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电脑组装入门教学! (Part3)


 

“你是对电脑组装有兴趣的新手吗?还是想要自己添购或更换硬体设备?又或者电脑出了问题很想自己也懂一些的人?本主题将分成Part1~Part3三篇文章,Part3文章将分享购买「显示卡、机壳」时可以做的选择与注意事项,提供新手们第一次组装参考~”

 
在中篇讲了大部份的元件挑选参考原则之后,这一篇会继续介绍剩下未完的部份:显示卡、机壳。

有读者觉得,内容还是不够详细,且专用名词还要自行Google,在这还是跟各位说声抱歉,这三篇文主要是阐述一个概念和原则,如果要把每个细节都解释地完整,真的会写成一本书了。未能尽善处请大家多包涵,把握了基本概念和逻辑,接下来的进阶程度就不会太困难。

●了解电脑,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且不受人摆布●

在此之前,有一些朋友表示,觉得「为什么要写关于组装PC呢?大家都买笔电了」、「女生会有差吗?叫男生弄就好啦」、或是「看了也看不懂,找工具人学长最快了啦」。

QK小虎觉得,姑且不论性别,其实大家都应该要懂得组装电脑的原理和结构,并且能在脑内有一套逻辑,原因很简单,现在这时代是资讯科技当前,如果你不会甚至不懂电脑,很容易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举个例子,今天你家里或是办公室的电脑故障了,你必须得修好它,否则无法工作,但此时身边无人可求助(或身边人也都不会),只能开着车大老远送去找人维修,花费过多时间,被店家估价时,万一对方有心机,故意将修理费调高,还一连数次,尽管你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无奈完全不懂,只得任人宰割。

 

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许多东西都和电脑有关,就算是买笔电、平板,或手机,也都和电脑有些相关,能够多了解一些知识,对自己总是好的,不光只是用在消费,对于工作也有助益。因此,女生千万别认为这些知识自己用不到,男生也别觉得懂这些只是为了当工具人,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接下来延续前一回,介绍剩下的电脑元件之采购挑选原则:

●显示卡●

一般公司行号大量采购的电脑,多半不会添购显示卡,主因是目前大部份的CPU里面都包含内显晶片,且效能足以应付一般普通作业,甚至是硬体需求不高的游戏软体。纯粹做文书作业以及上网的轻度使用者,是可以将显示卡的费用省下来。

倘若是有特殊需求的人,像是要玩游戏,或是有绘图、跑3D软体等等的使用者,就非得装一张显示卡。显示卡晶片目前分为Nvidia和AMD(即过去的ATI,后被AMD收购)两大阵营,多年来,双方一直在互相竞争,彼此的技术也都互有消长,时优时劣,要选哪家阵营,就让大家自行参考网路上许多玩家的心得或是网站评比再决定。

决定好哪家阵营之后,接着就可以挑选显示卡。显示卡的规格,可以视做是CPU来看待(显示卡也有处理器,即GPU),它同样有低阶和高阶晶片之分,例如Nvidia的GTX960、970、980这些就是目前较为主流且高阶的显示卡晶片(通常后面的数字越大即表示越高阶),低阶的晶片则像是GT710、720、730这些。每一个晶片组都会有很多不同厂商的产品,譬如,今天决定要买GTX950这个晶片组系列的显示卡,那么你可能会在估价单上看到华硕、微星、技嘉、EVGA、蓝宝、影驰这些厂商的产品,差异在哪呢?主要是看各家自己的功力了,晶片大家都一样,但为其搭配的散热器可能就不同,有些大特别注重散热或外观,有些可能简易阳春,或是这个可以超频、而那家比较节电等等,这部份就端看自己的选择。


(各家厂商的显示卡、散热器型式和外型都各有不同之处)

另外,估价单上常会在显示卡品名后面,标注这张卡是「1G GDDR5」或是「2G GDDR5」、「4G GDDR5」等等,GDDR是「Graphic 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简单地说就是用来辅助GPU做运算的视讯记忆体,运作原理基本上和电脑的DDR记忆体相似。数字5代表这是第五代的颗粒,目前GDDR5是市场主流。而1GB、2GB、4GB当然是数字大的较好,这点和电脑的记忆体是相同的,当然价格也会较贵。

最后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显示卡的长度,这会影响到安装机壳,所以一般在估价单上,也会注明该显示卡的长度,这是为了让购买人将此数据记录下来,对应到欲购买的机壳上,一般机壳也会写明显示卡的最大支援长度,将两者相比,便可以知道是否可以顺利安装。


(AMD以前出过的HD 7970显示卡,长度逼近28cm)


(更换显示卡时,也需要注意功耗,确定自己的电源供应器有足够瓦数。图为GTX980,官方建议搭配500W电源供应器)

●机壳●

台湾蛮多消费者对于机壳的要求,往往都偏向于「有就好」,以前甚至还会希望店家奉送机壳,在分配预算时,机壳通常也是最不被重视的。事实上,机壳的品质还是有差异的,主要的差异在于用料,比如材质的厚薄程度,会影响整个机壳的抗压强度,内部铁片的收边与否,会让人在安装时会不会容易割伤、可安装风扇的位置数、通风性能、以及将电接地导出的完善是否有做好等等,都是该注意的地方。


(价位稍高的机壳会在细节上较多处理,例如外壳电镀、内部全黑化、利刃处收边、快拆装置有无等等。图片来源:曜越Urban T31

一般在挑选时,首先要确定好机壳的尺寸大小,这必须要对应所挑选的主机板尺寸,以及上述所说的显示卡长度。接下来,就是审视自己的需求了,硬碟数量、是否需要光碟机、对外扩充介面多寡等等。


(若知道自己未来会扩充许多元件,势必得挑选大型机壳。图片来源: NZXT Manta

最后提到一个重要,但较少人注意的地方,就是机壳的通风性,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正压差」,指的就是「吸进来的风>排出去的风」。一般的机壳多半只在后方预留一个12CM风扇的安装处,却没有多给其它可以进气的地方。通风的好坏,会影响电脑的散热,散热差的电脑,其效能也会下降些,除此之外,也容易在主机内部留灰尘,相信各位都有过打开电脑,发现里面一团团灰尘球的经历吧!一般预留较多风扇孔的机壳,价格都会高一点,倘若预算较为充足的话,建议选择能够多扩充风扇的机壳,对于日后维护也较佳。

(正压差能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到主机内部。图片来源:图片来源:银欣SilverStone

写至此,一台基本的主机其实已经成形,当然这仅是主机本身而已,其它像是电脑萤幕、滑鼠、键盘、各种扩充卡和外接介面装置等等,这些算是比较个别化的需求,在此就先不多说明,日后若有机会,会再补充说明。还是一句老话常谈:只要有基本概念和逻辑,之后的进阶部份就不难理解。

(全文完)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实用的电脑组装入门教学! (Part2)


 

“你是对电脑组装有兴趣的新手吗?还是想要自己添购或更换硬体设备?又或者电脑出了问题很想自己也懂一些的人?本主题将分成Part1~Part3三篇文章,Part2文章将分享购买「CPU、主机板、RAM、硬碟、电源供应器」时可以做的选择与注意事项,提供新手们第一次组装参考~”

 
上一篇有朋友提到说,还是有很多专有名词,这点真的只能请多包涵,有些东西若不这样讲,真的挺饶口的,像是CPU、SSD这些,当然能够解释的部份,会尽量在文中稍稍解释,或是用比喻的方式尽量让大家明了,若仍然不懂,就只好麻烦大家拜一下Google大神了。

接下来的这个情况也很常见,可能不光是女生,有些男生同样对于采购新电脑,或是刚到新公司报到没电脑,老板指示你自行开个规格给采购去采买时,往往很多人就傻在那边,因为脑子里头完全没有「如何建构一台电脑」的完整思路逻辑,自然也不知该从何下手。

