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后制教学:教您如何调出美美的房屋内景相片!


&mbsp;

“旅行时是否有拍摄过饭店房间的经验?有没有发现明明装潢很棒的室内景观,却时常拍不出美美的好相片,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本篇文章将透过Lightroom后制软体,教您如何调出满意的房屋内景相片。 “

 
现在普遍薪资偏低,房租却又普遍偏高,那么房屋照片如果能拍得好一点,我想…应该至少能加快你房屋出租的速度吧?至少在一大片「鬼屋」一般的房屋照片中,你那漂亮的照片也比较容易脱颖而出,让人愿意约看房不是吗?

所以今天我刚好在我的图库里找到以前到汽车旅馆拍摄的照片,就用这张来说明一下室内装潢的拍摄技巧吧!另外,现在有不少人会想把自己的空房拿来经营民宿、Airbnb 什么的,那么这篇文章的教学也同样适用喔!

上图是我从 Airbnb 上找的截图,虽说现在有不少较为专业的 Airbnb 业主拍了很漂亮的照片,但坦白说,像上图这种看了就不想住的照片还是居多。但要把房屋拍漂亮真的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有好的构图,用颗广角镜,再加上后续的修图,就能拍出很不错、很吸睛的房屋室内照片。

那么我们就开始啰!

首先请看一下拍摄参数!

其实这张照片并不能算是很完美的照片,因为他的 ISO 太高了!当初因为偷懒,所以没有把脚架扛去台中,导致我必须用手持来拍摄照片。为了兼顾画质、手震以及配合室内亮度,在缩小光圈之后,要维持在 1/15s 不手震秒数下就只能开到 ISO1000 来拍。

这样拍的结果就是照片再怎么弄都不够「干净」,虽然修图之后看起来是不错,但终究还是有些遗憾。所以如果你要把房屋拍美,让人看起来舒服,请务必带着你的脚架,让相机架着用低 ISO 慢慢曝光才是正解。

接下来就是第一个重点:构图

很多人在拍摄室内装潢时,都会站在墙面的正前方拍摄「大正面」的图片。但这样的拍法会使得相片缺乏透视感,而使空间看起来拥挤不舒服。因此不管建筑有多大多宽,用上图这种将墙角摆在中央靠左(或是靠右)的透视法拍摄,就会让相片空间看起来比实际更大。


上图:Sony A7R + Leica Super-Angulon R 21mm f4 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请使用「等效焦距 20mm」左右的超广角镜来拍摄室内装潢。这是因为超广角镜拍摄装潢时会让空间看起来更大更开阔,对于小套房来说尤其有效。但大于 20mm 会让空间看起来不够大,小于 20mm(例如 16mm)又会让相片看起来过于空荡而没有重点。因此就我自己的经验,20mm 左右是最合适的焦段。

前面说过,由于这张照片是我手持拍摄,所以终究还是太暗了点,因此我第一步骤就是先把相片拉亮。不过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拍室内装潢,那么请你务必带着你的脚架,到现场再用低ISO 长曝光的方式来取得画面干净无杂点的相片,会让你的空间看起来更舒适。

由于这张相片中有一大片窗光,因此曝光度拉到墙面够亮时,中间的窗光就过曝了。因此这里把亮部拉到 -100 来解决这个问题。

拉低亮部之后会让相片看起来对比降低,这时候我们就要加强相片对比让相片的视觉更强烈些。要加强对比有三种方法:拉高对比、降低黑色、拉高清晰度。

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会让相片失去光影色彩,因此是适度拉高就好,别过量;第二种会让相片黑的地方变得太黑,但却是能让影像变得够强烈但又不会变糟的好方法,是我常用的做法;第三种则会让相片变得太过狰狞,因此请酌量使用。

我用拉低黑色数值的方式来让相片的颜色变得更强烈,上图这样是不是看起来就有点像是饭店、旅馆网站的照片了呢?不过这样还是不够,我们还要继续修整。

这里要再说一下「清晰度」强化对比这件事。很多初学者(包括我自己)在一开始修图时会很倚赖清晰度来让相片看起来更锐利,但这是不对的做法!清晰度强化的是整张相片的颜色对比,因此拉得太高的话,不仅会让人像变得过于狰狞,也会让室内装潢变得好像…什么恶灵古堡之类的情景。

因此要让相片变锐利不该使用清晰度,而是要用锐利化,清晰度适量调整即可。

再来要让颜色变得更鲜艳些,以前有说过,如果直接拉高饱和度反而会让相片变得很不自然。

因此我的习惯做法是拉高鲜艳度(而且拉很高),再适度地讲低饱和度让相片同时兼具鲜艳与自然两种感受。

前面说过,要让相片变得更锐利不该用清晰度,而是要用锐利化。这是因为锐利化只会强化边缘色彩,不会影响整张相片的颜色呈现,因此请拉到下面找到锐利化,再用他来让相片变得更锐利。

接下来我们再重新转正一下相片,这里我用的校正基准是视觉中心的窗台边缘,不过我并没有让窗台边缘完全照着直线来转正。这是因为在超广角变形下,如果把不是在正中心的边缘作为基准转正,反而会让整张相片变得「不正」。因此虽然是用窗台边缘来校准,但实际上还是有稍微保持一点歪斜来维持相片有转正的感受。

虽然左边的墙面刚刚已经有调整的亮些了,但跟中间那超亮的窗光相比,却还是不够亮。因此我用笔刷把左边的部分选取起来。

接着再把左半部的地方调高曝光度,让整张相片的光影更平衡,也能更明显看到旁边洗手台的装潢设计。

最后为了让相片有一点「氛围」,我再套上一层环形滤镜,把相片四周拉出一点暗角,看起来就比较「高档」一点。

这样就完成相片啦~跟先前那张斯德哥尔摩相片不同,室内装潢照片并不能完全靠修图来解决问题,而是从一开始拍摄时就应该要把构图、相机等都校正好再来拍摄。而其他室内的摆设啦、瑕疵啦等问题也都要事先就弄好,像上图这张照片就还特别请汽车旅馆把浴室好好打扫摆设一番,并放好水(而且要放冷水避免蒸汽)让我可以在最好的状态下拍出最好的相片。

虽然说起来很麻烦,但想想你房子每拖过一个月,就是损失一个月的房租,那么这些辛苦也就都是值得的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要让食物看起来美味,除了角度打光之外,你还可以做更多~


 

“大家都知道美食照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人感觉好吃,要拍的好吃除了基本拍摄角度,以及打光美化外,其实还有许多方法可以让你的美食照看起来不太一样。本篇文章将教导大家更多让美食照加分的拍摄方式与构图技巧。”

 
拍摄料理时,最重要的是使用明亮的光线来拍摄,才能使得料理的色泽鲜明,并且拍出美味的感觉。此外,拍摄刚做好的料理时,心里要想着「看起来好好吃喔!」,这也是一项不能忽略的重点。在拍摄时,也要特别注意与盘子等餐具的搭配以及背景的桌布。

1. 从斜上方来拍摄

只要稍微从斜上方来拍摄时,就能够展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此外,也能拍出富有距离感的照片。

2. 餐具一同入镜

餐具有助于增加餐桌上的氛围。如果是木制的餐具,可以让画面更显柔和。

3. 在明亮的地方拍摄

若是在有阳光照射的时段,可以在窗边拍摄;若是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时段,在拍摄时就需要把房间里的电灯全都打开。

4. 要使画面留白

面条、沙拉、玻璃杯、面包等,当桌上摆放了好几项物品时,试着让画面中出现留白的空间,画面会显得更沉稳。

5. 考虑到与餐具之间的平衡

挑选一个不会被橘红色面条和绿色沙拉掩盖住的餐具。此时,如果是使用色彩华丽的餐具,反而干扰了料理本身的存在感。

6. 使用桌巾及餐垫的效果

由于桌巾和餐具都是白色以及象牙色的简洁款式,所以在桌巾与餐具之间再放一张条纹图案的布餐垫,让主题更突显。

将料理拍得更美味的拍摄秘诀

◎近距离拍摄局部吧 !

