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iPhone X的使用心得,看了再决定要不要买?


 

“每次Apple推出新一代的iPhone时,就会造成大家抢购的现象,iPhone X当然也不例外!本篇文章特别分享了个人的使用心得,列出了心中觉得还不够满意的十个地方,希望可以提供给犹豫不决要不要换机的用户作为参考~”

 
因为在科技媒体上班的关系,iPhone X 一上市,就立刻见识到同温层的力量,众多好友都纷纷分享自己的iPhone X 开箱照片,不得不说同业们都很有钱啊…,敝公司也跟上潮流挪用公款买了一只来试用试用,我本身使用的是已经2 岁的iPhone 6S plus,也许跟很多人手上的手机差不多旧,正好卡在不知道要不要换机的状况,从周五拿到之后用了几天,决定不换机的心情越来越强烈,如果你正在犹豫中,不妨可以参考一下我的「不买iPhone X 的10大理由」。

以下心得为个人意见,仅供各位参考,买或不买就请自行评断了。

1)价格太昂贵,从旧机换新机感受不强(翻译:我没钱)
iPhone X 64G 和iPhone 8 64G 足足有10,400 元的价差,和iPhone 8 Plus 则是有7000 元的价差,对预算不足的朋友来说,如果不采用与电信续约的方式购入的话,实在是对荷包负担太大,但是就算是使用续约方案,最高资费(以每个月2699 元为例)也还是要预缴30,000 元左右(64G 29,900 元/ 256G 35,500 元),光是价格就先让我想奔入雨中先哭一场了。

2)玻璃面板和玻璃背盖太娇贵

网路上已经有非常多iPhone X 摔机的新闻,大多都是除了面板摔得裂裂之外,就连玻璃背盖也裂到惨不忍睹,摔手机算是我购入手机的很重要因素之一,平常奶油桂花手或是和男朋友吵架都一定会不小心让手机飞出去,当然我也有考虑到可以购入耐摔的保护壳,但耐摔的保护壳都不好看啊…(很肤浅)

3)删除指纹辨识后使用上不太习惯

指纹辨识算是iPhone 史上很重要的里程碑,当初从没有指纹辨识的机种跳到5S 后,觉得只要按一下就能解锁这样的使用流程变得超级方便,不管是下载App 还是用手机购物,都只要拇指压一下就能完成方便到爆,但是换到X 后,指纹辨识的功能被face ID 取代很不习惯,而且我洗完澡换上眼镜后,有时候会解锁不了啊…

4)预览讯息的内容很容易被看到


▲原本手机放在桌面上时,会呈现的状态是这样,当讯息传送过来时,会看到的状态是这样,Messenger 不会有任何预览的内容出现,但是,但是!就在我看他一眼后,就看一眼,不夸张的就立刻解锁了,于是我没有交稿的秘密就被发现了…


▲只看一眼就立刻解锁固然很令人惊艳,但是同时要顾及隐私这件事就更困难了啊,必须要强忍着不看自己的手机(或是只用单眼看?)

5)少了快点 home 键两下 App 下降的功能

iPhone X 手机整体来说偏长,在我使用6S plus 时,如果想要点击最上面两排的APP,只要轻点两下home 键,整个萤幕就会下降至一半,就可以方便单手点击右上角或左上角的按钮,但iPhone X 取消home 键的同时,也取消了很多home 键延伸的功能,对已经使用这个功能习惯的我来说,是非常困扰的事情。

附注:经网友提点,这个功能预设是关闭的,需要先到设定>辅助使用>萤幕上方触控中开启单手模式,底部出现横杠后,就可以按着横杠下拉让萤幕下降。

6)App 下载还是需要点击 “锁机键” 两下

不管是下载App 还是内购行为,都可以用指纹辨识超快速解锁,按下下载—>碰触拇指—>完成,但是在iPhone X 上,如果要下载或是购物,都变成需要拿起手机、看一眼、右上角锁机按钮按两下,功能虽然不算复杂,但是无法单手操作完成对我来说非常不方便啊。