相较于十几年前,现在组装电脑这件事情,真的是容易上百倍。怎么说呢?第一个就是价格资讯的取得非常容易,以往你可能需要亲自跑一趟光华商场或是Nova,把需要的组件一个个看好价格,然后再去采买,现在托网路发达一切e化的福,可以直接在网路上完成比价,甚至是直接下订。


(早期要比价都得亲自去跑一趟卖场,拿一堆报价单)

而由于竞争激烈,以往请店家组装是要多付费的,但现在店家多半就提供免费组装服务(当然要整机的零组件都在该店家买才行),综合上面,现在只要你会开规格下订单,连自己动手都不用,时间桥好,到了现场付钱,就可以带走一台个人电脑,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只是麻烦来了,很多人看到一般店家的报价单或是估价系统时,就昏过去了,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天啊!这是什么外星球商品价目表?」

(店家的报价真的相当杂,一般初学者常会眼花了乱)

其实,真的不难,冷静下来想一想,在上篇除了曾经提过构成电脑的要件有哪些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明白自己的需求」。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因为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电脑会需要拿来做什么,店员就算刚好有空想帮你也帮不了。

因此,采买电脑的首要工作,就是仔细检视自己的需求。如何检视?建议各位就拿出纸笔,先把买电脑的最终目的给写下来,比如:上课应付学校作业、或是公司要办公用、抑或是要买台家中玩游戏专用等等,接着附属的部份,写下自己可能会用到的软体,例如:绘图或是跑3D动画的软体、要玩的游戏名字、常用的工具软体这些,然后就可以来检视一下各个软体大概会需要达到哪些系统需求。

有了明确的需求目标之后,接着就是审视自己的预算,大约有多少,把它写下来先放旁边,让自己大概有一个估算基准,因为这个基准不是绝对,是可以有些弹性的。组电脑的花费,可以有很拮据的玩法,也可以毫无上限,但其实这中间只有一个平衡点,那个平衡点就是「用得很舒适」,花得少,可能用起来卡卡不顺,心情就不舒服;若是花得太多,又会觉得浪费了一些钱,心里也会觉得可惜,因此只要达到平衡点,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电脑。

接下来,要怎么看报价呢?可以依照上一篇提及的各项元件,一个一个来看,一般来说,店家的估价系统也都是依此分类的。而关于价格,把握一个大原则:通常价格高低即代表了该物品的新旧与好坏。当然不是说便宜的东西就不好,只是效能或许不什强而已,但只要满足自己需求即可。

CPU(中央处理器):最主要的差别即要选Intel或是AMD,这两间公司孰优孰劣,QK小虎不多评论,就留给各位自行钻研,只要挑选符合自己需求跟预算的产品即可。两家公司的CPU都有分高阶和低阶、以及伺服器用等等,另外也得注意CPU的脚位规格,因为这会影响到能够对应的主机板是多还是少,一般而言,能够买当季较热门规格的CPU较好,因为这代表可挑选做搭配的主机板会比较多。

(Intel是目前市占率较高的CPU厂商)

主机板(Motherboard):必须要对应你所选的CPU脚位,万一两者规格不符合,那就白搭了,这比喻就好像你买了一台任天堂红白机,但是却要插SEGA的卡带,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务必确认好主机板的对应CPU脚位是否和你所选的CPU相同。

接着比较麻烦的,就是看懂主机板的晶片组代号,以目前Intel主流的第6代CPU(代号Skylake、脚位是1151)为例,能够对应它的主机板晶片组,就有Z170, Q170 , H170, B150, H110等,电脑新手在这边多半都会卡住,因为搞不清这些代号到底代表什么。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每个代号代表的其实是支援功能的差异,例如可支援的USB3.0插槽数量、SATA插槽数量、可否超频,或是其它特殊功能等等,一般来说,能支援较多功能的晶片组,自然就会是比较贵的品项,例如这边提到的Z170就是属于高阶的晶片组,也因此可以在价目单上看到采用Z170晶片组的主机板价格都较高。

(每个晶片组代号所支援的功能多寡都不一。图片来源:vr-zone.com)

最后要注意一个部份,主机板的大小也会影响到你的电脑大小,一般大致分为三类:普通尺寸的ATX、稍微小一点的Micro-ATX(报价单通常会加上一个M开头) 、以及组小电脑用的Mini-iTX,大机壳可以装小主机板,但是如果是小机壳就装不下大张的主机板了,假如你是有特殊需求,只能组小型电脑的人,在挑选主机板时要特别留意尺寸。

记忆体(RAM):这部份算是好选的,先确认好自己刚刚挑选的主机板采用什么规格的RAM,以现在为例,就是分DDR3或是DDR4,再来就看自己需求,若往后会需要开大量程式作业的话,自然不能太少,能有8G或16G是最好。至于是装1条或是分拆成2条跑双通道,端看各位取舍。

储存装置(HDD传统硬碟或是SSD固态硬碟):这个部份也不难,预算多的人,可以买大容量规格的SSD,速度快用起来爽,较无预算的人就采用HDD,虽然没有飞快的读写速度,但其硕大的储存空间,依旧是其魅力。一般而言,RAM和储存装置都是越大越好,当然所需的花费也越多。该选哪家厂牌就见仁见智。


(目前HDD传统硬碟已有单颗6TB、甚至于8TB的超大容量,以便用来储存大量照片或HD影片等档案)

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一般普通用户,约400至550瓦就足以应付电脑内所有元件的功耗,但如果今天是有多买显示卡的人,就要注意一下该显示卡所需要的功耗,以及建议配选的电源供应器要有多少瓦数。通常大瓦数像是800到1000瓦以上的电源供应器,是用来给装有多张显示卡的使用者或是超频玩家用的。

至于里头常会提到的金牌、银牌、铜牌、白牌,指的是该电源供应器的转换效率认证,电能在转换过程中都会有耗损,转换效率越好的电源供应器,较不会产生废热,当然相对地价格也较高。

另外还有一点较重要的,就是电源供应器的电压稳定度和足瓦程度,由于电脑内所有的元件,都需要靠电源供应器来给电,​​倘若它给电不稳定,电压乱跳,或是瓦数不足,都有可能造成其它电源元件的损坏,因此足见它的重要性。目前市面上的电源供应器大部份都是经过80Plus(代表转换效率在80%以上)这个标准认证的,厂牌也不少,该挑选谁的商品,各位可以自行做做功课研究一番。

(待续)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实用的电脑组装入门教学! (Part1)


 

“你是对电脑组装有兴趣的新手吗?还是想要自己添购或更换硬体设备?又或者电脑出了问题很想自己也懂一些的人?本主题将分成Part1~Part3三篇文章,Part1文章将介绍要组成一台电脑的基本元件有哪些?且分享一些与电脑硬体相关的问题要如何处理~”

 
写在前面,这篇不是写给电脑高手们看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关于各种零组件的比较、跑分、或是厂牌推荐等等,完完全全是站在一个,想要让一个每天上班打电脑,但是今天电脑突然出了状况,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检查起的人,或是今天老板交代去买台电脑给自己上班,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看懂店家的线上报价的人。

这几天就是因为碰到了身边几位朋友,发生了这样的状况,不得已只好重操旧业当起「好人」、「学长」,帮这些迷途少女们拯救她们的电脑。其实和一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组装一台电脑真的是非常容易,但对于毫无概念的人而言,要他们在脑子里头产生逻辑运作出对于整台电脑,并且分析问题,简直比读无字天书还要困难。所以QK小虎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首先来解剖一下吧,一台可以运作起来的电脑,硬体方面最少要有:

◎CPU(中央处理器)

◎主机板(Motherboard)

◎RAM(记忆体)

◎硬碟(HDD,传统机械式硬碟)或是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硬碟)