只要将画面拉近至料理的局部时,更能够呈现出美味的感觉。浓稠的酱汁和肉汁冒出来的部分等,都很适合用特写的方式来拍摄出美味。

● ISO:100 ● 快门速度:1/30秒 ● 光圈:6.3 ● 镜头:85 ● 白平衡:自动

◎有高度的料理要从斜上方拍摄

比起从正上方来拍摄像是沙拉等有高度的料理时,由斜上方的角度来拍摄,更能呈现出沙拉的立体感。为了突显绿色蔬菜,画面愈简洁愈好。

● ISO:100 ● 快门速度:1/10秒 ● 光圈:5.6 ● 镜头:50 ● 白平衡:自动

◎也要融入店家的氛围

像是在咖啡厅以及餐厅用餐时,拍摄时可以顺便拍入椅子以及饮料,就能拍出很棒的氛围,成为相当绝妙的画面。

● ISO:400 ● 快门速度:1/100秒 ● 光圈:5.6 ● 镜头:56 ● 白平衡:自动

◎烹调的过程也要拍下来

蔬菜新鲜的色彩以及形状、切口的有趣形状等,在烹调前以及烹调的过程中,就暂停一下,拿起相机来拍摄吧。这么一来,就能够拍出印象深刻的照片。

● ISO:400 ● 快门速度:1/30秒 ● 光圈:4 ● 镜头:50(上)、56(下) ● 白平衡:自动

◎从正上方来拍摄,强调那可爱的形状

形状可爱的料理,如果从正上方来拍摄的话,就能拍出像是一幅画的作品,且富有艺术感。

● ISO:400 ● 快门速度:1/30秒 ● 光圈:5.6 ● 镜头:35 ● 白平衡:自动

TIPS:
※More Point!从料理的后方打光
拍摄料理时,将料理排列在窗边的桌子上,排列时要让光线从料理的后方照射而来,这样就能够拍出看似可口的照片。换句话说,带点逆光就是拍摄的基本方式。特别要让淋酱以及有光泽的料理变得更加光亮,就能提升美味的感觉。

利用小道具拍出精心排列过的照片

带有日式氛围,看似非常可口的饭团。藉由背景的桌巾和木制餐盘,来创造一个独具味道的世界。烹调出完美的料理后,也要仔细排列画面中出现的物体。

● ISO:100 ● 快门速度:1/30秒 ● 光圈:6.3 ● 镜头:66 ● 白平衡:自动

◎经过排列

此为精心排列的范例。将背景置换成素色条纹的桌巾后,就能拍出整体带有自然风味的照片了。

O

◎显得孤寂的画面

白色的餐盘带着孤寂感。饭团上的紫菜以及腌制物等配料反而变成了视觉焦点。

X

TIPS:
※More Point!制作一本食谱书
藉由照片来保存经过细心烹调的美味料理以及点心后,再和食谱一同列印,将这样的资料整理成一册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接下来,把厚纸板当作封面,然后只要贴在纸张的两端即可。封面也可以贴上美味食物的照片。

配置好照片和食谱后列印出来,然后互相连接做成长条状的佛经折。

尝试在户外拍摄料理

◎户外

如果是一些比较简便的轻食,可以在户外拍成像是野餐的感觉,也会带着愉快的氛围。在晴朗的日子里,就利用强烈的日照来拍出新鲜而充满朝气的照片吧!你看,连莴苣 (生菜) 看起来也都元气十足呢。

● ISO:100 ● 快门速度:1/400秒 ● 光圈:7.1 ● 镜头:38 ● 白平衡:自动

若是咖啡厅的话,可选择户外的阳台,或是窗边等光线充足的地点来拍摄。

◎室内

上图是将料理放置在室内的桌上,利用明亮的自然光所拍摄的照片。虽然少了在户外拍摄时的那份朝气活力,不过,将食物整齐排列后,整体的感觉也为之一变。

● ISO:100 ● 快门速度:1/30秒 ● 光圈:6.3 ● 镜头:85 ● 白平衡:自动

本文摘自悦知文化《写真。一瞬:Snapshot摄影技巧与构图讲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LightRoom小学堂:教你如何调出令人心动的好肤色

 

“还在为拍照出来的脸像黄脸婆而苦恼吗?或者后制时用JPG档调个老半天最后还是干脆放弃?其实只要拍照时保留RAW档,在后制时就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调到自己满意的肤色。本篇文章将教大家如何用Lightroom调整出白晰动人的人像肤色~”

 

很多相机玩家会为了Nikon 或Canon 相机拍出来的人像肤色而争吵,有人说Nikon 肤色偏黄偏绿、有人说Canon 肤色粉嫩太假(其他家单眼以此类推…),但事实上这些人像肤色都只是透过相机本身的运算机制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你直接从相机输出JPG 档时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如果一开始就拍RAW 档,那么基本上你要修成什么颜色都是随你高兴的! 。上周我教大家简单的数位暗房入门,教大家如何透过RAW 档修图救回不小心拍坏的照片,这周就再更进一步,教你如何透过颜色编修调出「你所想要的肤色」!首图的左右两格其实都是同一张照片,左边是RAW 档数值全部归零的状态、右边则是完成编修的状态,看上面这张图,你分得出来这说用Nikon、Canon、还是Sony … 等相机拍的吗?

分不出来的话,以后还是别再吵发色问题啦!

注:如果你没跟到之前的数位暗房教学,请参考这篇:【后制一点都不难,搞懂这些你也可以轻松玩风格~】

今天使用的软体是Adobe Lightroom,不过其实在其他家的软体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单色调整功能(就是可以一次只针对一种颜色做调整),因此如果你用的是其他的RAW 档编修软体,可能就要请你自己查一下对应的功能名称了。至于 Lightroom 的话,今天要教的功能就在上图红框框里面的那个小区块,所以就请你先把它找出来吧! (如果找不到可能是被收起来了,请找到 HSL/颜色/黑白 这个段落,点他把面板开起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示范图片,这是在上周结束的台北资讯月拍摄,直接现场光无闪灯以 RAW 档拍摄。这张相片进到 Lightroom 之后已经先将数值全数归零,变成一张颜色非常不讨喜的照片。基本上所有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我自己是Nikon / Sony 双机工作)在归零数值之后差不多都是长这个样子,这也是我说相机本身的发色其实根本不重要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数值全部归零之后,「你根本分不太出来这是哪家相机拍的」。当然基于镜头、机身性能差异所造成的色彩对比、锐利度、亮暗部细节等还是会有很大差别,但如果单就「颜色」这件事情来说,其实不同家相机的颜色在RAW 档下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后制一点都不难,搞懂这些你也可以轻松玩风格~】,就会知道最前面那张照片颜色太黄、色温太高,因此我们必须先降低色温来获得正确的色调。上图将色温降到 3600K,让 Show Girl(以下简称 SG)的肤色回复到一般人正常的肤色水平。但如果你这样就满足,那就太可惜啦!因为只要你在学会今天的这个小功能(只有四个数值!),就可以再更进一步的把人像肤色修成人人都爱的粉嫩肤色喔!而且如果你学会这招,以后不管你拍妈妈拍老婆拍女儿、甚至出去拍Show Girl 约拍模特儿,都可以轻松地为他们打造出(他们根本不曾拥有)的超粉嫩肤色,让他们「龙心大悦」喔! 有没有突然觉得今天的教学很重要呢~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小面板的介面,首先在上面可以看到「HSL / 颜色/ 黑白」三个选项,这三个选项前两个是调整面板介面的,HSL 一次显示所有颜色的色相等数值让你一次调整、颜色则依照颜色来归纳色相等数值让你一一调整。至于黑白的部分则是在将照片修成黑白照片时使用,我们以后再来讨论。我一般习惯用「颜色」这个介面来操作,以下也会以「颜色」来作为示范。在选好介面之后,我们必须先选择「要单独调整的颜色」,也就是你要特别调整的色调种类(颜色范围很广,从淡蓝色到深蓝色都要选「蓝色」)。以今天的示范照片来说,如果要调整背景看板的话,我们就得选「蓝色」,如果要调整 SG 的肤色那就是选择橙色啦!