7)颜色选择很少
以往不管是哪只iPhone 我都会毫无悬念的选择太空灰,后来有了曜石黑之后,也是毫不犹豫的选了黑色,因为我个人不喜欢银色、金色、玫瑰金配的白色面板,直到iPhone 7 后来出了红色,才发现红色非常好看,但是iPhone X 却只有银色和黑色可以选,只能期待未来苹果会不会推出其他色系了。

8)删除 APP 的完成按钮在意想不到的右上角

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快速回复备份时,想要先删除太肥大的档案发现的,在结束删除行为后本来只要按下home 键就算完成了,但是现在完成键却出现在右上角,所以除了拿着手机的左手之外,也要另外空下右手按下右上角的完成钮,对使用习惯上变得非常怪异。

9)无线充电功能重看不重用

新的手机附的充电线和以前的一样,如果想要另外有无线充电功能,还是要另外花钱买无线充电板,不然其实充电还是跟以前一样得插着线,也有其他人分享打电动打到一半没电,还要放在充电板上等充完电;对我来说,出门跟以前一样没什么差别,还是要带着线,因为多数行动电源也不支援无线充电啊…

10)除了 faceID Animoji 之外用起来几乎没有惊喜感

用了几天,只有一开始很兴高采烈的大玩特玩face ID,做了几个有趣的头像传给一样有iPhone 的朋友(Android 用户不能接收Animoji),然后…就没有然后了,Animoji只有12 种动物可以选(但研判未来一定会新增越来越多就是了),在玩完这个功能之后,其实就跟我手上的6S Plus 几乎无异,对我来说,好像就真的就没有再购入新机的必要了…

用完几天后这10个的心得让我目前没有购入新机的想法,但不排除有可能未来还是会购入,毕竟购物就是凭着一股冲动啊!但万一你手中有预算,又真的觉得自己的手机很旧很想换掉,没有方向不知道要换哪一支手机,我还是推荐iPhone 7 / 7 plus,因为现在所有的7 系列通通降价5000 元,就规格来说算是CP 值瞬间变超高,至于iPhone 8 ,就是多了无线充电功能而已,端看各位看官自己要端哪盘菜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分享iPhone原型机的庐山真面目~


 

“你能想像稳坐时尚外型宝座的iPhone,在产品上市之前的开发阶段是长什么样子吗?本篇文章分享了iPhone开发时所使用的原型机,如同iPad般的体积大小,且底部还有清楚可见的电路板,有兴趣的iPhone粉丝们,一同来看看这个iPhone最早的前身~”

 
过去曾有一系列 iPhone / iPad 测试型号在 Apple 和 Samsung 诉讼中公开,让我们知道不少 iOS 装置最初的形态。不过今天最新揭晓的 iPhone 原型机却和那些极为不同。

一位前 Apple 员工公开了一系列相片,展示极早期 iPhone 研发原型机。这部装置是 2005 年的产物,当时用作测试和发展 iOS 介面。其巨大萤幕足足有 8.6 吋,电路板完全展露出来,还有一系列传统电脑插槽。

现在看起来当然十分巨型和不便,但那位前 Apple 员工说当时能够在这部装置运行 OS X 是极为令人满意的成果。这部原型机两年之后 3.5 吋的第一代 iPhone 就面世了,这样一想就实在令人惊叹。

source ArsTechnica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Apple Pay行动支付到底安不安全? (下)


 

“行动支付其实对喜欢使用信用卡的人是很方便的功能,但就像在Apple Store上也还有许多人不敢拿信用卡当付费方式一样,都会担心被盗刷的问题。本篇文章将整理出三个Apple Pay容易被大家顾虑的地方,在下篇替大家解开Apple Pay盗刷率达8%的真相,以及被盗刷要如何处理?”

 
在上一篇文章「Apple Pay行动支付到底安不安全?(上)」,我解释了Apple Pay 的运作机制,说明「为什么Apple Pay 很难被盗刷」 。不过由于先前有新闻指出,Apple Pay 有高达 8% 的刷卡交易是盗刷,使得有些人因为 Apple Pay 盗刷率很高而不敢使用。

第二问:以前的新闻说 Apple Pay 盗刷率高达 8%,那不就是不安全吗?