◎Power(Power Supply,电源供应器)

但这样只是一台裸机,所以还得加上一个「机壳」。

OK,这样原则上,在已经有萤幕、键盘滑鼠的状况下,一台基本的电脑就构成了。没有显示卡没关系,现在CPU几乎都有内显了,在不玩游戏或是做绘图工作等等之类的状况下,这就是一台可以工作的电脑,拿来上网看脸书,打打字给老板,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了解好电脑的基本元件之后,接下来就是审视自己的需求了,其实只要是一台符合自己需求,用得满意的电脑,它就是一台好电脑,但很多人常常不知道自己该先做个功课,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上,导致于常常会有人说:「为了花了这么多钱买电脑,却还是这么烂!」

不懂电脑的女生,会开口需要求助的时候,多半就是「觉得电脑不好用了」的时候,通常以「电脑很慢」或「电脑老是出现错误讯息」这两种状况为最大宗。先来讲「电脑老是出现错误讯息」这点,电脑的状况,首先分成硬体面和软体面,像出现错误讯息这种,绝大多数都是系统与程式之间的冲突,或是档案遗失造成程式运作出现错误,这类属于软体面,在此QK小虎就不多解答,因为软体面的问题有千百种,什么状况都有,要找出原因实在是难上加难,这边就请大家多上网Google找寻解答了,最快的方法,就是把系统整个重灌,回归原点,干干净净。

(这讯息出现时总是让人很郁闷想砸电脑…)

再来说到硬体面的部份,通常感觉「电脑很慢」的时候,一般人多半都会有个错觉,就是「RAM记忆体」不够了,其实“慢”这个感觉,也有分状况,假如今天妳是开启一堆应用程式,彼此间切换跟使用觉得很顿的话,那才是属于RAM的问题。

倘若今天是连开机也慢、开档案也慢、那可能就是硬碟出问题了,可以先试着由软体面的修复,如「磁碟重组」、「磁碟修复」来整理一下硬碟的磁区。要是这样都还无法改善问题,恐怕就只有更换硬碟,换上读取写入速度都大大提升的SSD了。一般人对于“慢”的定义,其实见仁见智,因为有些人就是没耐性,希望什么东西都是点个两下就跳出来,开机不用一分钟,这样的人,就推荐你用SSD当做主系统碟,这是最有感的改善法。

(目前SSD的价格已经相当低廉,值得推荐用来当做系统碟,而传统大容量HDD则适合用来当储存碟)

至于什么时候才需要换CPU?一般而言,通常需要换CPU时,很难不动到主机板,这是因为CPU的插槽针位总是一直在换规格,通常每1~2年就有新产品,所以普通时想解决电脑慢的问题时,较不会去动到CPU,当然,若能够从其它管道,如网购,便宜买到同规格插槽且性能较好的CPU时,当然是二话不说先换,否则基本上,将硬碟更换为SSD就可以让“慢”这个感觉改善很多。

(假如担心CPU不够力,会操过头过热当机,帮它重新上个散热膏,换一颗散热强的Cooler,也是一种改善CPU效能的方法)

下回再来讲解有关于添购或是更换新的电脑组件。 (待续)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3C玩家请进,探讨为何LTE网速能够好又快?


 

“在手机网速进入4G时代后,随之开始冒出LTE、LTE-A、VoLTE…等等与手机传输速度相关的名词,如果您是对LTE已有基本认识的朋友,本篇文章将要介绍更深入的内容,探讨LTE技术特性及优势,提供分享给有兴趣的3C玩家参考~”

 
LTE 是继3.75G 之后的下一代技术,然而在定义上, LTE 应该还是归类再3.9G ,一直到LTE-Advanced 才能真正称为4G ,相较于目前的3G 类技术, LTE 是化繁为简的技术,更是可能完成全球漫游的技术。

在架构上, LTE 不像3G 与之前的技术采取数据与通话线路分离的方式,单纯以传递数据封包为主,也让整套系统变得更简单,且不同于3G 标准分支众多并缺乏相容,即便LTE 分为TDD-LTE 与FDD-LTE ,但两者在发展就有共识最终要走向可相互漫游,只为追求一只手机行遍天下的终极目标。

相较于现阶段3G 技术下载速度为21-42Mbps , LTE 最高可达150Mbps ,至于技术上的真4G LTE-Advanced 预计能达到1.2Gbps 的传输速度;为何传输速度能如此快,就有赖于所谓的载波整合( CA )技术以及MIMO 多天线多进多出架构。

载波整合与MIMO 带来的实质效益,就是当具备多频天线的手机使用的频段壅塞时,就可自动跳频到其它频段,有点像在银行排队时,抽完号码牌之后会依序将人分到闲置的服务窗口,若缺乏自动跳频,就像现在排捷运一样,总有几个车厢因为排队的人较多而格外拥挤。

但光跳频还不过,载波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多个载波的频宽合并,利用多天线同时连接多个频段,并将这些频段合并增加传输速度;不过载波整合技术需要手机与基地台端两方都支援才能进行,但在技术上若是电信商取得的频谱属于连续波段,就不一定要取得连续频段才能将频宽合并,故载波整合对于取得非连续频段的电信商格外重要。

先前也提到,由于3G 之前的技术将上网与语音通话分离,故LTE 理论上是无法进行电信通话的,所以LTE 技术要提供通话目前有两个解决方法,其一是目前较盛行的CS Fall Back ,另外则是将语音转为数据封包的VoLTE 。

CS Fall Back 就是在进行语音时降回3G 或是2G 技术,通话结束再切回LTE ,不过此技术因为须要切换,电信商先决条件就是需要有2G 或是3G 基地台的建设,反而会延长接通的时间,也会在通话时回到3G 或是2G 的网路速度,并且会在转移时在基地台产生大量的数据交换造成无谓的庞大数据,但由于技术门槛较低故,且漫游时在无LTE 服务的国家仍可使用2G 、 3G 通话,故为目前多数LTE 营运商采用。

至于VoLTE 的原理就是VoIP ,对于缺乏3G 与2G 部属的营运商,这是唯一能够提供语音服务的办法,技术与部属变得很单纯,但碍于LTE 还未全面普及,在LTE 服务范围外完全无法提供语音服务,更不用说漫游到他国若无LTE 服务,整只手机形同剩下网路功能,但对于只取得LTE 执照的营运商VoLTE 却是唯一的选项,否则就要步当年WiMAX 只能上网无法提供语音服务的后尘。

当然最终的手段就是利用SRVCC 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技术,这项技术说穿了就是将CS Fall Back 以及VoLTE 并用,在有4G 服务时就使用VoLTE ,至于无4G 服务就自动以CS Fall Back 回到2G 与3G ;不过SRVCC 就如同载波整合技术一样是需要手机与基地台两造的支援匹配才能使用。目前在技术成熟度仍以 CS Fall Back 为主,但最终目标势必会以 SRVCC 甚至纯 VoLTE 简化系统营运的结构。

再谈到LTE 的两种规范,也就是TDD-LTE 与FDD-LTE ,两者虽都是LTE ,不过特性上则是分别采用分时多工与全时双工;先讲市场比较主流的FDD -LTE 的全时双工,此技术将上传与下载采用独立的通道进行,可以达到流畅的上网体验,但缺点是相对使用比例较少的上传也需占用一个频道,对于取得频段较少的电信业者要服务较多使用者格外不利。

至于TDD-LTE 对于频段较少的电信业者可说是救赎,他将上下行使用单一通道进行,并透过时间差交错的方式进行上传与下载,在比例上下载的比例多于上传,不过由于传输协定较复杂,故技术可用的时间也较晚,但中国的中国移动已经准备启用此技术,部份南美、东欧国家的营运商也表示将采用此技术。

