞬间的感动!因此千万不要觉ㄉㄜ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哪个位置是你要专门用来拍照的位置,请预先把它标记好吧!不会有人怪你的! (除非是另一位摄影师 …)

3. 发挥记者精神,不要害怕你的拍照动作被笑、更不要害怕「站位」

善用现场的地形总是能让你拍出有趣、甚至值得纪念的照片。例如上图是站在花台上往地下室拍摄,这就是我所谓的不要害怕「站位」,也就是不要因为觉得「那个地方好像不是用来站人的」就放弃一个美好的拍照位置。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找到能拍出感动照片的位置,这样才能拍到常人拍不到的角度。否则你拍的照片就跟其他人用手机拍的一样,那还要你这个主摄影师做什么呢?

上图:趴在地上拍照绝对不可耻,因为顾忌动作而错失良机才是最丢脸的事。

请跟着我说「摄影师有权利趴在地上」!不管你的动作有多么好笑,只要能拍到照片,那么就算趴在地上也是值得的!我看过很多朋友因为顾忌自己的拍照动作而失去拍好照片的机会。因此千万不要觉得你的动作可笑,你正在做「记录永恒」这个伟大工作,那些笑你动作的人就让他去吧!唯有不去在意其他不相干的事情,才能有更高的机会拍出感动的瞬间!

不过千万要记得,人身安全第一,要是因为拍照而落海就不妙了! (前阵子就有台湾摄影师为了取景落海,拍照要小心啊!)

 

4. 事先场勘、试光绝对有必要!千万不要偷懒!

不管空间有多大,像求婚、结婚这种一堆人的场合一定会造成你行动的不便,其他人或许挤挤就过去了,但你如果跟着挤挤,那你就错失拍照的良机啰!因此千万记得先把场地的动线通通搞清楚,并且准备好几个越过人群抢到最前面的方案,否则在拍完人群后面之后前面的拥抱也结束了,那干脆就不用拍啦!

现场测光绝对必要!因为就算是同一个地点,不同的位置仍然有可能会造成打光的困扰。以跳灯来说,如果你刚好站在横梁下面,就会造成你前方的被拍者没有办法被补光(光被横梁挡住了),从上图就可看出来在右上角的横梁之后都是全黑的状态,就是因为闪灯的光被挡住所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你因为站的位置造成补光出问题,ㄍ最好先把场地的每个位置都先摸清楚,才不会发生重要场面发生而你却站在错误位置而拍出曝光不正确相片的问题喔!

5. 大合照记得缩小光圈,并请大家「不要急着离开」

很多人用单眼拍相机都会忘记做一件事情:缩小光圈。为什么要缩小光圈呢?如果你还记得先前我跟大家分享的光圈设定影响,你就会知道光圈太大的话会产生浅景深,导致除了你对焦的那个人以外通通都模糊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像上图这种一群人层层站立的照片来说,更是容易发生前排清楚、后排模糊的问题。因此建议最好把光圈缩到 f14 以上,否则很容易发生上述的问题。另外因为使用小光圈都会有较长的曝光时间,因此千万要记得提醒所有人等快门按下后等个一秒在离开,否则就会出现因为急着离开而模糊掉的人影喔!

 

以上就是拍摄这类活动所必须注意的事项,虽说知道这些不见得就能保证你张张精彩值得怀念,但至少能让你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大幅降低拍照失败的机会,且如果你的兴趣就是拍摄活动、拍人物,那么这些要点也通通都值得你把它们记下来并默化到你的观念之中!至于你需要用什么相机跟镜头呢?这个部分就很简单了,除非你朋友在超大活动场地结婚,否则都用 24-70 这类焦段的变焦镜就可以一定到底了,不需要特地携带望远镜头!如果发现怎么样都不够远,请看本文的要点四跟要点三,检讨一下为什么你站的位置会不够近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Magic Hour!给你最美的魔幻光影风景照~

 

“你是喜欢拍摄风景的摄影新手吗?是否也想要拍出大师级的风景作品呢?那么千万不要错过光影变化最美的拍摄时间点,也就是大家称的魔幻时刻Magic Hour。本篇文章将带领摄影新手认识什么是Magic Hour、Golden Hour、Blue Hour。”

 
喜欢摄影的人很多都听过Magic Hour,但通常只知道是日落时候,说不出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这里有来自photopills的分享,图文并茂地解说Magic Hour的拍摄时机,不容错过!

首先,Magic Hour其实没有正式定义,但大致可以分为Golden Hour与Blue Hour两种拍摄时间。 Golden Hour 这时候,阳光照射角度很低,冷色光因为光线偏折而不能被眼球所见,剩下红红橙橙的柔和光线,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日落照。


在太阳接近水平线的位置(0.5度以下,度数会在下文解释),天气又好的话已经可以看见月亮。那时候天空与月亮的曝光相近,容易拍摄天空、景物、月亮都有正确和平均曝光的相片。

Blue Hour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下水平线,但余光还未消失,天空呈现冷暖过渡的色调,也十分合适拍摄月亮。


那么Golden和Blue Hour应在什么时间拍摄呢?由于两者出现的时间会因位置和季变化,所以准确的做法是计算太阳与水平线的相对度数,然后再换算时间(日出和日落的计算相同),详见下图:

Blue hour (由 -6° to -4°)
Golden hour (由 -4° to 6°)
那么即是什么时间开始呢?你可以下载photopills的app (目前只有IOS版本),但要付钱。另一个方法是使用我们之前都有介绍过的免费计算器golden-hour。以下是使用教学:

基本上也不用调较什么,一进入网站就会根据你的位置自动计算Golden hour的开始时间(例如12/6/2014是18:36开始),结束时间就需要在右下方Twilight处选择Blue hour结束的度数(-6度),然后换算的时间就会在右方的Set处显示(Rise是早上的时间)。下方绿色横列也可以选择其他日子,非常方便。

不过是否能够成功拍摄亦要视当天天气情况而定,云多的话,太阳光可以投射在云上,拍摄出来别有特色;天朗气清的话,不会有空气污染物阻隔阳光,画面份外纯净。希望大家在今个夏日也能拍到合心意的Magic hour作品!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不在摄影棚内怎么办?加点巧思同样拍出专业的人像摄影!