注:皮肤较白的亚洲人大多选橙色,要是选了橙色调整却看不出效果,那在改选黄色来调整。
 

膚色修正大法一:降低膚色飽和度

在调整肤色时,我通常第一个调整(通常也只调整这项)的就是肤色饱和度。以台湾 SG 为例,通常台湾人的肤色在 Lightroom 中都是被归类为橙色,因此我们先选择橙色的修图面板。一般来说,我们在一开始都会先修正色温、增加饱和度或鲜艳度等等,虽然会让照片更漂亮,但同时也会造成SG 肤色太黄、太暗沉等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透过单独修正橙色(肤色)的方式来让SG「变白」。上面左右分别是橙色饱和度 +20 -20 的差异比较,相信对大部分女生来说,右边的白皙肤色才是他们想要的吧!

肤色修正大法二:调整其他颜色补正肤色

其实人类肤色虽然被归类在橙色里面,但实际上根据个人肤色差异、现场光线、反射等问题,单独调整橙色有时候反而会让肤色变得很奇怪,这是因为你单独降低了橙色的饱和,却会同时造成其他颜色变得太过显眼,例如在蓝光较强的环境中,单独调整橙色就会让人变成阿凡达之类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透过调整其他的颜色来修正肤色异常的问题,例如上图就是针对蓝色的饱和度作证向与负向的饱和度作正向与负向的修正,可以看到不仅背后的看板(蓝色)色彩有变化(蓝色饱和度-100,看板变成黑白),肤色的色调也比前面单独调整橙色时有了些微的变化。调整其他颜色的饱和度不只能修正肤色的异常,同时也可以用来把背景变成黑白以凸显拍摄主题(背景蓝色就调整蓝色,以此类推)。

 

肤色修正大法三:调整色相改变肤色,同时也可用来改变背景颜色

既然知道调整其他颜色的饱和度会影响肤色,那么调整其他颜色的色相会影响肤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所谓色相,就是单一颜色在往更红、或往更绿的方向做改变的变化,例如蓝色更红一些就变成紫色、更绿一些就变绿色之类的。单独调整色相可以解决一些肤色偏绿、或是肤色偏红的问题(这也可以用上周教过的「色调」来调整),同时也可以用来调整背景的色彩,例如像上图就把蓝色的背墙透过调整色相改成紫色或绿色,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此外,如果你想在春天拍出秋天的黄叶子感觉,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方式调整绿色的色相让绿色变成黄色~

 

肤色修正大法四:调整明度,让肤色更亮眼、更白皙

明度调整其实跟饱和度不太一样,明度比较类似「亮度调整」。因此如果你发现不管怎么调整,肤色都还是显得过于暗沉没有活力,这时候就可以在透过色相、饱和度修正肤色之后,再利用明度更进一步的加亮整体肤色。以上图来说,当肤色(橙色)明度 +20 的时候,就能让肤色变得更加白皙透亮,也就变得更漂亮啦!在肤色的修正上,一般来说我的橙色都是饱和度往负数调整、明度往正数调整的,几乎所有台湾人肤色都是如此,除非你拍出很特殊的肤色,否则大多是这样调整啰~

 

肤色修正大法五:再次调整「色调」让肤色变成白里透红的颜色!

如果你仔细看看上面调整过的照片,会发现大部份的照片在修正肤色之后都会变得有一点「偏绿」,这是单独调整橙色的通病,就算再次调整绿色也无济于事。这时候只要回想一下上周的「色调」调整就可以解决啦!在完成肤色的所有调整之后,不要再去针对肤色偏绿伤脑筋,直接拉到最上面色温调整下方的「色调」调整,将相片的色调稍微往红色的方向加一些,加到肤色变成像上图这样白里透红的感觉就完成啦!

现在再回头看看最开始 RAW 档数值归零的照片,并跟上面那张调整完成的照片做个比较 … 有没有突然觉得为了人像肤色争吵事件愚蠢的事情呢?在RAW 档编修下,你要什么肤色都是没有问题的,例如如果在橙色下把色相往绿色拉,就会让SG 变成史瑞克之类的(不过这样很对不起SG,我就不放示意图了),因此除非你都只拍JPG 档,否则就不要再为了人像肤色纠结了,喜欢哪家相机就直接给他买下去吧! !至于那些认为 JPG 直出才叫做「摄影高手」的朋友嘛 … 说真的,靠相机本身的颜色修正来取得粉嫩肤色并不叫做高手好吗?你只是刚好用了肤色讨喜的相机而已,跟你的摄影技术无关。

注:本文相片以 Nikon D800E + Nikon 28-70mm f2.8D 拍摄,现场灯光无闪灯,ISO 800 / f4 / 1/40s。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后制一点都不难,搞懂这些你也可以轻松玩风格~


 

“专业级的后制复杂起来也是一门学问,但把基本的属性用途弄懂之后,你也可以轻松拯救失败的照片,甚至创出独树一格的自我风格。本篇文章会介绍说明四个属性「曝光、对比、色调、色温」的用途与关联,以及如何用Lightroom来调整。”

 
上图:这是 Adob​​e Lightroom 软体的介面,其他 Nikon 等厂商也有推出自家的类似软体,介面长得不太一样、但原理大同小异

要玩数位暗房得先搞懂两件事:第一是何谓 RAW 档、第二则是数位暗房中的那些「数值」所代表的涵意。数值的部分就是今天要教的,我们稍后再谈,至于什么是 RAW 档呢?首先我们要先记住一件事,就是当你的相机设定以「JPG」档纪录时,你获得的颜色表现都是由相机原厂设计所决定的,在你按下快门、相机把照片压缩存到记忆卡时就已经调整好颜色了,因此才会有Canon 适合拍摄人像(因为预设亚洲人肤色会变得粉嫩粉嫩)的说法。而所谓的RAW 档则是完全不经过相机压缩处理、完整纪录光影资讯的档案,由于以相机最大的宽容度记录所有光影资讯,因此在后续的后制处理上能拥有更高的弹性,也较不会受到相机厂商设定的色彩所影响,让Nikon 相机的照片也能调出Canon 预设的粉嫩肤色效果,是专业摄影师、设计师最喜欢的档案格式(不过档案很大就是了. ..)。

RAW 档由于纪录了最丰富的资讯,因此在 Lightroom 等软体中所能调整的数值也是最多的。今天要教大家两个数值种类的应用,分别是白平衡色调以及亮度对比调整,这两项数值能最大可能的救回你因为曝光数值设定不正确、白平衡设定不正确而拍出的失败照片,可说是玩数位暗房时一定要优先学习的重要调整数值。我用的软体是Adobe Lightroom,如果你有其他习惯、或是免费(Lightroom 要钱!不过买莱卡相机就会送你)的数位暗房软体,你同样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学习各个数值所代表的涵意,因为这些数值都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就算在不同软体中有不同名称,但基本原理都还是一样的喔~
 

曝光值:曝光数值失败?调整曝光值轻松就回太暗或太亮的照片!