至于现阶段的引进的 LTE 手机未来台湾服务开通后能否使用?基本上台湾将使用的频段包括900MHz 与1800Mhz 都是国际间已经开始营运的频段,一般来说多半的FDD-LTE 手机未来都是能在台湾使用的,不过部份电信业者所定制的手机可能会以支援其服务频段为主,若是仅支援2600MHz 的客制机种,台湾确定是无法使用的。

不过至今全球还未有营运实做的700MHz 会是比较困扰的,毕竟手机厂商虽表示此技术理论上可支援,但在缺乏大规模场域环境基地台建设下,无法确保技术在真实环境的可用情况,加上手机厂商通常是会随着营运商的需求才生产符合需求的手机,故几家大规模的手机厂商对于700MHz 的支援情况仍是有所保留。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想转用MAC的window用户请先进来


 

“电脑新用户都在MAC和window作业系统之间的选择而烦恼。然而,要window用户转换用Mac作业系统是一大挑战。本文主要分析Mac的作业系统与Windows作业系统的使用界面上的差异,同时介绍Mac华丽的系统界面,电力持续、系统的实用性、手势操作和美观的外型,您只要用上定会渐渐爱上。”

 
Mac 可以跑 Windows 的软体吗?

Mac 的作业系统叫macOS,跟Windows 作业系统从根本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介面不同、热键不同、所有软体都不通用(这里指的是.exe 档),但很多软体都会同时推出Windows 版与Mac 版,像是Photoshop、Office 等等。一些专业软体如AutoCAD、Rhino 等等,虽然也有Mac 版本,但与Windows 版相差不少,如果工作上经常要使用这类软体,强烈建议先找机会或网路上的影片看一下,有可能跟你在Windows 上的操作习惯差很多。

Office 软体
微软的 Word、PowerPoint 与 Excel 都有推出 Mac 版本;介面与 Windows 版本差异不大,如果工作经常性地需要与同事交换 Office 档案,用 Mac + Mac版 Offic,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大推荐在 Mac 上用 Office,原因很简单,就是 Office 系列做的实在太差了,与 Mac 其他文书处理软体在操作逻辑上有些格格不入。如果有文书处理的需求,可以试试看免费的 iWork,苹果仁网站也有专门给新手的「成为 iWork 高手」专栏可以学习。

Adobe 软体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软体的相容性就做得非常好,如果你有做图的需求,从 Windows 跳到 Mac 不会有什么问题,操作非常顺畅!

一些小软体
其他像是威力导演、PicPick 截图程式,或是一些游戏等等,就不一定会推出 mac 版了。所以在跳槽之前要先研究看看 Mac 上有没有用的顺手的替代方案。

Mac 可以开 Windows 的档案吗?

文书档案像是 docx、pptx,或是 JPG、PNG、avi 等多媒体档案,乃至压缩档、txt 等等…Mac 都有对应的程式可以开启。如果朋友给你这些档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有一些小例外,像是 docx 用 Pages 开可能跑版、pptx 用 Keynote 开部份动画会消失等等。

滑鼠、印表机可以用吗?

绝大多数的滑鼠跟印表机都可以通用,其他像是 HUB、外接硬碟等等,也几乎都没有问题,现在要在市面上买到不支援的应该是有些难度了。

部分硬碟在买来后可能要先重新格式化为 Mac/Win 共用的格式才可以通用,但这也是小问题。可见:教你如何格式化,让储存装置在Mac与Windows上都可读写

Mac 也可以装 Windows

「Mac」是苹果的电脑硬体,macOS 是预设安装在 Mac 内的作业系统;然而如果你愿意的话,Mac 也可以安装 Windows。安装 Windows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虚拟机」,另一种是「Bootcamp」,说明如下:

虚拟机:在macOS 上透过虚拟机软体直接执行Windows,可以想像Windows 此时已经变成Mac 里的一个程式了,透过虚拟机开启的Windows 效能较差(因为电脑同时跑macOS 跟Windows),但相容性完全没问题,因为就是货真价实的Windows。
Bootcamp:Bootcamp 就是用 Mac 硬体的全部效能直接去跑 Windows,要开启 Bootcamp,你必须要重新开机才能启用,此时你的 Mac 电脑就是完完全全的 Windows 电脑。

Mac 可以只装 Windows 吗?如果你不想体验 macOS,只想要买一个 Mac 的硬体,然后跑 Windows 的话,虽然很可惜,但也是没问题的。

用 Mac 到底好不好?
这问题真的见仁见智,我已经把要注意的事项都写在上面了。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只是上上网、做一些文书处理,Mac 的多重桌面、手势操作、美观的外型、App Exposé、超快速的 Spotlight 搜寻等等,都比 Windows 好用太多。所以我基本上是强力推荐用 Mac 及 macOS 的。

但如果你的工作大量仰赖与 Windows 协作,像是大量的 AutoCAD 档案等等,那就真的要细细斟酌,这时我就不推荐你直接跳槽。

用黑苹果呢?


▲ 安装在 ASUS 上的 macOS,来源:hackintosher

所谓「黑苹果」就是用非苹果原厂的电脑,安装 macOS。如果只是想省钱或玩玩看,试一下黑苹果是无妨;但如果要长时间作为主力机,这个钱建议是不要省,因为黑苹果若处理不好,会有很多后续相容性的问题。买个电脑省个几千块几万,却换来后面的头疼麻烦…我不能说这些钱不多啦,但就谨慎评估吧,我自己是不推荐就是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重灌电脑的好帮手,Ninite网站轻松安装各种小工具~


 

“以往重灌电脑最繁琐的就是要先保留小工具的安装档,待系统灌好后重新将小工具逐一安装回来,而本篇文章将介绍大家Ninite这个超方便的工具网站,Ninite网站将大家很常用的工具一字排开列出,使用者就像吃饭点菜一样,只要勾选你需要的工具,就可以一次打包下载让你安装好~”

 
买新 Notebook 或者重装 Windows,用户都需重新安装各种常用软体。此时笔者都会推荐大家使用 Ninite,只需在网页上选择想要的软体,就可打包下载一次过安装,而且不会安装无谓的 Toolbar、防毒软体,既方便又快捷。


▲前往 Ninite 可自选所需软体,按 Get Installer 打包下载。其实这个表亦非常有用,因为各类别的好用软件都已包含其中,可以让你认识更多。


▲之后就可执行安装,会全自动进行。而且不会加入它们提供的额外 Toolbar、防毒软体、浏览器pleg in、更改首页等。干净又方便。

此外,Ninite 亦会有以下优点:
自动辨认 64-bit 系统,安装 64-bit 软体
根据系统语言令软体使用同一语系 (如有)
软件为最新的稳定版本
跳过所有重新开机步骤
软体从官方网站下载
节省大量时间!

网站:https://ninite.com/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实用的Windows10设定操作教学,提升电脑的顺畅度与安全性!