 

“在拍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有时利用一点小巧思也能立大功,本篇文章将分享摄影师Karel Donk临时需要拍摄苏利南共和国总统的过程,在拍摄场地并非是专业摄影棚时,要如何拍摄才能拍出不失水准的人像照。”

 

摄影师不时都会收到不同的Job Call,有时是商业产品拍摄,有时是模特儿名人拍摄……但这位摄影师就收到了一份罕有的拍摄工作——为总统拍照!

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摄影师Karel Donk 收到苏利南共和国(Republic of Suriname,一个人口只有56.7万人的南美小国家) 的秘书处来电,想请他为刚就职的总统拍摄一张官方人像照。机会难得,摄影师当然决定接下这份工作。但由于时间非常有限,事前他也没有什么准备工夫可以做。所以他决定只携带一些简单工具去应付这个拍摄工作,包括三只普通的闪光灯,一个小型柔光箱,一些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和一块反光板。

在正式拍摄前的个半小时,摄影师才有机会到达拍摄现场。这个会议厅就是拍摄地点了。

但怎样在这个平凡的地方拍摄出不平凡的照片呢?摄影师决定以 Suriname 的国旗作为参考。既然总统是一国的元首,也就应该是国旗上黄色的星星吧。

但是总不能直接就把黄光给总统照个满脸通「黄」吧。于是他先将放有黄色滤光片的闪光灯放在总统的上方作为顶灯,让总统的轮廓发放黄色的光芒。这是第一颗闪光灯,之后他再用多一颗,用加上柔光箱的闪光灯在侧面照明,让总统有正常的肤色,再用反光板放在另一边减轻阴影。

最后他再用放有红色滤光片的闪光灯为背景添上色彩,一共用上3颗闪光灯。

出色的人像照不一定要在摄影棚或用顶级的灯具才能拍摄。花点心思,在普通的房间加上平庸的器材一样可以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看下图参考一下摄影师的拍摄设定吧。

由上到下:红色打到背景墙上的闪光灯、黄色在总统头顶上的闪光灯、国旗、总统在中间,他右面是银色反光板。左面的是柔光箱闪光灯,最下面的是Canon EOS 40D相机。

Source: Karel Donk
经由photoblog.hk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有些景可以错过?但富士山的绝美景色可不能错过! (下)


前篇介紹過富士山山中湖的逆富士和鑽石富士,本篇則介紹特別版富士絕景:富士楓紅(同樣技巧可完全適用於富士櫻花),相對於前兩項,富士楓紅難度更高,適合想進一步挑戰自己的攝影玩家。(拍攝時間和地點:河口湖,十一月中旬) 先給大家看一張最簡單的富士楓紅(上圖)

 

“难得出国一次来到富士山,如果你已经知道山中湖的「逆富士、钻石富士」是什么,那你更别错过另外两个富士山的绝美景色,本篇文章就要带领大家一同来到河口湖,学习如何拍摄「富士枫红、富士山空拍」。”

好吧,确实是富士加枫红,不过却也是一张让人无论如何、即便只是恭维也说不出「哇!好厉害」的照片。不可否认,这种饶富趣味的照片是别有妙处,但是还想更厉害一点的话?比如说像这样?

拍出既有枫红又有富士的景色很简单,但是拍出「枫红和富士都很清晰」且「完整展现枫叶的形状」的富士绝景却非常有挑战性。拍摄富士枫红有一项看不见的不利因素是:风,在山谷间吹拂的强风会让枫叶不停抖动,因此理论上需要较高的快门来冻结枫叶,但是这个想法却是不可行的。

首先,枫叶和富士山的尺寸相差太多,必须使用长镜头才能拍出枫叶的五爪。而两者距离相当远,但摄影师和枫叶的距离却必须越近越好(五爪会更清楚),使用长镜头在这样的条件下,让枫叶跟富士山同时在景深内是项挑战。再有,摄影师必须站在枫树下才能同时拍到枫叶和富士山,如此则必然会面临大逆光这个负面条件。
综合以上三点,缩光圈才是唯一正解。依照景深的概念,使用 f11 以上的小光圈可以解富士山和枫红之间距离过远而失焦的问题。而逆光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也可以减低逆光造成的两者间的差异。因此完全舍弃高速快门冻结枫叶的想法才是正解。

经过实地测试,风间歇稍停的时候,用1/40 左右最低限度的快门速度已可以捕捉到枫叶,如此一来,就可以既不把枫叶拍糊,又补足因小光圈和长镜头而损失的进光量。但是在科学的角度,1/40 仍然无法完全补足,因此,想得到这样的作品,请拍摄 raw 档,最后在后制时稍微「暗部拉亮」。 「……如此一来,就能拍出完美的富士枫红啦!」 你以为我会这么说吗?错了,地点是关键,请看下图。

我走遍河口湖,实际能够拍到这个景象的地点并不多。有的地方枫树长太高,有的地方遮蔽物太多,有的地方风太强根本没有间歇的时候;而河口湖观光单位大力推广的「枫叶回廊」,则更是一个只看到数十棵枫叶却看不到富士山的大笑话。要拍上面这种枫红富士,请按图索骥。乘坐河口湖循环巴士,在终点站下车后继续往前走,直到在右手边看见下图这座长宽高都只有两公尺左右的迷你神社后,再往前两百米左右即可抵达啰!