这是我几天早上所遇到的「疑问」,说是在新闻上看到先前Apple Pay 刚推出时有很高的盗刷率,整个Apple Pay 交易的份额中有高达8% 都是盗刷!

是啊,看起来真的好可怕,但问题的真相是什么呢?

我后来搜寻了国内外的新闻,发现几乎所有的盗刷都来自同一原因:盗刷犯把偷来的信用卡资讯(卡号、有效期限、CVV 码)存进自己的 iPhone,然后拿去盗刷。这种盗刷流程其实就跟线上盗刷非常类似的,都是盗刷犯先从非法管道取得受害者的信用卡资讯(卡号、有效期限、CVV 码),把这些资讯输入自己的iPhone 中,接着再拿着这部iPhone 去商店盗刷。由于 iPhone 是自己的,在指纹辨识或密码验证那关就是直接通过,再加上 Apple Pay 不需要签名,因此并不会在整个刷卡过程中惹起店员的疑心,大大降低盗刷信用卡的难度。

简单来说,就是过去盗用信用卡资讯的盗刷事件,受限于「没有实体信用卡」的缘故,使得盗刷犯只能利用网购、传真购物、邮购等方式盗刷信用卡;但现在多了Apple Pay这个能依靠信用卡资讯来成为信用卡替身的工具之后,Apple Pay 就成为盗刷犯的温床,成为盗刷信用卡的神兵利器。

那么苹果现在怎么解决这问题?

很简单,就是在你加入信用卡时直接要求你必须先通过简讯验证码才能顺利加入卡片。还记得前天台新银行因为「一定要打电话去验证」却又「打电话去没声音」而大出包,害一大堆人无法加入 Apple Pay 吗?虽然无法加入卡片时会让人觉得很干,但想想这也是为了保护你的信用卡安全啊!这样想的话,好像也就没那么令人愤怒了,不是吗?

第三问:Apple Pay / 信用卡如果被盗刷,我该找谁处理?

其实每一次刷卡,银行都会知道这笔单是由信用卡刷,还是用 Apple Pay 刷(否则银行如何提供你 Apple Pay 优惠?)。因此如果你今天真的发生信用卡被盗刷的事情,那么请不用思考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也不用去烦恼是不是Apple Pay 让你被盗刷,因为当盗刷发生时,那些问题都是枝微末节的事情,你应该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个:

通知银行止付并将款项列为「争议款项」,并且报警处理。

至于是不是 Apple Pay 造成你被盗刷,这种问题请在你把刚刚那两件事都做完了,再去跟银行确认。如果、假使你真的是因为 Apple Pay 而被盗刷,那么我建议你直接通报给苹果日报吧!相信你一定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因为你是第一个因为 Apple Pay 交易疏失而造成资料外泄的人啊!

总而言之呢,以苹果对Apple Pay 的运作、流程机制设计来说,其实已经基本上杜绝了从Apple Pay 交易中造成资料外泄而引发盗刷的可能,再加上先前介绍过的一些iCloud 安全机制(锁定手机之类的),也大幅降低了iPhone 遗失所造成的盗刷风险。综合上述的特点,Apple Pay 在付款安全上其实是远高过传统信用卡的,我个人认为实在没什么道理会让人不想用。

当然我也不能说这100% 一定不会被盗刷,就像传统信用卡也仍然老是一堆人被盗刷(看看以前的Uber 盗刷事件)一样,所以我认为这也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要嘛就用,要嘛就不用,实在不用太过纠结啰~

补充:关于退刷

根据苹果官方说明,如果使用 Apple Pay 之后要退刷,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 如果店家支援感应式刷卡退刷,那么直接用 iPhone 重新靠卡就可以退刷

2. 如果店家不支援感应式刷卡退刷,请携带签单、实体卡片、并出示 Wallet App 画面,再由店家协助退刷。

简单说,就是请先跟你购物的店家确认之后再前往退刷喔!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Apple Pay行动支付到底安不安全? (上)


 

“行动支付其实对喜欢使用信用卡的人是很方便的功能,但就像在Apple Store上也还有许多人不敢拿信用卡当付费方式一样,都会担心被盗刷的问题。本篇文章将整理出三个Apple Pay容易被大家顾虑的地方,在上篇首先替大家说明Apple Pay的机制是如何运作~”

 

第一问:Apple Pay 机制为何?会很容易被盗刷吗?