 

“已升级到Windows10的朋友,是否也有过因为介面与之前的Windows系统差异太大,而找不到自己想要调整的功能?本篇文章将要分享大家一些关于Windows10效能顺畅、隐私安全、便利性的设定调整方法,提供给有相同需求的使用者参考~”

 
微软在2016 年7 月推出让Windows 用户免费升级Win10 的好康优惠,很多用户应该都有印象Windows XP 陪伴大家好一段时间,最后微软为了让所有用户使用更新的系统,毅然决然的停止XP 所有的更新服务,在这同时陆续推出了Vista、Windows 7、Windows 8,现在最新的微软系统正是Windows 10。

我身边很多用习惯 XP 的朋友转换成 Win 10 都反应不习惯、很难用,现在就来介绍 7 招让你的 Win 10 更好用。

<1> 关闭开机时输入密码页面

隐私的问题微软一开始会建议我们设定开机密码,以防我们离开电脑时被有心人士偷看电脑的资料,但这保密防谍的功能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艾伦教你关掉开机时输入密码的页面。

按左下角「放大镜」图示,接着在搜寻栏位输入「netplwiz」 。

这时会开启使用者帐号的视窗,取消「必须输入使用者名称和密码,才能使用这台电脑」。最后在自动登入的视窗中输入我们设定的密码后就可以取消输入密码的页面了,以后开机时就可以直接进入 Win 10 桌面了。

<2> 停止自动更新,让系统更顺畅

微软为了让用户可以在更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电脑,会不定时更新Windows 系统,但有时当我们正紧急处理一些文件时,电脑又突然要更新会干扰电脑的流畅度,我们可以从设定页面来更改电脑更新的方式,以免正在忙时更新来搅局。

按下左下角「视窗」图示,再按下「设定」图示。

在设定里找到「更新与安全性」。

接着选择「Windows Update -> 进阶选项 -> 选择更新安装方式 -> 通知我排定重新启动作业」。这样一来系统更新就不会干扰我们工作啰!

<3> 如何不让 Windows Update 占用频宽?

Windows 10 新增P2P 的机制,让我们的电脑跟其他同样是Win 10 的电脑之间有更好的分享更新管道,但有个缺点就是会占用我们网路的频宽,艾伦相信用到这功能的朋友应该占少数,为了不让这功能已经我们的上网速度,建议平常就关闭。

选择「Windows Update -> 进阶选项-> 选择更新安装方式-> 选择更新提供方式-> 关闭来自多个位置的更新 」。这样一来系统更新就不会干扰我们工作啰!

<4> 变更隐私权设定

现在不论是手机、平板、电脑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都会纪录我们的资料,像是广告的推送,若不想被电脑纪录我们的隐私,记得来变更电脑中的隐私权。

在「设定 -> 隐私权 -> 变更隐私权选项」可将隐私权内全部的选项都关闭。

<5> 自己的「快速控制选项」自己选择

在桌面右下可快速开启重要资讯中心,当电脑有什么重要讯息要通知我们时都会显示在这里,而下方则是会显示一些快速捷径的按件,但艾伦发现预设的快捷键选项几乎是我们用不上的,艾伦教大家如何更换成我们常用的捷径。

从「系统-> 通知与动作-> 快速控制选项」最后只要选择哪些功能要加入我们的快速控制选项,哪些是要关闭的就可以。

<6> 系统想维持在最佳状态,电源模式要选择「高效能」

若你和我一样都使用桌机会建议开启高效能电源模式,才能维持最佳的效能,因为笔电常常需要靠电池维持电力的话可选择平衡或省电模式,才不会太耗电。

从「系统-> 电源与睡眠-> 其他电源设定->高效能模式」最后只要选择哪些功能要加入我们的快速控制选项,哪些是要关闭的就可以。

<7> 降低「电脑中毒」记得关闭 AutoRun 和自动播放

AutoRun 自动播放在XP 系统时就有的功能,艾伦特别会将这功能关闭是从随身碟产品出现时,随身碟的方便就是资料好传输,每个人都把随身碟当神,随意地插在别人电脑上,有阵子突然随身碟病毒大散播,让所有随身碟使用者警觉突然提高。

当随身碟接在电脑时就会有个视窗显示自动读取随身碟的资料中,若随身碟有毒就会透过这个自动读取的动作将病毒散播到我们电脑里,为了避免这问题艾伦一律会将Windows 系统的AutoRun 和自动播放关闭。电脑病毒无所不在,大家还是要特别小心一点。

按左下角「放大镜」图示,接着在搜寻栏位输入「gpedit.msc」。

开启「本机群组原则编辑器 -> 系统管理范本 -> Windows元件 -> 自动播放原则」。

进入自动播放原则时,开启「设定AutoRun的预设行为」选择已启用-> 不执行任何AutoRun 命令,最后选择确定,到这里已经关闭随身碟接上时自动播放的功能,若要连光碟机自动播放的功能也关闭要继续往后的教学。

要关闭光碟放入光碟机时自动播放的话,回到「本机群组原则编辑器 -> 关闭自动播放」。

开启「关闭自动播放」选择已启用-> 停用自动播放在:光碟机与抽取式媒体磁碟机,最后选择确定。这样一来随身碟和光碟机都关闭自动播放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有听过网页图书馆吗?带您认识 WayBack Machine网站~


 

“本篇文章要向各位朋友介绍「WayBack Machine」这个网站,WayBack Machine就像是一个网路图书馆,收藏了许多已经不存在的网路资料,很多连Google都搜不到的内容,WayBack Machine却有机会让您取得这些宝贵资料。有兴趣的朋友,赶快进来看看喔!”

 
我们有历史博物馆搜藏文物、有图书馆搜罗古书,当然也会有组织是专门「搜藏网站」。上图这个 WayBack Machine 是一个专门搜藏网站存档的网站,不管是现在还在、或是早已被砍掉的网站、网页、甚至影音资料都有机会在这个网站里找到!

在认识这个网站的历史之前,我们先看看到底 WayBack Machine 有什么能耐吧!我用来测试的是曾经的台湾之光、后来被直接砍掉说掰掰的「无名小站」,不过我实在不太记得还有谁的无名(我自己没用无名)可以搜寻,所以我就找到无名大名人「弯弯」来当这次测试的对象。在经过一番搜寻(我的最爱里早就砍掉啦!)之后,终于找到当初弯弯部落格的网址「www.wretch.cc/blog/cwwany」。

输入搜寻之后,Wayback Machine 就会开始搜寻这个网站的过往存档(他们不会把旧的东西砍掉)。不过请不要觉得Wayback Machine 天天都会帮你备份,毕竟网际网路上的资料非常庞大(2012 年Wayback Machine 的资料量达10PB,约一千万GB),因此实际上你搜寻到的结果会如上图这样,只有蓝色圈圈的部份才是有备份到的日期。

注:弯弯的流量很大,所以备份次数也很多。如果你的部落格流量很小 … 那么备份到的次数可能就只有一两次了

接着我们就随便找个日期进去看看 … 就可以看到过去的网页存档啦!在无名被砍站的今天再次看到这个历史画面,还真是令人伤心怀念啊!不过受限于 Wayback Machine 爬虫的能力与网站限制,因此有些当初放在部落格上的照片已经掉光光了,因此这里无法看到完整的弯弯漫画,只能当怀念使用。不过纯文字的内容就不在此限了,因此如果你要找纯文字的网站内容倒是非常实用。

有些日期的爬虫出了些问题,导致网站没备份好变成如上图这样只剩下纯文字内容。不过请不要灰心,由于每一次的备份都是「网站完整备份」,因此你其实可以点一个完整备份的页面(例如上面那个完整的弯弯部落格),然后再从该网页的侧边栏去寻找你要的页面。例如首图的婊科技其实并没有在备份的日期蓝点上,但只要从任何一个蓝点(2010/09/01 以后)进入网页存档,再从该存档找到婊科技的页面就能看到啰~

注:这个网站速度很慢,不过人家毕竟是非营利组织且资料量大到不行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营运这样的「慈善」组织呢?