 

<空拍:神的视角看富士>

如果不想大费周章,却又想拍出让人真心「哇!」地一声叫出来的富士山,那么搭飞机的时候选对座位,就可以啰!搭乘由台湾飞往东京的班机时选择左侧靠窗,东京飞往大阪的班机选择右侧靠窗,避开机翼的位置,在天气晴朗的季节,几乎次次都能看到云层环绕间一枝独秀的富士山。

十月下旬

十一月下旬

由于飞机在云层之上,因此晴天时拍摄的方式非常简单。以从东京飞大阪为例,起飞后25分钟,拿出你的长镜头,没有长镜头的话中焦段70mm 左右的也没关系,快门设1/400以上以防震动(若搭乘直升机则需1/1000以上),光圈使用最佳光圈,接着就等富士山自动出现就可以啰!大约会有2-3分钟的时间可供拍摄,因此即便是初学者也完全可以慢慢拍,并且好好享受富士山的壮丽。附带一提,隔着玻璃拍摄富士山,难免飞机内光源造成反光的鬼影,遇到这个问题,只要准备一件黑外套,在拍摄时盖在自己身上,并且将镜头尽可能贴在玻璃上,即可大幅消除这个问题。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有些景可以错过?但富士山的绝美景色可不能错过! (上)


 

“日本富士山是众所皆知的热门旅游景点,对于一生可能只能去一次那儿的人,本篇文章特别提供如何拍下富士山美景的拍摄攻略,让你到此不再只是拍拍山水风景,而是配合气候环境拍出超美的「逆富士、钻石富士」。”

 

富士山,完美的对称形状千百年来已在日本人心中如精神支柱一般,不只支撑着日本的文化和艺术,也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有日本研究指出,唯一能让所有日本人光是看到照片就感到心情愉悦的景致,就是富士山。在日本各地区举凡看得到富士山的地方,也经常以此为特色,取名为「富士坂(斜坡)」、「富士见町」等等。

如印度教徒必到恒河朝圣一般,富士山也是日本人一生必游的地方。世界各地来的的旅人也在富士的胜名下前仆后继而来。

前往富士山的旅人大分为三种,以攻顶为目标、以看着富士山泡温泉为乐、以及想拍下富士山绝美姿态的摄影爱好者。攻顶需要体力和耐力 ,泡汤需要资金(富士山脚的温泉旅馆所费不赀),然而最后一项,摄影,则只需要学习一些技巧便可以达成。
上图:选好脚架是拍好富士山的重点之一,把女朋友当脚架绝对不是好主意!

说起来拍摄富士山并不困难,只要在适当的天气,选对地点,调好角度,便可以达成目标。但是一张好照片的诞生必须兼顾交通、地点、天气、光影,这对一次性的游客而言,经常不太容易。但是既然不远千里而来,何不试着做些平常没有尝试过的事呢?

这两篇「富士山」系列文依照难度编排,整理四大富士绝景,并提供详细拍摄资讯,把这篇教学收藏起来,相信我,总有一天你会用得到! (河口湖与空拍篇下周揭晓!)

注:选购脚架请参考:[摄影小教室] 你知道相机脚架也有大学问吗?脚架采购指南让你知道该怎么选!
 

<逆富士>

富士五湖中距离富士山最近的山中湖名产——逆富士乃是指富士山在山中湖中出现的倒影。实虚互映是其特色,也是最容易入手的富士绝景。尤其在冬季(11-2月间),戴了雪帽的富士山头倒映在湖面上,传递宁静平和的氛围。

冬季拍摄逆富士的技巧是:耐寒……没在开玩笑,三件裤子恰恰好,四件裤子不嫌多。逆富士属于夜景,必须长曝,花上两分钟至五分钟曝光一张照片时,能不能在零下5-10度的冷冻库待上一段时间重复尝试,决定了成果照片的品质。

由于长曝的关系,相机测光会失凖,因此设定在最佳光圈f8 或f11(喜欢星芒则依个人喜好无妨),太暗则延长曝光时间、过亮则减少曝光时间,重复试验的过程是无法避免的。
而且视月相而定,在满月而有云的夜晚,前十分钟和后十分钟由于满月被乌云遮蔽,现场亮度差异非常大,得要不断尝试。不过,就结论而言,逆富士的难度并不高,有耐心一定能成功。

注:长曝拍照技巧请参考:摄影其实很简单: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快门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需要在夜间摄影,但山中湖的循环巴士并没有夜间运行的服务,因此住在山中湖平野一带的民宿相对比较方便。

深山僻壤地虽不致于遇到土匪,但在零下五度(以一月上旬为例)的环境下,走一个小时回富士山车站搭电车回河口湖,绝对不是个好主意!因此如果想将接下来介绍的河口湖和山中湖合并两天一夜,那么在山中湖留宿则适当得多,但民宿相较于观光客众多的河口湖高档旅馆,设备等等皆较为简陋,需有心理准备。

 

<钻石富士>

山中湖一带另一项更为困难的挑战,是连日本摄影玩家们必定严阵以待的「ダイヤ富士」——钻石富士。在10月中旬到2月末之间的日落时分,由山中湖一带往西看,太阳落下的路径会正好穿过富士山顶。此时透过镜头在夕阳将落未落的瞬间,能拍出锐利的星芒,于是便成为山中湖引以为傲的特殊景观。

先用桌上型迷你钻石富士进行其实不是很必要的冥想练习:

从上图可以看出受到地轴倾斜和白道的角度的影响,身在北半球的日本,太阳会从左上往右下没入山顶,因此卡位时,必须记得太阳隐没的位置会比隐没前更往右靠。假如日落前太阳已在山顶垂直正上方,则应该尽量往左移动调整,以求得更好的钻石位置。

而可以拍出钻石富士的地点亦依照时序有所不同,行前可透过以下网站确认:http://www.vill.yamanakako.yamanashi.jp.t.kh.hp.transer.com/holiday_diamondfuji.php