Apple Pay 必须先将你的信用卡资讯(卡号、有效期限、CVV 码)输入 iPhone 的内建 Wallet App 中并通过银行端的手机验证码认证。加好卡片之后,到了店家刷卡时将手机靠近感应式刷卡机,跳出画面后再按下指纹验证(不能按指纹时可以输入密码),就能完成交易。整体而言非常类似使用 VIsa payWave 之类的信用卡靠卡感应交易,但因为多了指纹辨识(或是密码认证),因此会比传统塑胶卡片还要更安全许多。

虽说有些人质疑 Apple Pay 交易并不需要签名,反而会是一个大漏洞。但请仔细想想,你平常刷卡时大多都是店员刷完卡就把卡还你,真正会去检视卡片签名是否符合的又有几人呢?而Apple Pay 至少还要你按指纹或输入密码验证,比起卡片被人捡走就能直接盗刷的传统信用卡,Apple Pay 在交易时多了一层指纹密码验证保护的情况下,无疑更增加了盗刷犯的犯罪困难度。

当然,如果你的信用卡有特别设定刷卡密码,就像欧洲刷卡时常会要求你在刷卡机上输入「Pin Code」那样,但台湾又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信用卡设定刷卡密码呢?下面这个影片是我与 Youtuber「Joeman」合作的影片,里面可以看到 iPhone 与 Apple Watch 利用 Apple Pay 结帐使用情境:


那么另一个问题,会不会在 Apple Pay 的交易过程中泄漏你的信用卡资讯?

Apple Pay 在交易时所传送的资料是特殊加密的 Token 令牌,并不是直接把你的信用卡资讯(卡号、有效期限、CVV 码)打包送出去。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并不需要担心会在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泄露了你的信用卡资讯。

而苹果也公开说明,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苹果只会负责Apple Pay 的Token 传递,并不会经手任何信用卡资讯与款项,再加上Token 是与Touch ID 指纹资讯采用一样的单机隔离储存模式(不会线上同步),因此也不需要担心Apple Pay 会在任何情况下泄漏你的信用卡资讯。

反倒是信用卡直接把这些资讯通通印在卡片上,你把卡片交给店员刷卡时,被店员偷偷记下信用卡资讯的风险还比较高一些。

另外有些人也会质疑 Apple Watch 不需要输入任何密码或指纹就能交易,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不过 Apple Watch 一开始就被苹果视为重要的解锁工具,除了付款之外也能用来解锁 Mac 电脑,因此将 Apple Watch 的安全机制其设计为「离开手腕的瞬间就会锁定」。

Apple Watch 的安全设计其实并不会不安全,因为即便小偷丧心病狂的把你的手砍下来,Apple Watch 也会在那一瞬间自动锁定(因为离开手腕了)。至于什么老婆偷偷抓你的手去刷卡 … 那纯粹属于家庭问题,不在这里讨论的范围内。

因此整体来说,不管是在 Apple Pay 的刷卡方式,或是在 Apple Pay 的整个交易流程之中,以安全来说都会比传统信用卡高上许多。

不过前年有一些新闻说 Apple Pay 的盗刷率高达 8%,看起来实在超危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篇文章: Apple Pay行动支付到底安不安全? (下)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3)


 

“继上一篇Part2,了解Apple处理器强在可以平行处理更多的指令后,本篇文章继续深入Apple处理器A7在迈入64位元后,到底又替Apple处理器增强哪些地方,让之后的A11处理器可以强到破表?”