其实 Wayback Machine 的背后组织叫做「The Internet Archive」,是一个于 1996 年建立于旧金山的「历史悠久网路组织」。该组织的目标是保存存在于网路上的所有资料,就像一家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搜藏历史上的资讯让需要的使用者、学者调阅。 The Internet Archive 是由知名网路分析公司 Alexa(就是网站排名的那个 Alexa)创办人所建立,在创办之初其实跟 Alexa 是一体两面的组织(Alexa 营利、The Internet Archive 非营利)。

Alexa 的公司名称是向亚历山大图书馆致敬,将网际网路比拟为亚历山大图书馆这间两千多年前号称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不过后来 Alexa 被亚马逊以 2.5 亿美元并购,因此现在 The Internet Archive 就跟 Alexa 除了拥有同一个爸爸之外就没什么关联了。目前 The Internet Archive 可以存取 2001 年以后的资料(受限 Wayback Machine 的技术问题),是研究早期网际网路发展的最佳工具之一。

注:The Internet Archive 现为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 ALA 会员之一,同时被加州指定为官方图书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台湾十大行动支付APP介绍~

 

“有兴趣到台湾旅游的朋友们,对台湾的行动支付一定都不太了解。台湾近年来行动支付App越来越多,本篇文章将介绍台湾主要的十种行动支付,让您轻松理解每种行动支付的差异?并且快速找到最适合自己使用的APP,赶快进来看看,对您一定会有帮助的!”

 
近年行动支付App越来越多,多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甚至是电信商、手机制造商、网路平台都延伸出行动支付功能。但相信不少人对行动支付仍然一知半解,难以分辨各种支付的差异性。瘾科技整理了台湾主要10种行动支付方案,对于想了解各行动支付差异,看完应该就会有个轮廓,尤其对于第一次使用行动支付的人来说,更可以细读,找到适合自己的支付好工具。

行动支付为何会让这么多企业想介入,不外乎这在未来是个趋势,可减少支付上动作,当然这无法取代现金支付,就像网拍也不能完全完全取代实体店面一样的道理,但是却给使用者多了一些选择。更大的主因自然是掌控了金流平台就等于主宰市场,因此不论大小厂商都想分食这大饼。

以下提出10个台湾目前算比较完整的行动支付App,分别是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街口、LinePay、O’pay、Pay2go、台湾pay、Pi行动钱包及橘子支,本篇会介绍各App的差异性与体验心得。


▲以上表格内显示○的为有提供、显示△的为有提供但不完整、显示Ⅹ的为不提供,文字解说请参考以下台湾10大行动支付解说。最新与最完整的资讯仍以官网为主。

行动支付的2种支付方式
行动支付主要是透过行动装置进行付款,不需要使用现金、票券、信用卡等,只需要拿出手机让商家扫条码或感应后,系统就会自动扣款。

目前国内行动支付的方式有许多种,本篇将以2种支付模式作介绍,一种是透过NFC功能感应支付,另一种是透过条码扫瞄支付。透过NFC感应支付的有Apple Pay、Samsung Pay及Android Pay,但此种支付必需要绑定信用卡且限制手机品牌、型号及使用系统。 Apple Pay及Samsung Pay使用手机原本内建的Wallet绑定信用卡即可,Android Pay则是需要透过Google Play下载App再绑定信用卡。目前只要有支援NFC感应支付的店家都可透过上述三种装置支付。

另一种透过条码扫瞄支付的是行动支付App,如LinePay、街口、欧付宝、智付宝、台湾pay、橘子支、Pi行动钱包等,不限制手机品牌、不限制电信业者、不限制SIM卡、以扫瞄条码或转帐付款,有些App甚至不限制必须要绑定信用卡,使用签帐金融卡亦可。 App下载后透过后端金流操作,就能轻松付款,有些行动支付App还能让使用者跟使用者之间互相转帐也不受阻碍。以下有各个行动支付的详细比较。

行动支付与NFC感应支付的差别
行动支付App是透过App中产出的条码让店员扫瞄,扫瞄时会自动到你绑定的信用卡或金融签帐卡进行扣款,不限制手机机种,只要能下载App更新到最新版本就可以使用了。感应支付则是透过NFC感应刷卡机的一种支付方式,除了透过手机上内建的NFC功能外,NFC SIM卡也有同样的功用,可以替代以往信用卡交给店员让店员刷卡的动作,将信用卡绑定在有NFC功能的手机后,手机就被授权拥有该信用卡资格,这时候付帐时,只要让手机感应刷卡机,就能轻松付款。

NFC SIM卡是指SIM卡中设有NFC功能,只要将原本的SIM卡更换成有NFC感应的SIM卡后,就一样可以使用感应支付,但必须要有支援NFC功能的手机才能使用。目前台湾五大电信公司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台湾之星、亚太都有推出NFC SIM卡,搭配电信业者出的App就可以将悠游卡、一卡通、iCash2、爱金卡、HappyGo等绑定在手机上,同样可以使用感应方式小额支付。不过NFC SIM卡在这篇文章中暂时不多做撰述,需要个别询问自己的电信业者。


▲目前透过大部分使用手机付款的方式分类为上述两类,一种透过行动支付App,一种透过NFC感应。

支援行动支付不等于能刷
大部分行动支付App结帐时都大同小异,但NFC感应支付与条码式的行动支付有些许不同,行动支付比较繁琐的是前置作业,建议先把适合自己的行动支付App先下载好,把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先绑定完成,接下来的步骤就会轻松很多。

然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行动支付可以在台湾畅行无阻,因此结帐时可以多确认该商家支援哪家行动支付及信用卡。甚至最常碰到的是某些通路明明写着支援某支付,却限制绑定的信用卡才能刷过,等于做半套。像是7-11以及全家超商虽然可以使用Line Pay支付,但限定中国信托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就算你用Line Pay绑其他信用卡一样不给刷,可别看了支援行动支付的图案就认定可刷。

NFC感应支付App结帐步骤如下:
以NFC感应支付的Apple Pay、Samsung Pay与Android Pay结帐比较方便,打开App扫一下就能结帐,差别在结帐时不需要扫瞄条码或QRcode,将手机感应刷卡机即可。而Samsung Pay除了NFC感应支付以外,也可以使用刷卡机旁的磁条感应结帐。


▲结帐时如果有出现此标志,就可以使用NFC感应支付。

条码式的行动支付App结帐步骤如下:
结帐时先确认商家有支援哪家行动支付及信用卡>选择适合的行动支付App>选择结帐功能>输入密码或指纹辨识确认是本人使用>确认支付的信用卡>点选结帐条码>结帐时出示结帐条码或QRcode让电商扫瞄>结帐成功。


▲结帐前可先参考收银前可支援的行动支付App,图为顶好超市收银可支援的行动支付Logo。

体验台湾10大行动支付
台湾目前市面上有约十数种行动支付,若再包含电信业者推出的NFC SIM支付方式则更接近20种,在这我们挑出能见度较高的10种,且这10种都是不需要更换SIM卡就能使用,来看看各家的行动支付到底有些什么差异,又如果你只想要装1至2种就搞定,该怎么选择。

1. Apple Pay:iPhone专用,全球皆可使用

Apple Pay不仅可以用在Apple、Straight A、Studio A等相关企业以外,大型百货公司、量贩超市、运动用品及服饰店、超商、美妆用品店、3C卖场、连锁餐饮及娱乐店等只要有显示支付标志都可以使用。 Apple Pay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Apple Pay是全球流通的行动支付方案,因此出国只要店家有支援就能刷。

Apple Pay只支援内建NFC功能的iPhone如iPhone6、iPhone6s、iPhone7、iPhone8及iPhoneX,上述手机内都设有NFC功能,且手机本身内建Wallet的App。

目前可搭配使用的信用卡有国泰世华、中国信托、玉山银行、台新银行、台北富邦银行、联邦银行及渣打银行;签帐金融卡的部分目前仅开放中国信托签帐金融卡,但要跟着指示上的电话进行验证。

结帐时会将手机靠近感应机上方,此时手机会显示密码或指纹辨识讯息,确认无误就会自动结帐,而iPhone X 则是以脸部辨识代替指纹辨识。

Apple Pay官网:传送门


▲在Wallet先绑定好信用卡后,结帐时手机靠近读卡机再输入密码或指纹辨识即可。

2. Samsung Pay:可模拟磁条感应,老刷卡机也能用

Samsung Pay跟Apple Pay一样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仅限于Samsung自家部分手机。然而Samsung Pay最大的优势是多出磁条感应支付,透过内建的线圈可以模拟绑定的信用卡磁条,因此即便是传统磁条刷卡机也能支援,当然也是可以支援NFC感应支付。