确认了地点,还要留意当日详细的日落时间,稍微提早一点到,不仅可以卡位,也能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迷路。拍摄钻石富士的测光必须对画面中的亮部测光,并且预想太阳隐没的瞬间天地会突然变暗,因此预先准备时测光表稍微过曝亦无妨。实际拍摄由于希望得到星芒最大化的效果,因此需要缩到最小光圈。

f8 的失败范例:

f22 的范例:

除了上图典型的钻石富士,也可以运用地景和后制得到不同效果。

最后一项提醒:实地拍摄时,请不要直视太阳,请不要直视太阳,请不要直视太阳! (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遍。)透过观景窗确认位置时,其实也是直视太阳的一种,非常伤眼。可以的话尽量带太阳眼镜前往,若真的没办法要直视,也不要盯太久才好。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清新风格的商品照怎么拍?请爱用随手可得的自然光线~

“虽然有时在摄影棚内拍的相片很俐落专业,但其实许多时候利用自然光拍出的效果,反而更拉近了真实的距离,像是日系那般明亮又轻盈的风格,所以本篇文章将教导大家如何利用自然光拍出清新风格,极具亲和力又不失专业的相片。”

 

先前在【买棚灯?买摄影灯?一起来认识这两种的摄影灯具】中跟大家介绍了两种灯的差异,也大概让大家了解「闪灯(或棚灯)」会是比较适合用来拍摄商品的光源,因为不论是光线出力、或是拍摄商品表面质感等特质都必须用闪灯(或棚灯)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不过拍照可不要只一味着想着闪灯喔!每次看到很多那种明明阳光就很棒却还硬要用闪灯把阳光压掉(然后照片就很怪)的摄影手法就觉得 … 不可思议。压光并不是不好,但至少要拍出「质感」来嘛!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不要去管什么闪灯、摄影灯之类的东西,直接用世界上最完美的光源:太阳来拍照!

 

上图:ISO100, f8, 1/5s

摄影灯往往会有「演色性」的问题,因此高档的摄影灯的价格几乎可说是「无上限」的神秘存在,但太阳光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只要你的曝光数值都有设定好,那么只要利用阳光就能拍出漂亮照片是绝对无庸置疑的!以上图来说,就是完全依靠阳光拍摄的照片,看那柔柔的光线、丰富的色阶(木纹)、以及背后有点过曝的感觉,不就是我们平常在设计杂志上看到的那种「日系风」、「空气感」之类的照片吗?

其实拍摄这类照片非常简单,因为你完全不需要管光源要怎么布置,直接把找个有光线照进来的角落就可以了(你要出去外面拍也行!只是会很热)。不过这里必须先注意一件事,由于我们要拍的是商品照且大多会用上微距镜,拍照时为了降低照片杂讯以及获得更深的景深(微距镜近距离拍摄的景深都很浅),往往都会设定最低ISO 值以及小光圈来拍摄。

小光圈+低 ISO = 相机必须用很长的时间曝光才能获得亮度足够的照片。

从上图可以看到萤幕中显示的快门速度已经长达六秒(萤幕左下角),因此拍摄这种照片最好找支稳定的脚架来帮你架住相机,否则这么长的曝光时间是绝对无法用手持拍摄的!小光圈+低ISO 可以确保照片的景深够深且杂讯低:小光圈可以让你拍摄的产品呈现最完整的细节(而不是景深浅浅的只看得到对焦点的细节);低ISO 则可以在后制调整照片时避免因为噪讯杂点过多导致照片看起来「很脏」< /span>,违背失去我们要拍出「空气感」照片的想法。

动辄一秒以上的曝光时间需要更稳定的拍摄过程。你可以为你的相机买一条快门线避免在按下快门造成的微震让相片模糊不清(微距下的震动会很明显),如果你的相机无法使用快门线或是你根本不想花钱,那么你也可以利用相机内建的「倒数自拍」功能来避免按快门微震。相机可以自己调整倒数自拍的秒数,你可以把它调整短一点(我调两秒)来避免「每次按快门都要等十秒才能拍照」的问题。


上图:ISO100, f14, 1.6s

一般来说我拍这类照片都会建议使用 LiveView 模式,因为这样可以大幅节省测光需要的时间。像上图这种照片如果以全域测光来说都会是+1EV 以上的结果,因为淡色背景、产品加上耀光等都会让相机测光系统失准,因此除非你对测光早已是「所猜及所得」等级,否则直接用LiveView 来预览拍摄结果(LiveView 会依据你的相机设定呈现拍摄后的结果)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另外像这类照片我并不建议用M 以外的模式拍摄,因为像这种逆光照片一定都会让相机出现错误的判断数值,因此把光圈、ISO 设好之后,再手动调整快门速度会是比较好的选择。至于不知道要几秒才能拍出上面的照片 … 请用 LiveView 来看吧!这样会比较快~

其实这类照片拍摄真的没什么技巧,不外乎就是让照片「过曝」、「逆光」、「散景」的三元素组合。不过这种照片必须特别注意产品的摆放方式,否则就很容易拍出「好像用手机拍」的无趣开箱照。但如果你能掌握好曝光设定、适当的帮你的产品好好摆位并找一些小道具辅助(例如Apple Watch 立架照片里出现的猫薄荷叶子),那么要拍出不输设计杂志质感的「产品情境照」其实一点都不难喔!