如果你是坚持使用 A 模式、甚至 M 模式的使用者,那么一定曾经拍出过类似上图这种曝光设定错误导致的灰暗照片。如果你一开始就是使用 JPG 这种压缩格式拍摄,那么基本上你拍出这种照片就 … 放弃吧!就算用 Lightroom 来补救依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巨量杂点、不正常的色阶等问题。但如果你用的是纪录完整资讯的 RAW 档,那么这张照片就有救啦!


在照片调整中,我第一个一定是调整「曝光值」这个选项,藉由+1… 或-1… 等调整让照片回到正常的亮度,例如上图就是将曝光值调整+2 的结果,成功让不小心拍坏的灰暗照片回复到原来肉眼所看到的亮度。如果你的照片不小心拍得太亮,就请你用 -1 … 的方式调回来啦!至于调多少就请你看你照片的亮度来决定吧,反正这种数值调整都是改变的当下就能实时看到调整结果,请自己决定你合适的照片曝光数值。
 

对比:亮度调完照片看起来灰蒙蒙?调整对比解决他!

在大部分的软体中,对比跟亮度(曝光度)这两个数字都是被放在一起调整的。在上面曝光度调整完后,你应该会发现照片虽然整体变亮,但却整张照片变得「灰蒙蒙」的感觉。这是因为当照片整体曝光度调亮之后,会让照片的对比度下降,因此会让相近颜色之间看起来更加「相近」,导致照片看起来好像被一层薄雾盖住的感觉。这时候你就可以调整对比度来加强不同颜色之间的界线,让照片的颜色显得更加突出,就能解决照片调完亮度之后的「灰蒙蒙」问题啦!上图是将对比拉杆拉到 +100(Lightroom 对大极限),可以看到整张照片的光影界线变得更加分明,整张照片的对比度变得非常高。不过一般来说人像大约都调整在 +20 就可以了,上面纯粹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效果才调到 +100 的。

 

解决细部的亮暗问题:亮部、阴影调整

虽然 Lightroom 拥有很强大的照片调整功能,但终究没有办法聪明到随便拉拉曝光与对比就把照片调整到「你想要」的程度。举例来说,上图我们希望同时保持人脸亮度不要过暗、但又希望能维持手机萤幕画面亮部不要过亮(上图人脸够亮、萤幕就过亮了,因为萤幕本身就比脸还亮),这时候我们如果单靠上面介绍的曝光值与对比度调整是不可能达到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笔刷、范围亮度调整等进阶工具处理,但如果你要调整的范围很大、或是数量很多(例如有很多人脸或手机萤幕)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靠亮部、阴影调整功能来处理啦!


上图:亮部 -100

在一张照片中,相较于其他地方都还要亮的地方叫做「亮部」,反之比其他地方都暗的地方就叫做「阴影」或「暗部」啦!在前面的 Lightroom 介面截图中可以看到亮部、阴影、白色、黑色这四个选项排在曝光与对比的后面,就是要让你用来针对照片的亮暗做细节调整的。以上图来说,前面我们需要降低手机萤幕的亮度、让手机萤幕亮度能维持在跟人脸差不多的程度,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亮部的拉杆往负的方向拉,就可以降低整张照片相对较亮部分的亮度(例如手机萤幕就是上图最亮的部分)。调整完后会如上图所示,手机萤幕的亮度已经被我们降到跟脸差不多的程度,之后再透过「曝光值」的调整就能让整张照片回复到正常亮度并保持手机萤幕的清楚啦!


上图:阴影 -100

亮部用来调整照片相对较亮的地方,阴影(暗部)当然就是用来调整照片中相对较暗的地方了。上图将阴影数值设为-100,因此照片中原本就较暗的地方(右边角落、脸部阴影等)就会变得更黑更暗,当你想要让照片对比效果更强烈时就可以这么做。另外阴影调整也很适合用来拯救大逆光拍摄的黑暗人脸照片、逆光拍建筑的黑暗大楼照片等等,只要把阴影数值往正的方向调整,就能把照片中黑暗位置的亮度平均拉高,例如上图就能用来加亮右边墙脚、或是人脸阴影等黑暗位置等等。亮部与阴影调整在照片修整、拯救拍坏照片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两者除了能用来拯救前面提到的黑暗人脸、过曝手机萤幕等,也能用来调整风景照片中过亮的天空、或是在调完相片亮度之后就太暗(或太亮)的人脸、背景等等。至于另外两个没提到的白色、黑色其实跟亮部与阴影调整功能很类似,但实际调整起来的效果有些许的差异,大家可以自行尝试不同的数值组合! (白色调整亮部、黑色调整阴影)

色温:暖色冷色自己玩,黄光蓝光都能调!

什么是色温呢?色温其实是一个跟「白平衡」有关的数值,也就是决定你照片中的白色「显示成什么颜色」的重要数值。为什么我们需要调整白平衡?举例来说,当你在黄光下拍照时,白色就会因为黄光照色而变成黄色,但问题是你喜欢你的脸因为黄光而变得黄黄的吗?


上图:色温 3850

一般咖啡店、「文青」的店都喜欢用上图这种黄黄的光线,虽说拍照起来很有气氛,但看久了也是不太舒服。 Lightroom 中的「色温」选项就是用来让你调整照片白平衡的重要数值,他能够以非常自然平均的方式调整整张照片的白平衡,这部分在从Lightroom 输出之后就不太容易在Photoshop 里调整了,因此这里一定要先弄好才能输出照片!至于色温要怎么调整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这个口诀「色温越高颜色越黄、色温越低颜色越蓝」,这样就搞定啦!以上图来说,因为咖啡馆黄光的关系使得整张照片变得黄黄的,就表示这张照片「色温太高」了。


上图:色温 2800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色温降低,让照片不要「那么黄」,就能避免人脸太黄的问题啦!不过调整色温可算是美学概念的一部分:到底要保留现场光线?或是应该把每张照片的人脸都调整为正常的白光下色彩?举例来说,如果你在夜店、或是婚宴场景中拍照,到底要把白平衡调整到让每张照片看起来都像是在太阳下拍摄?或是不要调整白平衡,让照片能保留现场光线的色彩呢?关于这部分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就看你照片的用途以及你对摄影美学的认知啰!

注:色温调整除了用来把照片调回正常颜色之外,也能用来把照片「调黄」来增加气氛,当你没有黄光可以拍摄「温暖」、「文青」的场景时,就能透过色温调整来把照片「变黄」;或是你在阴天中想要拍出黄昏的光色,也可以藉由色温来调整喔!请大家自己玩玩看,再发挥你的创意吧!

色调:变红变绿都可以,肤色修正大法的第一步!

在色温的选项下面还有一个叫做「色调」的选项,这个数值同样是用来决定你照片整体色彩的重要数值。色温决定你的照片偏黄或偏蓝(中间值就是白色!),色调则用来决定你的照片偏红或偏绿。一般来说,将色温调整到视觉上的正常白色之后,通常都会连带的导致照片变得偏红或偏绿(就好像调整亮度照片会变雾,都是连动改变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色调修正来处理这个问题。上图是在上一个步骤中调整色温所产生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在色温修正之后照片就变得有点「偏绿」了,把正妹拍成绿巨人浩克我想你以后就不用再找她拍照了!所以我们得这么做:

直接利用色调调整把整张照片往红色的方向拉过去,就可以同时消灭绿绿的诡异肤色并把肤色转换得类似苹果肌的粉嫩红色。藉由色温与色调的调整能轻松的改变整张照片的颜色,不管你是想要把照片修回正常白光下的色彩、或是想要刻意调整颜色创造Lomo 风格的文青效果,都可以透过这两个数值的不同组合来做出想要的相片效果,例如本文章开头的四格照片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的相片调整数值并搭配不同的色温、色调所做出来的。