 
没看过上一篇请点这里: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2)
 
Apple从2013年九月iPhone 5S的心脏A7「Cyclone」开始迈进64位元的世界,也以此为起点,Apple Ax应用处理器开始展现惊世骇俗的效能优势,从2015年六月赶尽杀绝32位元应用程式,直到今年的iOS 11中止支援32位元处理器(意思就是只回朔支援到iPhone 5S),更是深具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64位元是为了破除高效能架构障碍

但64位元运算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当然不是,真正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是ARM指令集扩充到64位元时,「顺便」带来的革新,特别是移除了打造高效能微架构的重大障碍。

要提高处理器效能,不外乎增加每个时脉周期可处理的指令数:

提高时脉,对于行动装置来说,这几乎是难以考虑的选项。
增加同时可以平行处理的指令数量,像硬体指令排程的超纯量(Superscalar)和编译器决定如何「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超长指令集(VLIW)。
接着,提高管线效率,特别是当发生同时执行的指令,要存取相同暂存器而强碰时,就需要以「暂存器更名机制」为中心的「非循序指令执行」来解决。
前面有提到,电脑有别于计算器的最大差别,在于「条件判断的能力」。

你可将电脑程式的正常执行流程,想像成一个「棋盘」,以一个角落当做起点,对角线的角落作为终点,在棋盘上反覆移动,不限制前进或后退。如发生条件判断的分支(Branch),或无条件判断的跳跃(Jump),就会变更指令流,并且中断指令管线的运作,特别是必须先等待条件判断的执行结果,才能决定该分支是否发生的分支,对效能的伤害尤其明显。

所以某些指令集就具备了所谓「引述执行(Predicaton)」的能力,包含32位元的ARM指令集。一个在一般指令集的简单条件判断(相信各位一定看得懂):

beq ra, label // if (ra) = 0, branch to ‘label’
or rb, rb, rc // else move (rb) into rc

改用具备引述执行的条件搬移指令,一行就解决了,避开了分支指令,也无须启动分支预测机制。讲的直白一点,就是把所有相关工作打包起来送作堆,一次搞定。

cmovne ra, rb, rc

这对追求高度平行化的指令集,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所以也不外乎多数超长指令集(VLIW)电脑,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包含Intel的IA-64(Itanium),连x86从Pentium Pro开始也有cmov体系指令,只是因种种因素不那么实用,而逐渐边缘化了。

引述执行Predication的缺点

但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先不提「事后」才支援引述执行的困难度,引述执行不但会增加处理器的工作量,更会提高指令管线前端的复杂度,不仅不利于提升时脉,更会影响非循序指令执行引擎的设计,因为暂存器重新更名机制要「替身」的资料就更多了。很讽刺的,原本寄望可以提高指令平行化的引述执行,竟然反过来变成了打造高效能微架构的麻烦制造者。

64位元的ARMv8-A取消4位元引述执行(Predication)码,将省下的指令编码位元数,挪为倍增资料暂存器之用,不但降低了发生暂存器相依的机率,一并解除实作更高效率非循序指令集执行的紧箍咒,更是「在指令集扩充之路上,设法搬移未来微架构路障」的经典案例,这远比整数逻辑运算暂存器和记忆体平面定址空间扩充到64位元还重要上百倍。

苹果看到的64位元大未来

基于未来性,Apple也很早就把重心放在64位元效能,根据某些实际的指令排程输出率测试,Apple兼具32/64位元相容性的Ax应用处理器,64位元的指令输出量,就几乎是32位元的足足两倍,例如每个时脉可输出6个64位元指令,32位元就会腰斩。当然,Apple自家晶片亦具备极度优异的记忆体效能,A10X改弦易彻走向大型化L2快取,也隐约透露出些有趣的弦外之音,这就有赖前P.A.Semi团队的功力了。

问题又来了,那为何A11会强到破表?