至于拍摄这样的照片要在什么样的天气呢?基本上只要是「晴天」有太阳就可以了,当然在阴天我们还是可以用闪灯来模拟这种光线或拍出「阳光逆光照」,不过那就是比较困难且麻烦的技巧了,以后再说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摄影其实很简单: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快门速度~

上图:除了光圈外,曝光时间也是拍出美照的重要要素之一。 (照片由马茂源提供:http://brian41005.blogspot.tw)

 

“喜爱浏览其他摄影作品的人,一定看过水面如丝绸或如烟雾的流水照,也一定看过汽车后面拖着如光线般的车轨照,又或者飞溅出的水像凝结于空中的水滴照,其实这些都是靠快门速度变化而来的,本篇文章将介绍说明什么是快门速度以及快慢的应用。”

 
今天就要来跟大家分享玩这光影游戏的另一重要数值:快门速度(曝光时间)。

如果还记得先前的 PSAM 专栏,那么我想你应该还记得上面这张相机资讯图。快门速度与曝光时间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快门打开让感光元件受光的时间间隔(参考下图)。而在相机上一般曝光时间都是用「秒」作为计算单位,由于日常拍照不太可能出现超过一秒的曝光时间,因此通常相机上看到的时间都是「分数」,也就是1/250s 、1/50s 这类数值。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快门速度是什么,我拍了上面这两张照片。快门是相机里面一道类似「铁卷门」的超薄门板,我们一般称它为「快门廉」。当使用者按下快门时,这块门板就会上下打开露出里面的感光元件让感光元件开始记录影像。而这道门开启的时间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或「曝光时间」。如果想看看这快门板长什么样,只要拆下单眼相机的镜头在轻轻把里面的反光镜掀起就能看到;但微单眼拆下镜头是不会看到这快门板的!微单眼的快门廉只有在按下快门时才会瞬间关闭,这是为了让使用者能透过液晶萤幕看到摄影预览画面所做的设计,以后我们谈Live View 时会谈到这件事,现在我们暂时不用去管他。


上图:如果快门时间够长,就能深夜暗巷看起来很亮(快门速度 1.6 秒,相机需上脚架)

那么快门速度到底会影响什么呢?感光元件只有当快门开启时才会纪录影像与光线,因此快门开启越久,感光元件就可以吸收更多的光线,就能让画面看起来「更亮」。如果很难记的话,你可以把他跟「大光圈」一起列为「提升亮度两大诀窍」,这样就可以记得快门速度有何用途啦!另外如果快门开启速度越短,虽然能吸收的光线就越少,但相对的也能捕捉到更高速的动作或避免手震(手震是因为快门速度太长加上手晃动引起的),例如我们常看到的球赛经典瞬间照片就是依赖超高速度快门所捕捉的精彩画面。


上图:虽然还没满月的月亮暗暗的,但搭配长曝光时间一样可以拍得很亮(快门速度 1/50 秒,望远需上脚架)

快门速度除了可以用来补强光线不足、或是抓住高速度运动瞬间的画面之外,也可以用来制作一些特殊的摄影效果,例如网路上常见的「车轨」、「追焦」、「长曝风景摄影」等等。以下我将就介绍几个利用曝光时间长短所做出的特殊摄影效果,当然快门速度能做到的效果与需求远不止以下这些,但这些是我们最常在网路上、报章杂志上看到的相片作品拍摄方式。至于快门速度与闪灯、人像摄影之类的关联我们会在往后的篇幅中介绍,今天就先以基本的快门速度摄影效果为主啰!

注 1:我习惯将较长的快门速度(1/100 以上)称为长快门,1/100 以下称为短快门。至于那种曝光长达数分钟的 … 就姑且称为超长快门吧!总之如果下面我写了这几个字眼,就请大家自己翻译一下啰!

注 2:如果要拉长快门,你可以选择手动缩小光圈限制进光量,也可以将相机调整至手动调整快门时间的「A」模式,让相机帮你决定合适的光圈大小。如果不记得如何调整,请参考这篇:摄影其实很简单:教您认识单眼相机的拍摄模式】

长快门运用(一):车轨、星轨、人物拖移效果(初学者等级)

所谓的「车轨」就是如下图这种马路上有很多光「线条」的照片,这些光线并不是什么特殊效果,只是很单纯的车灯拖移。由于在长快门下感光元件会持续纪录所有它看到的影像与光线,如果在快门开启期间有移动的物体出现,那么该物体就会变成模糊不清的影像(手震的原理!),但如果你的相机放置得够稳(例如放在脚架上),那么就只有「在动的东西会模糊」,其余不动的物体就会维持清楚的状态。

因此如果让相机稳定的曝光很长一段时间(上图曝光15 秒,使用脚架),那么所有移动的物体都会在照片中拖移出他的「运动轨迹」,由于晚上光线较弱,因此对于感光元件有限的感光能力来说,汽车的高速移动仅足够在感光元件上留下车灯的轨迹(因为比较亮!),所以如果找条马路把相机架好并把曝光时间调到1 秒以上,就可以拍出如上图一般的车灯轨迹照片。另外,因为曝光时间越长就能记录越多的光线与时间,因此如果在车水马龙的地方使用太长的快门速度,那么就会纪录过多的光线条喔!

由于长快门会记录下移动物体的移动轨迹,因此如果用来拍摄高速(相较于快门速度而言)旋转的物体,就会拍出如上图这种只有转盘模糊,但其他部分都很清楚的照片。如果要用来拍摄汽车轮胎旋转的感觉、或是电风扇叶片旋转模糊的画面,使用长快门就是拍出这类照片的唯一方法啰!至于前面说的星轨就是那种「星星连成圆圈圈」的照片(我没有拍过这类照片,请自行Google「星轨」!),或是照片里面的人群看起来很匆忙在移动的照片,就是利用长快门拍出来的照片。这种照片拍摄非常简单,只要把相机用脚架架好,再把取景构图调整好,接下来只要在曝光不会过量的情形下调整快门时间到你想要的秒数,按下快门就可以拍出来啰!