RAW 档的调整就是这么神奇,他能在你很难看出有破坏的情况下做最大幅度的相片亮度、对比、色彩、锐利度调整,今天的教学让大家学会如何快速地拯救亮度不正确的照片、以及利用色温色调调整照片风格,不过如果要再更细部的调整颜色只靠上面这些数字可是不够的!下周的数位暗房教学将带大家更深入了解色彩调整的各种数值,让你轻松学会神奇的「肤色变换大法」,不管是要粉嫩苹果肌、或是神奇的绿叶变红叶都能达成喔!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大胆玩后制!一起来见证奇迹的耶稣光~


 

“Lightroom真的是可化腐朽为神奇的修图神器,只要套上滤镜效果,许多失败的照片也可以在它怀里起死回生!本篇文章要教大家如何使用渐层滤镜的功能,让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变成令人惊叹连连的独特风格。”

 
有时候好不容易出国玩,却因为一时不察、技术不济、光线不佳、时间不足…等各种因素而拍出了一系列无趣照片,但偏偏你朋友又不断要你赶快给他们看你的旅游照,那该怎么办呢?先前讲过一张在瑞典拍的照片,是把超逆光乌漆妈黑照片修到变成旅游神照,不过那终究是在基于现实状况的情况下来修图。如果今天我们就是要狠下心来,硬是给他修一张「哎呦喂呀这个酷」的相片来,可以怎么做呢?

这时候,弄点酷炫的耶稣光出来,我想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什么是耶稣光?

所谓的耶稣光,就是一道从天而降的光线照在你的拍摄主体上,但请不要跟「你的天灵盖有一道光冲上天空」搞混!耶稣光的来源一定是从天而降,不会是从你的天灵盖喷出,所以我们在制作耶稣光的时候,必须是从天空上降下来才会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还是要提醒你,耶稣光并不是一种造假的相片效果,而是只要天空有点云雾遮蔽,当天空云朵之间破开一个洞的时候,就会有从天而降的耶稣光喷射下来。

所以耶稣光其实是很常见的东西,只是要拍下来并不容易而已。不过我们有 Lightroom 嘛!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坦白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Lightroom 图库里会有一张这么鸟的图…这张相片比我用iPhone 拍还糟糕,而且颜色很怪、天空很雾,还有超严重的暗角。这样的相片看起来实在很难说服人你真的有去过大阪。所以我们得把这张图修一修才行!

首先我们先把不合时宜的玩意通通裁掉,像是暗角啦、边缘的大楼啦什么的都切掉,并且把构图稍微调整一下。我这里把大阪城留得很小,因为稍后耶稣光出来之后就会让他变得很有存在感,所以不需要把大阪城放得太大。

接着我们把光影调整一下,这里必需使用相片去朦胧大法:降低亮部与黑部。虽说 Lightroom 里面也有去掉相片雾蒙蒙的功能,但我还是习惯自己调整,因此我直接把相片曝光拉高,把亮部与黑部数值都降低,就可以解决相片雾蒙蒙的问题。另外这里也用了另一个去朦胧大法:调高清晰度,让相片看起来更锐利清楚一些。

再次提醒清晰度与锐利度是不相干的东西,如果要让照片看起来细节很丰富,画面很锐利,请务必从锐利度调整,而不是从清晰度。

由于照片本来的颜色就很鸟了,而且当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卡了什么玩意,相片颜色硬是无法调整成正常的颜色。因此我干脆把相片弄得黄黄旧旧的,反正都要弄出很不现实的耶稣光了,干脆让相片看起来像是灾难片也没什么不妥。

再来就是今天的重点耶稣光啦!一般网路上的耶稣光教学都是用 Photoshop 做,不过我们不用那么麻烦!因为今天要被耶稣光照射的主角只有大阪城一个物件,因此我们直接用渐层滤镜就可处理。先从左下角往上拉出一个渐层滤镜,把前缘放在假想耶稣光的左半边,勾勒出耶稣光左边的线条。

接着降低渐层滤镜覆盖的范围,并且把亮部降低、清晰度拉高好让相片看起来更有戏剧感。

弄完左边就剩右边啦!从右上角拉出一个渐层滤镜,勾勒出耶稣光的右边线条。

一样降低渐层滤镜范围内的曝光、亮部,并提高清晰度,让右半边的云朵也同样有戏剧感。至此就已经有一到看起来似模似样的耶稣光笼罩在大阪城上啦!这里要特别注意光线的来源,由于耶稣光通常都是从云层破洞处穿出来的,因此你的耶稣光也必须是从云朵与云朵之间的缝隙穿出来,不可以把耶稣光的起点设在云朵上因为那样看起来非常愚蠢,就好像天空出现一朵会发光的云一样。

因此这张相片的耶稣光我是从图片中那朵特大号的云边缘穿出来,这样看起来才有光从云层破洞穿出来的感觉。

最后再把整张相片的对比、清晰度等通通调整一下,同时也把耶稣光的亮度、位置、线调整再次精细调整,就可以做出一张很酷炫,超像电影海报的相片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没想到用Lightroom笔刷,也能调出金属质感!


 

“想必有在拍摄金属饰品的人,都知道适时加入反光板可以增加金属质感的呈现,但有时候直接透过后制,也是可以达到金属质感的效果。本篇文章要教大家如何用Lightroom的笔刷工具轻松调出照片中的金属质感。”

 

在修这张图的过程中发现,在天空有点阴的阳光下很难拍出金属的质感,虽说用个闪灯什么的补光就能解决这问题,但有鉴于我一直觉得大太阳下(虽然阴天,但还是很亮)用闪灯很奇怪,因此我想想还是靠后制解决比较快一些。因此今天的照片从一开始就是颜色、光影都修好的照片,唯一有调整的地方就是相片中的「金属」制品,其他都没有调整。

顺带提一下,如果这篇文章你通篇都看不出来我调整了什么、也看不出调整前后有什么差异,那表示你的萤幕需要校色(或是升级更好的萤幕)。



上图是只有修好色彩,但是还没有针对金属物件调整的照片。虽说这张照片已经利用颜色与光影来强调中间的包包拉链,但如果要说这张照片的质感嘛…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手上的机械表、或是底下的Rimowa 铝合金行李箱都没有把金属质感拉出来,整张照片看起来似乎还是少了些什么。

因此等会我会用笔刷把行李箱跟手表(还有金属拉链头)的金属质感修出来,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先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上图要看什么呢?其实一样也是看行李箱。

上上图是我们今天要修的照片,上图与上上图两张照片的差异在于今天示范照片有修行李箱的金属质感、上图则没有修,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上图这样的光线角度下,如果把行李箱的金属质感修出来反而会让包包变得不显眼,且在大平光(光线直接照射)的情况下,直接用肉眼其实也不太会看出什么金属质感来,因此要是硬修出金属质感,反而会让照片看起来很怪、很不自然。

因此请不要学到修金属质感的技法之后就随便滥用,是否要把照片的金属质感修出还是得看构图、看光影,一味的弄金属光泽有时反而会让照片看起来不自然。



说完金属质感的应用注意事项,我们就开始修图吧!