有没有想起来,iOS 11已纯粹对应64位元环境?那A11为何还要硬扛着相容32位元ARM指令集的包袱呢?伺服器导向的Qualcomm Centriq 2400就是「纯64位元」ARM处理器。少了后顾之忧,自然就可以把所有电晶体预算砸到刀口上,效能自然好,这就是Apple同时掌握全部软硬体的天然优势。

最后,不提A11,光A10每个时脉最多可同时输出4个整数、2个浮点和2个记忆体载入,就已经很接近IBM Power7的水准,几乎是其他ARM对手的两倍,真是吓死人了。 A11有多可怕?我们以后再研究,谢谢收看。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2)


 

“继上一篇Part1,先基本了解Apple处理器不易被外界摸透的原因后,本篇文章将切入主题,重新阐述电脑与指令集架构,让大家了解效能判断的基准,再来解释为何Apple的处理器可以同时平行多工处理指令。”

 
没看过上一篇请点这里: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1)
 
前面有提到Apple的Ax系列应用处理器核心,每个时脉周期内可以平行处理更多的指令,那为何Apple可以作到这件事?除了透过并购而来的PASemi团队有其过人之处(他们过去做PowerPC干过的好事足以另外开一个新专题了),这也或多或少跟ARM指令集的演进有所关联,尤其是「64位元」这个经常引起误解的话题。

要重头建立起对效能的判断基准,充分理解近代高效能处理器的众多特性,重新塑造对「电脑」的认知,绝对不可或缺。相信我,放眼在各大科技网站四处留言的科普文青和潮牌果粉,十个之中,大概找不出一个可以好好阐述「什么是电脑」。

电脑与指令集架构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做「电脑(计算机)」和「指令集架构」,一步一步的抽丝剥茧,充分理解当代高效能处理器的基本概念与效能瓶颈,保证以下绝对不会让你看到睡着。

先问第一个问题:「电脑(Computer,或叫计算机)」与「计算器(Calculator,像你手边的卡西欧计算机,或手机上的小算盘程式)」,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相异点:电脑具备「进行条件判断」与「变更执行流程」的能力,可依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指令,作为人类用来处理讯息的工具。

我们进一步想让电脑「泛用化(General Purpose)」,让应用更有弹性,不限定于固定的用途,需要创造一组「指令集架构(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作为电脑最基础的「语言」,并将所谓的「运算」,转化成一连串指令的执行细节。

讲的抽象一点,指令集在电脑内扮演的角色,是软体和硬体之间的「介面(Interface)」。

理所当然的指令集相容性

今日耳熟能详的「计算机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就是由IBM在1964年创造给S/360大型主机用的名词,藉由表示「程式设计者可以看到并使用的指令集」,如同电脑的语言,指令集架构相同的不同电脑,可以执行相同的软体。

这在今天看似理所当然的想法,像Intel和AMD的x86处理器,可以执行用x8​​6指令集所撰写出来的程式码,然后因不同的处理器微架构的特性,在不同的应用,有着截然不同的效能表现,在当时却是非常新奇的观念,因为那时候每种电脑,都拥有不同的指令集,发展一台新电脑,就需要重新撰写软体。可顺畅执行所有软体的处理器,对商业价值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这就是指令集回溯相容性的威力,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资产」。

不过近年来拜ARM此类授权IP商务模式的影响之所赐,越来越多人搞不清楚「指令集架构」和「处理器微架构(Micro Architecture)」的差别,糊里糊涂的就随便把两者送作堆,挤成爆浆撒尿牛丸,所以特此不厌其烦的厘清。

举统治个人电脑市场的80×86为例,前者说穿了是「电脑的基本语言(x86指令集的历代沿革,如i386、MMX、x86-64、SSE、AVX、AVX-512等)」,后者是「执行语言的载具(Intel和AMD一大票微架构code name,像Skylake)」,不能混为一谈。

指令集与微架构互相影响

但「资产」和「包袱」往往是一体两面,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指令集和微架构并非从此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就像人类平日用来沟通的「语言」 ,其文法规则与逻辑结构,多少可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风土习俗和「潜在规则」,一套指令集的特性及优缺点,会深深影响着微架构的发展途径与经济效益,两者相互潜移默化,直接或间接反映在「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与指令集未来的扩充发展方向。毕竟处理器是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商品,身为「电脑语言」的指令集,也是会因应微架构的发展需求而进化,甚至不惜牺牲相容性,也要丢掉部份的包袱。