长快门运用(二):拍摄流水(初学至进阶等级)

如果你喜欢拍美食一类的照片,那么像上图这种倒水倒汤的画面绝对是有机会拍摄的题材(虽然上面这张跟美食无关… ),这时候你就需要使用较长的快门才能把水流动的感觉拍出来,相反地,如果快门速度太快,那么拍出来的水就会变成「一滴一滴」的,就没有流水的效果啦!另外,利用长快门会拍出物体移动轨迹的特性,如果用来拍摄河流、瀑布等流水的话,也就可以拍出「水正在流动」的感觉,而不是像平常用手机拍瀑布河流那种「静止」的感觉啦!拍流水虽然只要调整好快门时间,相机放上脚架(手持亦可),按下快门就能轻松拍出这类照片。但如果想要把水拍出晶莹剔透的感觉,那么你就会需要一些打光、闪灯应用技巧才能达到(上图有使用闪灯),因此并不如车轨那么简单,未来在闪灯应用的教学中我会在教大家如何使用闪灯拍流水。

长快门运用(三):汽车追焦(普通高手等级)

如果大家有看过汽车广告、赛车广告,那么一定会对那种汽车本体清楚、背面模糊、看起来汽车跑好快的照片感到很熟悉吧?这种照片有个专有名词「追焦」。追焦的做法其实说来不难,他就是很单纯的放慢快门速度,并在汽车快速通过的时候按下快门,并左右摇动相机让镜头跟着汽车前进,并在快门关闭前持续的让汽车维持在「相机」的中心位置,让汽车能维持清楚(因为相机跟着汽车动,因此相机跟汽车之间相对是静止的)、而背景则因为左右摇动相机而出现横向的模糊型态。这种做法可说是车轨拍摄的逆操作,但由于快门​​按下后观景窗内是无法看见画面的,因此当你按下快门后左右摇动的速度、角度、位移距离等都必须在脑中「脑补完成」,如果跟着汽车摇动的速度、角度、移动距离中有任何一项没抓准,就会拍出车子跟背景都模糊的「失败照片」,因此如何顺利拍出汽车清楚、背景动态模糊的追焦照片是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的高程度技巧。

长快门运用(四):拍摄风景(大师等级)


上图:当时间快门够长,就能应用黑卡、黑条等技巧拍出不需要合成也能非常梦幻的风景照片。 (照片由马茂源提供:http://brian41005.blogspot.tw)

我们常会在杂志上看到各种非常梦幻的风景照片,虽然现在许多相机、修图软体所内建的 HDR 高动态合成功能也能制作出类似上图的相片。但如果要做到如上图一般的色彩自然,那么超长曝光时间才是拍出这类照片的唯一法门。上图是摄影师马茂源所拍摄的双烛台屿(在台湾喔!),曝光时间为「374 秒(六分钟又十四秒)」,机身直出 JPG 无修图。这类照片除了需要使用减光镜配合(否则无法曝光这么久)并守在相机旁边五六分钟,同时还需要使用黑卡、滤镜、黑条等摄影技巧避免部份区域过量变成白色(例如天空),如果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那么这五六分钟基本上就是白费掉,必须重来一次啰!因此这种摄影技巧我把它列为「大师等级」,因为只要你有任何一个步骤做错,哪么只是不到一秒的时间,都有可能毁掉整张照片而必须重来,因此不管是技巧、或是需要耗费的精力都可说是三个长快门运用中最麻烦的摄影技巧。试想一下,要你站在一块礁岩上保护相机六分钟,而且还必须不断拿出不同小道具在相机前面挥动,光是这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了。

长快门运用(五):拍摄液晶萤幕(开箱文等级)

这项功能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因此我把它列在最后。如果你想要拍电视、拍手机,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当你的手机外观够亮时,常常手机液晶萤幕画面本身却不够亮,甚至乌漆摸黑完全看不清楚。这是因为你的快门速度太快,导致相机无法抓足液晶画面的光线。这时候你可以将测光点设定在液晶萤幕上,配合液晶萤幕的测光结果设定较长的快门时间,就能顺利抓住液晶萤幕的画面啰!

短快门运用(一):拍水滴、抓住任何高速移动、旋转的物体(初学者等级)

高速快门(我一般定义在小于 1/250 秒)由于快门开启时间很短,因此可以轻松地抓住各种移动中、旋转中的物体。例如上图的水龙头流水在高速快门下就会被瞬间冻结,变成只有水滴而没有水流的状态(1/640 秒),如果依照前面所说的长快门拍摄,这张照片就会变成只有水流,那么就不那么「文青」了。另外,如果你希望能抓住高速奔跑的小朋友、或是正在旋转的物体(电风扇叶片?),那么使用高速快门不仅能冻结你想拍摄的物提,同时也是避免相片模糊、手震地好办法。不过高速快门通常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比较暗,因此除非在大太阳下拍摄,否则通常都需要加大光圈、拉高 ISO、或是使用闪灯来补足光线。如果你还不熟悉相机光影调整,那么你也可以使用相机的 A 模式来让相机帮你决定相机的设定。

短快门运用(二):拍运动比赛、舞台表演(进阶等级)


上图:知道为什么打排球之后会手痛了吗?看看那严重变形的手臂肌肉吧! (1/400 秒,青春的高中生排球)

其实拍比赛、拍表演的原理就跟前面的拍水滴一样,都是利用高速快门冻结选手、演出者的瞬间动态。但为什么我还是把它摘出来列为进阶等级呢?因为只要大家有机会实际拍摄一次,就会发现如何在快速变化、一瞬即逝的活动中抓住最值得拍摄的画面绝对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特别是拍摄这类场合通常都会使用望远镜头,因此一次能拍摄的画面通常都只有「一个人」,因此如何在整个场地中找出最该被拍摄的主角以及值得拍下的精彩瞬间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要当一位体育摄影记者、甚至战地记者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他们不只要扛着奇重无比的器材到处跑(望远镜头加相机通常是4 公斤以上,为了方便有些记者还会一次带两台以上相机),且还必须在长时间枯燥的等待中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最精彩的画面,这绝对不是一般业余玩家能做到的事。因此当大家看到那些精彩的足球破门画面、或是震撼人心的战地新闻照片时,请记得位那位默默守在相机后面的记者喝采喔!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学会这五招,马上升级自己的美食照水平!