今天要用的工具只有一个 —— 笔刷工具。网路上有很多教学都是用 Photoshop 来处理,但我个人生性懒惰,能用 Lightroom 处理的事情我就不会多此一举去用 Photoshop,因此如今摄影小教室还停留在 Lightroom 也是这个缘故所致。总之呢,Lightroom 功能其实已经非常强大,不见得需要事事都靠 Photoshop。

首先,请点击笔刷工具,接着把行李箱的部分涂满。请注意!这里只要涂行李箱就好,手表跟拉链头要分开处理,请先别管他们。



由于这里笔刷工具调整的数值很多项,因此请记得用笔刷工具的「擦除」功能将画凸出去的边缘给修掉,不然等等你在调整数值的时候会连带旁边的地面都一起调整,那样就会在地面上形成一块不自然的「色块」。不过一开始使用的笔刷、跟现在用的擦除,两者我都有开边缘羽化(边缘渐层变淡),因此不用修得太干净也是没有关系的~



制造金属质感的起手势就是「调高对比」。其实这很直觉,因为以我们人眼的印象来说,金属本来就是一种光泽明显、色泽明确的玩意,因此相较于布料、塑胶那种单色制品对比不明确的材质来说,金属给人的感觉本来就是高对比色调,即便是像铝合金这种单色的材质也不例外。

因此在开始调整时,就先把对比拉高到 50 以上,初步的金属质感就营造出来了。至于拉低亮部则是我个人的偏好,能在稍后搭配拉低「黑色」来让对比变得更强。当然你也可以不那么做,只是我自己通常都这么设定就是了。


前面说过,同时拉低亮部与黑色就能强化相片的对比。上图可以看到,在我拉低黑色的数值之后,行李箱的暗部就变得更暗、亮部也随之变得更为明显,整体颜色的对比会比你单纯拉对比数值来得更明显,看起来也会相对自然一些。

另外这里同时也可以看出为何我会同时拉低亮部数值,因为如果不管亮部而只调整黑色,在暗部颜色变深之后,原来的亮部就会显得过曝,使得亮部的细节流失,Rimowa 那漂亮的金属折痕就会变得不明显、失去整个金属箱子的特色与质感,调整黑色​​拉高对比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接下来要我会再拉高清晰度,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照片的对比变得更高,同时也让金属表面的纹路、折痕等变得更明显。清晰度虽然跟对比都是藉由提高相片色与色之间的差距来让对比扩大,但清晰度更着重让相片「变得更清晰」,也就是会强调色彩边缘的对比。因此虽然前面调整对比数值拉高颜色差距,但这里还是得再用清晰来强调金属表面质感。

注:清晰度、对比度、锐利度三项差异请见:【修图小学堂】:清晰度?锐利化?到底两者一样还不一样?】



全部都调整好,并把整体的光影效果重新再调整一番让相片看起来更自然之后,就可以调整锐利度啦!其实对于一些萤幕颜色表现不太好的使用者来说,锐利度调整与否看起来是没什么差异的!但如果看照片的人用稍好一点的萤幕,例如iPhone、或是MacBook Pro Retina 等,锐利度所带来的相片锐利效果即使是网页、FaceBook 缩图都还是会有很大的质感差距,因此虽然只是个小数值,但建议还是别忘记调整它。



最后调整完就是如上图这样啦!如果上图你还是看不出行李箱跟开头那张有什么差异,那么请你看一下下图左右两张的比较:



可以看到左边的行李箱由于没有调整行李箱质感,使得金属行李箱变得不太有质感,跟右边调整过的照片相比,左边的照片甚至连包包的部分看起来都有些逊色!这完全是因为相片底部那只露出一小角的金属箱所造成的影响啊!

所以说照相、修图两者缺一不可,且都是一点细节都不容马虎的工作!如果你老觉得你的照片好像哪里少了些什么,那么不用怀疑,真的就是少了些什么,再多想一下吧!



前面说过,行李箱不可以跟手表与拉链头一起调整,这是因为行李箱无论是受光角度、或是受光量都与手表、拉链头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两者一起调整的话一定会造成其中一项太亮、另一项太暗、或是为了追求两者对比相同而造成其中一项对比太高等等。因此修图请不要偷懒!如果要调整的物品光影、特征差异太大,请务必分开处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如何用Lightroom笔刷让烟雾轮廓更清楚?


 

“里面有提到这张照片虽然用闪灯凝结了罐子里的龙卷风,但实际上因为罐子里的雾气很多,所以拍起来的效果其实还是要经过 Lightroom 的修整之后才会达到封面图的效果。虽然我附加了 Lightroom 的教学在文章后面,但我想了想,好像还是应该把 Lightroom 的教学弄个一篇出来。”

 
想要一张专业又能吸引别人目光的照片,还是少不了后制的帮忙。本篇文章将以《大人的科学:极光龙卷风》的相片来当后制范例,利用Lightroom笔刷做局部调整,而不影响到整张相片的方法。

之前我有发了这篇:【极光龙卷风的旋转水雾怎么拍?】

首图已经看过一次这张照片本来长什么样了,不过没关系,我们再看一次!

由于这个罐子里面的水雾会随着开启的时间越积越多,虽然用肉眼看不太出来,但如果用闪灯把里面的形状凝结之后就会让那些水雾变得非常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Lightroom 的「降低亮部」或是「调低整张照片亮度再调高亮部」来处理,但不管怎么弄,只要你把罐子里面的光影调整完成,最后都一定会造成整张照片的光影失常的问题。因此这时候我们就得针对局部来处理,而不能用调整整张照片的方式来修图。

注:这张照片有点歪,请自己先转正一下,水平以罐子的支架为准就可以了

上图:笔刷工具就是右上角圈起来的东西,虽然那看起来不太像笔刷,但他真的是笔刷!

如果要单纯处理一个小区块,你可以选用渐层滤镜之类的工具处理,不过像这个龙卷风罐的形状有点不太规则,所以我选用笔刷来框选修图区域。学习一下基础。不过如果你已经知道这些东西怎么用,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Lightroom 的笔刷有一个选项叫做「羽化」。这个词跟 Photoshop 的羽化意思差不多,都是笔画的边缘有「渐层变淡」的意思。笔刷的游标有两个圈圈,内圈就是实心的著色区域,从这个区域内画出来的笔画都是「100% 填充」的。而在外圈的范围则是所谓的「羽化区域」,这个范围内的笔画则是由内往外渐层降低填充的。因此如果你有一些需要渐层处理颜色的区域,例如发丝、渐层光影等,就可以调整羽化的范围来避免调整的边缘过硬。

开启笔刷之后就可以开始涂颜色啦!直接用滑鼠把你要调整的部分涂满就可以了,如果你常常用到这个功能,也可以考虑买一个绘图板来处理,这样可以画得更精准一些。上图中红色的区域是所谓的「笔刷覆叠」,就是用来让你知道哪些区块有被涂到的检视模式,并不是涂了就变成红色喔!

如果你的Lightroom 没有显示笔刷覆叠,那么请从上图指示的「工具」=> 「调整笔刷覆叠」里面开启「显示覆叠」这个选项,或是直接按键盘快捷键「O 」(是英文O,不是零!)来显示覆叠。另外,如果覆叠的颜色跟你涂抹的区域差不多,那么你也可以调整覆叠为绿色、白色、黑色等来让自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如果你一开始没有把覆叠涂得很精准,也可以后续再用擦除来处理。在笔刷的面板里有个「擦除」选项,点击之后游标里的符号就会变成「减号」,你就可以把它拿来当橡皮擦使用了。像上图就是把不小心涂过头的颜色擦掉,只留下龙卷风罐子的范围就好。

图好之后就可以处理内部的颜色啦!请先关掉笔刷覆叠,这样才能即时看到调整的效果。

调整的数值如上图,大家自己参考即可。这里我要说一个观念:到底龙卷风该加高亮部的亮度、还是降低呢?

由于罐子里的烟雾很多,所以很直觉的都会认为应该降低亮部的亮度,再把整个罐子的亮度调高。但实作之后你会发现:这样根本无法让烟雾更清楚!因为如果你把亮部的亮度降低,那么也会让中央的龙卷风亮度一起被降低,这时候再调高整个罐子亮度,那就会回复原来的状况 —— 还是一样整罐都是雾。所以这里我的做法是先降低整个罐子的亮度、并把暗部的亮度也调到-100,把整个罐子的背景与龙卷风对比拉开来,最后再用调高亮部为+100、锐利度与清晰度都拉到+100 来将龙卷风凸显出来。

把龙卷风罐子里的颜色调整好之后,就可以来处理整张照片啦!由于已经先把龙卷风的形状跟亮度都调整出来了,因此这里就可以针对背景跟整张照片的亮度处理好就可以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学会这两招修掉杂点,相片马上变得完美!