支援Samsung Pay的手机型号有Galaxy S8、Galaxy S8+、Galaxy S7、Galaxy S7 edge、Galaxy S6 Edge +、Galaxy Note8、Galaxy Note 5、Galaxy A5(2016)、Galaxy A7(2016)、Galaxy A8(2016)、 Galaxy A5(2017)、Galaxy A7(2017)、Galaxy J7 Pro。

可搭配的信用卡为国泰世华、中国信托、玉山银行、台新银行、花旗银行、台北富邦银行、联邦银行及渣打银行等。截至1月11日止尚未开放签帐金融卡绑定,但已有消息表示未来有机会开放签帐金融卡绑定服务。

结帐时将手机靠近感应机上方利用NFC感应,或贴近刷卡机侧边磁条区,此时手机会显示密码或指纹辨识讯息,确认无误就会自动结帐,而Galaxy S8、GalaxyS8+ 及Galaxy Note8则可以使用虹膜辨识。

Samsung Pay官网:传送门


▲Samsung Pay自己也有许多集点优惠活动。

3. Android Pay(Google Pay):多数Android手机都可使用

基本上Android手机大多能支援Android Pay(即未来的Google Pay),先下载Android Pay并开启NFC功能就能开始使用。几周后Google Wallet将有机会与Android Pay合并成为Google Pay,届时会有更丰富的功能。 Android Pay有不少其他支付没有的成就系统,但目前发卡银行相对较少是比较可惜之处。

可搭配的信用卡为国泰世华、中国信托、玉山银行、安泰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渣打银行、新光银行、台新银行、联邦银行。另有开放中国信托金融卡可绑定。

Android Pay官网:传送门


▲可以查到自己的交易纪录,以及交易消费的地点。

4. 街口行动支付:支付商家可深入到夜市、摊贩等

街口行动支付除了全台4大超商以外,在2017年下半年主推夜市也能使用行动支付付款,因此在部分夜市、手摇饮料店门口都会出现街口行动支付的标示,App中除了有行动支付功能外,还看得到附近有哪些店有支援街口行动支付。

另外像是订餐、外送、外带等服务,不过这些功能主要还是要看有配合的商家,目前还无法做到每一家商家都能配合。街口支付的优势在于可以支援的店家不少,而且深入夜市摊贩,连夜市都能用的行动支付可不多。

目前街口不限制绑定的信用卡银行,有VISA、MasterCard、 JCB功能的签帐金融卡同样也可以绑定消费。活动主推街口币回馈金,1枚街口币等于新台币1元,可以直接折抵消费金额,每隔一段时间会特别推出指定合作商家回馈更多街口币,不过街口币期限只有一个月。

街口行动支付官网:传送门


▲街口能支付提供外送、点餐、缴费、叫车等服务,配合商家广泛到分7大类让消费者搜寻。

5. Line Pay:Line通讯内建子系统,不用额外装App

在台湾大部分主要的联络通讯软体目前以Line居多,因此Line Pay有别于其他行动支付的优势在于Line App将购物以及Line Pay结合在一起,只需要绑定信用卡就可以使用,算是前置作业最方便的行动支付。

中国信托跟Line合作推出Line Pay信用卡及金融签帐卡,因此Line Pay活动中也提到如果使用中国信托Line Pay卡回馈点数也较多,回馈的点数可以用来购买Line的贴图、背景等商品外,也可以购买时折抵,1点等于新台币1元。

目前不限绑定哪一家银行的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任一VISA、MasterCard、 JCB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皆可绑定,大部分可使用Line Pay付款的商家不会特别指定信用卡,但统一及全家超商有特别指定只能使用中国信托信用卡或金融签帐卡。

Line Pay官网:传送门< /a>


▲在App上可以轻松查询目前合作的通路、使用支付纪录、甚至可以直接线上申请中国信托Line Pay卡,资讯算相当清楚明了。

6. 欧付宝O’pay:可登入后再选择是否要使用实名制储值金额

欧付宝主要以串接金流为主要业务,有许多实体商家与网路电商都会绑定欧付宝系统,欧付宝在附加功能中提到可以缴交水费、瓦斯费、部分停车场停车费以及台北市联合医院(忠孝、仁爱、中兴、和平、妇幼、阳明、松德、中医、林森、昆明院区)之医疗费用;除此之外还有好友转帐功能,但好友转帐功能需要额外加入会员并储值金额才能使用;若是加入会员用储值的方式,即便没有绑定信用卡也可以使用App上的行动支付功能。

O’pay目前有跟花旗、玉山、中信、台新、汇丰、永丰、新光、元大(含大众)、兆丰、远东、凯基、安泰、华南、国泰、日盛、第一、永旺、乐天、阳信、富邦、上海、联邦、合库、台企、彰银合作绑定信用卡。 O’pay也有红利点数功能,1点红利点数等同于新台币1元,但红利点数也是有有效期限,视商家与活动规范而有所变动。

欧付宝官网:传送门< /a>


▲除了一般合作商家可以使用以外,还有水费、医疗费、瓦斯费、停车费等公共事务费可缴。

7. 智付宝 Pay2go :必须采实名制登入,注册步骤较繁琐

智付宝主要有母公司智冠作连结,因此在活动上目前主推购买MyCard点数就有一些优惠活动;缴税GO也是智付宝首推的额外服务,可以透过App直接线上缴交综合所得税、使用牌照税、房屋税、地价税等。

提供好友转帐服务,透过跟好友之间的聊天画面就可以直接转帐给对方,不过转帐功能同样需要储值才能使用;另外智付宝提倡多种支付方式如银行帐户支付、ATM转帐及超商代码缴费等,不过智付宝在前置作业相当繁琐,而且客服电话也很难拨通,建议要使用前请先预留一些时间,或看之后智付宝有没有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目前合作的银行有玉山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上海银行、国泰世华、中国信托、渣打银行、华泰银行、台湾新光、阳信银行、联邦银行、远东银行、永丰银行、合作金库、凯基银行、星展银行、台新银行、日盛银行、兆丰银行。

智付宝官网:传送门


▲智付宝在一开始登入时就采实名制,因此登入前就必须设定身分证验证等相关资讯,登入方式除了密码与指纹辨识外,也可用图型辨识。

8. 台湾pay:绑定官股银行金融卡,可缴交公共事业费及税金

台湾pay幕后是由财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财政部为背景,并由公、民营金融机构出资建设的财金公司,是所有行动支付中最具政府色彩的服务。

主打的合作银行不是台湾前几大发卡量最大的银行,而是以财政部指导的公股银行为主,且开放签帐金融卡也可绑定。主推可支援NFC感应支付、扫瞄帐单上的QRcode就可直接缴费,如牌照税、房屋税、学杂费、水电瓦斯公共事业费等。目前可使用的范围主要在双北市,共682处,看似不多,但建议可以先下载下来,看看后续有什么特别发展。

目前合作主要以官股银行为主,有土地银行、合作金库、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上海银行、兆丰银行、新光银行、日盛银行,其他民营银行目前仍在洽谈中。

台湾pay官网:传送门

▲公共事务单位的缴费单上的QRcode及条码可以扫瞄后直接支付。

9. Pi 行动钱包:PChome延伸的行动支付,使用范围较小

Pi行动钱包的母公司为PChome,因此在活动上主推PChome相关优惠活动。另有绑定约定车号自动缴费功能,限双北、基隆、竹北、台中、高雄、宜兰等地区。 App上仅有25个合作商家包含台湾4大超商,能使用的地方不多,不过目前有跟中华电信Hami Wallet合作一些付款优惠活动。 Pi钱包采1000元以下的可以小额付款,即便手机无法上网也可以支付。在信用卡绑定上主要依APP上的指示说明,这25个合作商家个别有合作的银行。