 

“不论你是美食部落客还是个人生活分享,吃饭前拍照似乎变成必做的事了,而食物拍得美不美也成为大家反应热不热烈的关键,如何让自己的美食照看起来特别好吃又高级,本篇文章就要教你五个简单又实用的拍美食小撇步。”

 
这次的主题为手机摄影美食篇,顾名思义就是要教大家几招拍摄食物的小技巧,让大家在拍摄美食上传FaceBook 时可以拥有更高的「相片优势」,即使是看起来很烂的食物也可以透过照片轻松取得大量的「赞」。那么在开始之前呢,首先我要先分享两张以前拍的美食失败照,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失败作品,同时也是许多网路上可看到的「普通美食照」。虽说这样拍并不是不好,但怎么看就是一堆便宜的食物,很难让人有一种「喔喔,你吃这个好棒好有钱啊」的小确幸分享感。

首先是普通美食照,上图是在大安森林公园附近一家名字「很像大S 老公他家餐厅」的上海菜餐馆中所拍摄,上图是要价四百多块的「一颗红烧狮子头」套餐。可是看起来怎么好像不怎么高档呢?其实这是因为摄影者(就是我!)太过贪心,想要一次把所有食物拍进去却又取了不好的角度,导致明明就不是很便宜的套餐看起来就像是在路边摊吃饭的感觉。这种拍摄主题不明确(到底是要拍狮子头,还是菜饭呢?)、取景角度不佳的照的照片是网路上绝大多数美食照的通病。

接下来的第二张则是在文青最爱的松山烟厂所拍摄,同样也是一坨一百多块的有点贵不明食物,但因为光线、角度、以及旁边意味不明的糖罐导致这张照片完全无法显出这盘食物的价值。在网路上同样还有许多类似的照片,因为意味不明的摆放方式、不佳的光线处理等导致明明不怎么便宜的食物看起来「很廉价」。为了避免我们继续拍出上面这种看起来就不好吃的美食照片,所以今天我要先跟大家分享几招把美食拍得更好的小技巧,大家可以先学起来并练习练习,之后我再教修图修色技巧的时候你就可以拥有庞大的美照素材可以用啦~

一、仰角四十五度,几乎所有「单品美食」皆可搞定

四十五度仰角拍摄不只是拍摄「正」妹的黄金数字,同时也是拍摄美食的小诀窍!不管是中餐、西餐、日本菜,通通都适用这个法则。这是因为虽然菜色有很大不同,但基本上食物的形状都是依照人坐在餐桌上往下看所设计的,因此很少会以食物是从「水平侧边」看会比较好看的。因此你如果以四十五度仰角拍摄食物,通常会给看照片的人一种「喔!实际看起来是这样啊!」的感受。

上图就是利用四十五度角拍摄出来的照片啦!此外,因为我拍摄的距离离蛋糕很近,因此以手碰萤幕指定对焦在蛋糕靠近自己的小角落之后就能创造出些微的「散景」效果,大家看得出来上图蛋糕的左右两侧都已经开始「散」了吗?这就是用手机创造出来的散景效果,能让你的食物看起来「更高档」喔!

二、一次拍一样,特写让普通食物「变高档」

很多人都会想要一次把整盘食物拍在一张照片里,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却往往会让照片看起来杂乱无章、不知所云,再高档的食物看起来也像大排档(不相信请参考上面那碗菜饭)。请记住,FaceBook 可以让你一次上传好多张照片,所以不要吝啬你的手机快门,多拍几张特写照片吧!以上图来说,我们同时利用第一招仰角四十五度以及这里说的「特写照片」,就能让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坨烟熏鲔鱼看起来变得「好高级」的感觉。哪怕隔壁根本就是一坨玉米饼,但是 … 谁知道呢?拍照的人是你、上传 FaceBook 的人也是你,有谁会知道你这坨高档食物的旁边是什么东西呢?

上图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说你企​​图把火腿全部拍摄进来,那么看起来其实跟超市买的「台畜火腿」没什么两样。可是只要花点巧思,把手机放进拍个特写,瞬间就可以创造出好像美食杂志一样的精美照片,谁会知道你其实拍的就是几片台畜火腿呢?

三、同类食物才适合一次拍整盘,请记得用「垂直」拍摄法

如果你一定要把食物整盘拍进来,那么请记得一件事:只有同类型或互相搭配的食物才适合这么做。还记得上面那张沙丁鱼面包的照片吗?意味不明的糖罐毁了整张照片的感觉,还不如一开始就用特写拍摄呢!但如果是像上图这种面包拼盘就不同了,因为都是一样的食物、放在旁边也是用来搭配的奶油,因此全部拍在一起就不会有「意味不明」的不良感。但请记得,如果你这种照片还是用四十五度仰角拍摄,那么就会变成像上面那张狮子头与菜饭的照片:看起来就很不高级。

把手机拿得高高的垂直往下拍,不仅能展现食物「量」的霸气,同时也可以避免你的照片沦为普通脸书美食分享照,让你的照片看起来就像美食杂志的照片一样,哪怕只是两个7-11 买回来的面包,也可以轻松营造出上餐厅吃饭的「小确幸」气氛喔!