 

“有没有曾经在相机萤幕中很满意的照片,回家放大来看才发现照片有光斑杂点,或是整个空无一人的美景,就突然冒出个路人在边边角角。别担心~本篇文章将教大家如何简单地用Photoshop或Lightroom就能去除照片杂点。”

 

拍照出现一些小瑕疵绝对是在所难免的事,有时候为了一些尘点、反光、小杂点而错失拍照的良机,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哪!现在不管你用 Photoshop、用Lightroom,杂点修复功能都是这些修图软体最最最基本的功能,就连 Mac 即将内建的相片 App 都有这种功能!

因此别继续在拍照的时候执着那些小点点而错失快门了,事后再处理就好啦!

今天要教两种修掉各种杂点的方法,分别是 Lightroom 的「污点移除」以及 Photoshop 的「印章工具」。这两个工具都能用来修复相片上的杂点、甚至是脸上的痘痘,使用起来都很简单,只要你够细心,就算满脸痘花也能让你变成美肌女神。

这次的范例图是上图这张横滨夜景。这张照片是在横滨港旁边的大楼所拍,由于是透过多层强化玻璃窗向外拍,即便遮得在隐密,仍然会出现来自外部、以及内部的各种反光,因此可以看到在夜空上出现不少像是不明飞行物的小亮点,这些其实都是底下夜景映照在玻璃窗上的反射!例如红框中左上角的摩天轮。

 

Lightroom:污点移除工具

要修掉这种杂点非常简单,只要直接用 Lightroom 的污点移除工具就可以处理了!污点移除工具放在裁切、渐层滤镜的区块里,就在上图的红色箭头那边。请点击它开启!

点击污点移除之后,你的游标就会变成像上图这种形状。游标的大小会影响你要修复的区块,假如你的杂点很大、就把游标调整大一点;如果你的杂点很小,就把游标弄小一点!滚动滑鼠的滚轮就可以改变游标大小,非常简单。

改好大小之后,接下来就很简单啦~直接把游标的十字中心对准你要消除的杂点「点」一下,电脑就会自动从附近找出最相近的颜色并复制过来把杂点盖掉。

其实修除杂点的原理在每个修图程式都大同小异,皆是利用相近似的背景颜色把杂点盖掉,因此如果你的游标设定得太大,就会发生电脑自动选取区块过大、造成周边颜色不正常、不自然等问题。不过如果游标跟杂点大小差不多,那么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太出来有没有修图的!

Lightroom 的污点移除机制是全自动的,你只要点击想要消除的杂点,电脑就会自己去比对色彩。不过毕竟电脑不是万能,碰到颜色复杂的背景时还是很容易出现判断错误、颜色取样位置不佳等问题。这时候你可以直接用游标拖移刚刚点好的框(把游标移到框上就变成手型游标),改变参考颜色的位置或污点移除的位置来让修复的效果更好。
 

Photoshop:印章工具

Lightroom 的污点移除工具虽然全自动,但如果要做更细致、形状更特殊(例如弯曲物体)的杂点移除,那么 Lightroom 就不是那么好用啦!这时候我建议你就别执着于 Lightroom 了,直接改用 Photoshop 才是最快的做法,毕竟说到修图,我想还真没有什么比 Photoshop 用起来更顺手更方便的工具。

这里要用的工具全名叫做「仿制印章工具」,顾名思义,就是能让你的笔刷自动模仿取样的颜色,并让你直接涂在另外一个地方上,用来修除杂点、甚至修除照片上不要的人影都能适用。这里我先教大家修除杂点,以后有机会再教大家修除大面积的东西!

Photoshop 调整笔刷大小的方式是直接在照片上按右键,请不要忘了。

仿制印刷使用比较麻烦一点,因为他不会自动选择颜色!仿制印章必须由使用者自行定义仿制的色彩区块,虽然有点麻烦,不过至少可避免电脑判断错误、或是抓出根本无关颜色区块等问题。选择颜色很简单,直接按着键盘上的「Alt(Windows)」或是「Option(Mac)」,游标变成如上图一般时就可以直接点击你想要取样的区块,电脑就会记住位置了。

点好之后游标就会变回如上图一般的圈圈,这个圈圈的尺寸代表笔刷的大小(也就是你画出来的东西有多大),接着再慢慢的用这个笔刷把多出来的亮点、脏点通通涂掉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背景颜色很复杂,没办法像上图夜空这样用大笔刷一次涂多一点,那就请你用小笔刷慢慢涂啰!另外在笔刷移动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小小的十字(上图的参考颜色指示标)跟着你的游标移动,这个十字标代表目前正在仿制的颜色参考点,可以让你参考一下目前的颜色从哪来。
 

今天教的两个修复工具主要针对杂点、痘痘一类小面积的相片瑕疵处理,当然这两个工具也可以做更大面积的图片修复、甚至要把整个人擦掉也都是有可能的!只是那就牵涉到比较多的 Photoshop 技巧,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修图小学堂】:用LightRoom如何调出色彩强烈的电影海报风格?


 

“色彩强烈的相片风格是用在任何平面广告上,都能让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本篇文章将会教大家如何使用Lightroom调出又浓又重的高对比电影海报风格,详细的步骤说明也让大家更清楚相片属性之间的关连与调整。”

 

上图:Sony A7R + Leica Vario-Elmar-R 35-70mm f4 / 35mm(1/40s、ISO200)

上图是原图拍起的样子,基本上就是一张曝光正确有对到焦的照片,看起来非常简单。

由于这张图片是要用来当成文章首图的,而为了得到FaceBook 的最高评鉴分数,必须把尺寸限制为1200X628,因此在开始之前先用才切工具的「比例」功能把照片先切好。这里必需先把照片切好,这是因为等等会用到「放射状滤镜」来制造相片的四边黑角,因此必须先把照片裁好会比较好处理,等等调整视觉效果的时候也可以更精准的针对相片构图处理。

很多摄影教学都喜欢提什么九宫格构图法、三等分构图法等「专有名词」,不过说真的,与其去背这些「网路大大最爱」的公式让自己看起来好棒棒,还不如多看一些电影海报、多看一些摄影集来得实际一些,毕竟摄影这种东西是拍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嘴炮并不会让你变成摄影大师。

这里构图很简单,就是切成上图这个样子。这里其实你可以先不用一次切到位,因为等稍后制作视觉效果之后还是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因此先大概切个位置,等全部影像都处理好之后再微调相片构图即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照片预计是要用来当文章首图且你的文章有要放到FaceBook 上,那么在拍首图的时候就必须谨记「1200X628」这个差不多2:1的重要数字(FaceBook 排序最佳化使用),拍照的时候必须预先留下可以让你裁出二比一狭长照片的空白空间(意思就是不要把主角拍得太满),这样在后制的时候才不会发生无处可裁切的问题。例如上图就预先留了一大堆空白空间,裁切的时候就很方便。

顺带一提,这也是为什么我用 D800E 或 A7R 的原因之一,因为画素很高,裁切也比较方便一些。

接下来先调整相片的曝光数值。由于为了让这张照片看起来很「强烈」,使用了高对比的色调方式,调整方式如上图红框处,最重要的数值就是黑/ 白色-100、清晰度+100以及鲜艳度+50(后面我又调整成+100),这几个数值拉到极限之后,就会让照片看起来非常强烈且狰狞。不过如果只调整这里,只会让照片看起来很脏很失败,因此我们接下来要再针对相片的色调做处理,让他看起来更像电影海报。

这里先调整色,把照片往黄一点的数值拉动,让照片变成如上图的色调。

由于拉高对比会让照片变暗,即便一开始照片是够亮的,在把影响对比的数值都往极端值拉动之后还是会让照片变得太暗,所以我们这里先把照片的亮度调整一下。由于等等的更动还会再让照片变案,所以这里我们要先让相片的整体亮度比正常「更亮一些」,

调整之后会发现相片的色调又变了一些,因此我们要再针对色调做一次调整,这里稍微调整了色调的数值,将相片中的「绿色」拿掉一些,免得照片的氛围看起来像鬼片。

一般来说我都会在把锐利度开到80 左右,虽说照片缩小到1200 宽度之后用烂萤幕看不太出来有什么差异,但你必须考量现在用Mac、用iPhone 的人越来越多,太忽视相片细节的话可是会吃大亏的!