Pi行动钱包官网:传送门< /span>


▲Pi可以支付的商家较少,缴交停车费的服务可先绑定车牌号码;近日与中华电信HamiWallet合作,日后也许有更多应用方式。

10. 橘子支 GAMA PAY:不须绑定信用卡,储值金额即可使用

橘子集团旗下的行动支付服务品牌,跟全家以及玉山共同合作,主推GASH商城购买点数享优惠,合作回馈也会以橘子游戏相关活动为主。除了游戏合作以外,台北市立联合医院7大院区的医疗费用也都可以从手机中缴交,不用再排队批价。橘子支与上述所有行动支付最大差异在于不需要绑定信用卡,以实名制方式储值现金到橘子支的帐户,有了实名制以及储值的金额后,也可以进行好友转帐交易,最高可转帐100万额度。

橘子支官网:传送门


▲上述10种行动支付唯一不用绑定信用卡,采实名制储值方式支付。

手机只装2个行动支付就选街口、Line Pay
上述10种行动支付只是列出目前比较有特色也较多人使用的行动支付装置,不过每个人的使用情境、拥有的信用卡种类都不相同,较难推荐一款适合所有人的行动支付。在此针对做得比较完善,应用比较广的支付服务来做推荐,如果你手机不想每款App都安装,选下面这几款就够了。

街口行动支付:不限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夜市、手摇饮料店免掏零钱
街口行动支付这一两年前进到夜市、手摇饮料店,若撇除4大超商的数量来说,在频率上会比较常出现,建议可以先下载,把手边的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绑定后,如果看到有街口支付的标志就可以直接进行结帐,而且街口没有特别指定只能绑定信用卡,只要有签帐功能的金融卡也可以使用,更没有限制哪一家银行。

▲App上可查出夜市附近有哪些可配合街口的商家,点进商家资讯也可看出是否能提供点餐、外送、订位等服务。

Line Pay:开启Line App即可绑定,使用中国信托签帐金融卡优惠多
Line Pay则是门槛最低的行动支付,开启Line App后就直接有Lina Pay功能选项,只要绑定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就可以使用了,若是第一次使用行动支付,可以先从Line Pay着手,不用再另外下载App或重新注册,交易纪录也会发Line讯息通知。


▲在Line App上就可以找到Line Pay功能,结帐纪录也会以讯息方式发送到使用者的Line帐号里。

支付的优势与盲点
支付种类琳琅满目也各自有主打的优惠方案,建议先从自己的消费习惯、手边有常使用的信用卡、集点卡等开始着手。如果出门不想带钱包,也许就能帮你支付一些费用,如果使用NFC SIM卡还能绑定悠游卡、一卡通等,这样连坐车都不用带零钱或其他卡片,有些App还能绑定发票载具,绑定后发票资讯就可以直接登入云端不用索取纸本。但是要实现使用手机在任何场所支付所有费用,可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下载常用App并绑定信用卡或签帐金融卡
实际操作前建议先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行动支付App,下载后再看App上是否有特别的限制,有些App会限制只能绑定特定的信用卡,有些会开放让签帐金融卡绑定,有些则会要求先储值用扣款的方式支付。


▲建议可以把平常会使用的行动支付都先下载好,汇整在一个资料夹,要使用的时候比较好搜寻。

使用前先询问商家可支援的信用卡
下载App后再根据该行动装置使用适合的信用卡绑定,结帐时店家通常会贴有支援的行动支付标志,当然也可以再多问有支援哪些行动支付,一般常去的4大超商统一、全家、莱尔富及OK大部分都有支援,但有限制App上必须绑定哪一家信用卡。因此除了要注意有支援哪种行动支付以外,可以再多询问是否有限制信用卡,举例:统一超商无法使用橘子支支付,但可以用Line Pay,但LinePay有限制若要在统一、全家超商使用Line Pay,则只能使用中国信托信用卡才可以付款。

不定期有回馈点数活动
上述的行动支付都有配合一些优惠活动,可先参考官网或App上的讯息是否有最新优惠活动,大部分行动支付优惠活动会根据信用卡或商店配合,指定使用哪一张信用卡或商家给予回馈。举例:使用中信Line Pay卡就可以搭配Line Pay,到统一超商每一笔消费享11%回馈。但以上优惠资讯会不定更换,每个月都可能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多做一些功课请自己喝几杯咖啡,不仅可以灵活运用行动支付,还能喝到免费咖啡,也是蛮不错的。


▲以Line Pay跟中国信托合作的商家为例,在Lina App活动讯息中会出现目前最优惠的活动。

发票载具绑定后免收纸本发票
行动支付也会配合发票载具功能,不过这功能在这篇文章没有特别说明。如果行动支付配合发票载具,这样结帐时连发票都不用特别索取。


▲在欧付宝申请发票载具后,就可以绑定其他有支援发票载具的App。

NFC SIM卡绑定悠游卡及一卡通等,搭乘大众交通工具也可感应支付
感应支付除了上述三种以外,还有台湾5大电信公司的NFC SIM卡感应支付,中华电信跟远传各自有出自己的行动支付App,还能绑定悠游卡跟一卡通,搭乘大众交通工具连悠游卡都不用再拿出来,只要手机感应就能支付车费,但这部分在这篇文章也不会细说,仅提供此资讯参考。


▲左起为中华电信HamiWallet、台湾大哥大Wallet、远传电信friday钱包、亚太电信GtPay。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免安装,下指令就可以看出Windows笔电的电池状况~


 

“相信可随身携带的3C产品,最怕的就是遇上电池愈来愈不堪用的情况,而工作上使用的笔电更是担心。本篇文章将要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只要在命令提示字元下指令就能轻易查询到Windows笔电的电池使用状况,以及如何观看这些查询资讯~”

 
老笔电最容易出问题的大多不会是核心零组件,而是那会节节耗损的电池。然而Windows笔电要查询电池健康度,过往大多要安装软体才能查询,并不是这么容易。不过透过命令提示字元的指令,就能快速且简单地查询电池健康度并了解电池剩余容量。

免安装只要输入指令
此为Windows内建的检测功能,只要在搜寻列输入CMD叫出命令提示字元,于该页面中输入powercfg/batteryreport,就会将电池检查报告Battery report储存为HTML档,并储存于C:\ User\UserName\battery-report.html。

html档可用Edge浏览器开启,档案内会有电池设计容量、目前电池最大容量、3天内电池状况、3天内电池使用率、电池使用历史资讯、电池电量历史资讯等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你的电池耗损状况。

以测试的ThinkPad X230来说,电池使用的是6 Cell的45N1025,出厂最大电量为63000mWh。但数年使用下来,目前电量就算充饱电,也只剩下53800mWh。这测试报告也可以用于新购买笔电,从电池资讯就能看出是否为新机。二手笔电也能透过这方式看电池的健康度,避免买回去电池充饱电却没有挡头。


▲按下Windows键与S,就能开启搜寻列,接着输入CMD,选择命令提示字元。


▲跳出命令提示字元介面不要怕,直接输入powercfg/batteryreport。


▲输入后按下Enter会将报表存入C:\User\UserName\battery-report.html。


▲在C:\User\UserName\battery-report.html路径下点选battery-report.html,可用浏览器开启。


▲开启后可以看到详细的电池报告,从容量、使用历史全都详细记录。


▲还可以看到3天内的电池使用状况,像是我都是用接AC电源,因此折线图就没有图形可显示。


▲这里列出了电池与AC电源的总使用时间。


▲这是最重要的电池健康状况,可看到目前的最高电池容量。


▲电池能用多久呢?这里会有预估的数据告诉你。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