四、拿餐巾纸补个光,让你的食物更美味

其实上面那张沙丁鱼面包还有个问题:光线太暗、沙丁鱼看起来很烂。很多人会企图使用手机的闪光灯来帮食物补光,但闪光灯直接打在任何物体上都只会让该物体看起来颜色诡异、便宜廉价不好看。因此千万不要企图用手机闪光灯去帮你的食物补光,请善用桌上可拿到的各种白色物品,例如餐巾、盘子(陶瓷白盘的反光效果比较好!)等来帮你的食物补光。使用方法就像上图这样,一手拿着白色物体对着你想要补光的角度,让餐厅光线经由餐巾纸反射到食物上,就能弥补因为餐厅光源所造成的「食物一边亮一边暗」的麻烦问题。

使用餐巾纸补光之后不仅能让食物看起来更明亮、看起来更好吃,同时也可以强化食物的表面纹理,例如上图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蛋糕表面的纹路,再对照上上图那张拍摄示意图中的蛋糕颜色… 你能相信这是同一块蛋糕吗?

注:上上图是以 Sony NEX-7 拍摄,上图则是 iPhone 5 拍摄,但很显然上图看起来比较漂亮。

—-

五、请把餐具擦干净、桌面整理整理在拍摄

今天分享的最后一个小技巧其实比较算是「小叮咛」,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在拍食物的时候都会把那些吃得脏脏的汤匙、碗盘、筷子一起入镜,但我很认真的告诉各位:没有人会想看到你吃剩的残渣。因此拍摄食物之前,最好能先用餐巾纸把餐盘上、碗筷上的各种脏污先擦干净,哪怕那些脏污根本就是食物,也请你把它们移除,保持餐具的整洁,才能让美食照看起来有美味高档的感觉。另外也请记得把餐桌上的杂物,例如你的包包、另一支手机、不明杂物、不相干的餐具(例如上面那张沙丁鱼面包中的糖罐)通通移开,让你的食物成为整个餐桌的主角,在适度摆上「真的有相关性」的餐具当装饰,这样才能让你的食物照看起来有主题、有特色喔!

以上就是本周跟大家分享的食物美食照小撇步,大家可以先行练习练习,升级一下自己在FaceBook 上的美食分享照,看看你有没有获得更多的赞~之后我会再跟大家分享如何直接用手机就把食物的颜色调得「看起来很好吃」,是不管是Android 或iPhone 都适用的各种调色技巧喔!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食物打光有多重要?就让美食网站TasteMade来告诉你~


 

“在学会拍摄美食的基本技巧后,其实想要美食照的效果再往上一层,就像知名美食网站Tastemade的美食画面总是让人觉得特别有质感,光线的辅助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本篇文章就要教大家如何替食物打光,拍出水准更高的美食照片。”

 

现在网路上最知名的美食网站是哪个?
我想以流量或曝光度来说,现在大家最常见到、也最有名、拥有一千七百万粉丝的 TasteMade 绝对可算是大家心目中的第一位。 TasteMade 的教学影片快速、简单,让你在短短两三分钟内就能学会一道看起来好棒好好吃的菜。现在有不少美食教学网站也开始学习 TasteMade 的影片拍摄手法,但不管怎么弄都很难拍出像 TasteMade 那样的高质感画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打光没打好。



TasteMade 的影片/照片以两个特色,第一是大多为侧向光、第二则是大多由上往下垂直拍摄。侧向光能让食物表面的纹理、起伏看起来更明显,同时也能让照片跳脱现实,看起来就跟我们平常在餐桌上看到的不一样。再加上由上往下拍的方式,也更符合我们平常吃东西时由高角度往下看的画面,同时也能解决那些盘子太丑、背景太丑之类的问题。

把食物拍得很美很好吃,在 TasteMade 众多成功要素中,绝对占有最大比例。



今天用的灯具是棚灯,但请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杀鸡用牛刀的行为。大家下次看TasteMade 时,不妨注意一下那些杯盘水果的反光,会发现在这些食物上都有方形、长条状的白色反光,这些就是棚灯或摄影灯套上无影罩之后的光线反射。很多看起来很普通(但又很漂亮)的画面都是靠复杂的打光才拍出来的。

当然,如果你今天只是要用手机拍,那我之后会教怎么用简单一点的灯具来拍食物。但如果你今天要用相机来拍,那么在相机容易把食物缺陷拍出来(因为画面细节更丰富)的情况下,使用好一点的灯具来拍照绝对是必要的选择。



今天的拍摄手法非常简单,只要两盏灯加上套组内附的无影罩就能处理,而且这种布光法开启闪灯时能用来拍静态照片、开启模拟灯时则能欲来作为拍摄影片的打光,如果你也想模仿TasteMade 拍摄教学影片,今天的打光教学你就一定得摸懂摸透。

上图使用了两盏灯,可以看到右边这盏灯架得比较高,由右上角(正面朝下看桌子,模仿TasteMade 视觉角度)往下方打,另一盏灯则与桌面平齐,由左边往右边打。布灯的方法很简单,如果你看了上述的文字还是不太理解,那么首先请你开启棚灯的模拟灯,直接用肉眼来看灯光打出来的效果。

接着再参考下图的说明:



布灯很简单,但两盏灯的出力设定就得特别注意啰!

上图我有注明,右边较高的灯出力设定在2/3(Elinchrom RX4 显示为4)、左边的灯则设定在1/3(Elinchrom RX4 显示为2),会这样的设定是为了避免两边的灯光太过平均,使得照片看起来太过「游客照」,因此我让两边的灯光比例有一些落差,打出碗左边的阴影才能让整张照片看起来更跳脱现实、看起来更有质感且漂亮。

但请注意,请不要为了打出左边的阴影而忽略左边的补光!左边补光能增加樱桃的立体感,且能避免两侧的光比太高而使得照片看起来过于「戏剧化」。如果你只有一盏灯可用,可以考虑在左边使用反光板来处理,本文最末的连结中有教你如何使用反光板补光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参考。另外,如果你觉得一直按快门来看结果很烦,也可以直接开启模拟灯来看效果,这样会比较快一些!

那么如果两侧的光打得很平均,看起来会怎么样呢?



其实也不会难看,只是看起来就很「普通」而已。上图是左右两侧平均打光的照片,再请跟本文首图对照一下,我想大家就能明白了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