不过如果你用 JPG 直出且已经在机身设定过锐利度,那这里我建议就别再搞了,看起来会很怪。至于锐利度的设定方法请见:【【修图小学堂】:清晰度?锐利化?到底两者一样还不一样?】

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重点「放射状滤镜」啦!

放射状滤镜是用来局部调整颜色的工具,与渐层滤镜、笔刷并列 Lightroom 调整光影的最重要三大工具,让你的照片更有层次、更加精彩!

放射状滤镜可以反转范围,也就是把调色的区域从圈圈内部反转为圈圈外部。这里我们先把上图红圈中的框框勾选拿掉,让放射状滤镜的调整范围变成圈圈外面,这样才能轻松制作暗角效果。

注:利用反转滤镜调整颜色的技巧请见:【玩镜头转接不可不知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靠后制来解决红移问题!】

数值的部分我调整了两项,分别是曝光度以及清晰度。

我利用降低曝光度的方式做出相片的暗角效果,再利用降低清晰度让暗角的部分看起来更模糊、更凸显主体。调整数值的部分你可以依照相片的风格做调整,例如有时我会提高圈圈外的色温让照片更「怀旧」一些,或是去除饱和度让照片边缘变黑白等等。

至于圈圈的形状、椭圆倾斜方向等请你自己斟酌吧!之后我还会再用另外一篇文章的照片来深入说明「角度与位置」这件事,今天就先别管他吧!


全部都弄好之后,就再针对所有细部的数值再调整一下就可以啦!这里我又调整了一次色调让照片更红一些、并重新裁切照片让 Dolly 更加地填满画面,让这张照片能更聚焦在武士刀剪刀上。

最后再检查一次照片,看看照片里面有没有什么小瑕疵,像是上图就是在拍照前忘记把剪刀擦干净而被拍出来的脏污。这部分你可以考虑用 Lightroom 内建的修复工具处理、也可以转过去用 Photoshop 处理,基本上就是看哪个顺手你就用哪个,不用太过局限。如果你不会使用修复工具的话,请见:【学会这两招修掉杂点,相片马上变得完美!】

最后照片就完成啦!看你想要帮这照片再套一些风格滤镜或是加上一些文字、Logo 什么的都可以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食记部落客必学,手机里美食照片的修图技巧~


 

“过去想拍张引发食欲的照片总是会出动相机。如今手机拍摄功能强又方便,许多人也开始用手机来拍摄美食照,但还是会遇上照片雾雾看起来不够好吃的情况。本篇文章将使用颜色对比较低的iphone照片为范例,来告诉大家如何救回并改造出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照。”

 
网路很多食记的照片都是用 iPhone 拍摄的,但浓郁的颜色与锐利的影像都不是 iPhone 这种只算「堪用」的相机所拥有的表现,到底是如何处理这些照片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用​​ Lightroom。

很多人以为Lightroom 就是用来处理RAW 档的软体,但实际上就算对JPG 图档Lightroom 也是有非常好的图片调整效果,再加上iOS 上也有推出Lightroom 可直接在手机或平板上修图,因此如果你用iPhone 拍了照片但效果却不尽理想,那么用Lightroom 修图也是很棒的选择喔!

 

iPhone 也能拍出好照片!只是你要用对方法~

 

本文首图底部的那张照片就是用 iPhone 拍的,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锐利也没那么鲜艳。上图才是iPhone 拍摄的真正原图,可以看到由于现场光线用的灯管并非高演色性灯具、且也没有使用特别的打光设备,因此拍起来的照片… 就是一张看起来不好吃的照片,不像首图那样看起来那么「诱人」。

这里我修图的工具就是 Lightroom CC,直接把照片从 iPhone 拖进电脑之后再用 Lightroom 读入,整套操作流程都跟相机照片一样,只是读取的来源是电脑、而不是记忆卡。

由于这张照片我是要用在食记的首图,因此必须裁切成 1200X628 这个 FaceBook 建议的文章缩图最佳图片解析度。这里的做法很简单,我先再裁切比例那里设定了「1.2 X 0.628」,这样就会出现刚好比例的裁切框,等最后照片输出之后再压缩成长边为 1200 的图片就完成了。

另外,我尽量将照片裁切得更小一些,让寿司看起来更大、更加填满画面。

iPhone 照片拍起来颜色对比会比较低一些,这种问题在其他 Android 手机上比较少见,毕竟像是三星这类的手机相片颜色都是要多艳就有多艳。不过我今天要处理的是看起来对比没那么高的 iPhone 照片,所以如果你照片也有同样的「朦胧雾雾」感,那做法就得跟我这篇的教学一样。

要解决对比不足的朦胧感很简单,只要同时将亮部与黑色两个数值都往负的方向调整,就可以顺利将相片的朦胧感去除。但这两个数字调整之后会让照片变暗,因此我习惯会预先把照片调整到过亮的程度,之后调整前述两个数值时再让亮度自己调整回来。当然你也可以先调整好亮部与黑色再回头调曝光度,这纯粹是习惯问题,无关效果好坏。

接下来就是将朦胧感去除啦!这里只要将亮部与黑色调整到负五十以上就会有显著效果,不过随着你拍摄场景、光线的不同,这两个数值所需要调整的量级也有所不同,请你依照你自己的照片来判断如何调整会比较好。

另外,我为什么只调整亮部与黑色、而不是调整暗部与白色呢?其实你当然也可以去试试看调整这两个数值,但在我的经验里如果改成调整这两项,会让照片的颜色变得很灰暗、很奇怪,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但大家不妨自己试试看,找出最符合你偏好的相片调整方式。

接下来拉高一点清晰度,并加强相片的鲜艳度,这两个数值都有助于强化iPhone 相片的对比鲜艳度,可以很大幅度的解决相片看起来不清楚、灰暗、色调不讨喜等问题。由于我鲜艳度拉得很高(+50),因此我稍微降低了饱和度避免照片看起来过于鲜艳,这也是我个人修图的习惯,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iPhone 照片与单眼照片有一项很大的差异:锐利度。

只要你用的镜头不要太差,那么单眼随便拍的照片在细节锐利度上绝对都是大胜iPhone 的表现,因此除非妳在光线很充足的地方拍照(例如户外大太阳下),否则iPhone 照片就算是在Facebook 缩图下依然能轻易的跟单眼相片做区分。关于提高锐利度的方法请见这篇文章:猫毛看起来根根分明超清晰?到底我该从清晰度调整还是从细节锐利化处理呢?

简单说就是清晰度跟锐利度不一样,请不要误用。

最后要让照片看起来更「有戏剧张力」一些,因此全部颜色都调整好之后再套上一个环形滤镜,将寿司以外的部分亮度降低形成看起来好酷好棒棒的暗角,就可以顺利让你的照片变成超吸引人目光的美食照片啦!不过修完之后再回头看看原来的图片:

哇塞这根本诈骗集团啊!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