电脑的身体是「物理」,灵魂是「数学」,但「经济」才是它存在的原因。假如世界上真有「计算机结构经济学」这门学科(其实某本以计量方法为名的教科书,已经很有这样的味道),注定将聚焦于指令集和微架构之间的互动。

那问题来了,64位元的ARM指令集,究竟带来了哪些突破,而Apple又如何搭上这顺风车,让自家微架构甩开跟竞争对手的差距?更关键的是:Apple同时掌握软体和硬体,究竟在处理器效能竞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待续)
 
续篇: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3)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1)


 

“Apple从iPhone一代使用三星处理器,到iPhone5后使用自己开发的A6晶片,至今Apple的处理器已经是远远超过其他人,为何Apple开发的处理器效能这么好?本主题分成Part1~Part3三篇文章来深入讨论Apple Soc究竟厉害在哪~”

 
也差不多是该好好谈谈这「年经」议题的时候了。自从iPhone 5的心脏,终于开始引进自家开发的独特微架构核心,随着世代交替,在越来越多效能评测,对上其他授权现成ARM核心的对手时,展现越来越摧枯拉朽的优势后,每逢搭载新款Apple自家应用处理器的产品问世,各大媒体,总是出现以下的例行标题:

「Apple的晶片实在太快了,众人们都难以置信!」

接着一如往昔,四处冒出单细胞动物反应般的「Apple何时会将Mac换装自家的SoC」深度评论(即使从头到尾看不出什么内涵),下面的读者留言,也跟着鸡同鸭讲的吵成一团。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先直接讲结论:Apple Ax系列应用处理器核心,可以同时执行,或着讲的更精确一点「可平行处理」的指令数,远胜竞争对手,完全是顶级伺服器处理器的等级。

为何少人分析Apple自家处理器的技术细节?

Apple的晶片再厉害,也是和我们生活在同一颗地球上的人类开发出来的产物,奠基于相同时代的半导体制程技术,与观念相近的高速处理器设计原理,万变不离其宗,绝非外星科技,而产品开发背后的技术源流,更是斧凿斑斑,如果你愿意花时间考古的话,想藏也藏不住。

但Apple毕竟就是Apple,不像习惯在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变相进行技术行销,或着在自家活动公开产品技术细节的IBM Intel AMD nVidia Qualcomm等厂商,对自家打造微架构、总算可以不假外人之手的晶片,几乎守口如瓶,只给行销数据。

反正对Apple来说,他们也不需要让外界得知太多资讯,只要宣称iPhone iPad有很棒的使用者体验,果粉愿意掏钱买单,就功德圆满了,除非有足以用来说嘴的重大技术创新,像A11的Neural Engine类神经网路加速引擎,否则讲太多细节,都是多余的。

所以很多专精于分析处理器架构的媒体工作者和专栏作家,几乎除了介绍TSMC为主的先进制程、历代Apple晶片的方块图(特别专注于比较iPad专用的版本,会比iPhone多出哪些额外的区块),与新款PowerVR绘图核心的性能提升,对于最重要的核心微架构,不得其门而入,通通束手无策,大概勉强比较有看头的,就是某些拆解机器,取下晶片,磨出晶粒照片(Die Photo),然后看图说故事的网站。

当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Apple晶片的竞争对手,势必拿着电子显微镜,对着晶粒进行巨细靡遗的分析,甚至尝试逆向工程的可能,只是这些见不得光的商业行为,不会也不能公诸于世就是了。

所以就这样束手无策了?才怪!

但这并不代表天底下没有旁敲侧击、判断其设计奥妙的手段,比较专业一点的作法,是自行撰写测试程式码(目前知名网站中,就以Anandtech那篇比较A5和A6的文章最具代表性),去推敲其指令管线深度、执行单元宽度、分支预测强度、记忆体子系统阶层与延迟等等,应用程式开发工具(像LLVM)内的参数,也是可以「挖宝」的好地方。

次而等之的,则是透过跨平台的效能测试程式,去比较不同世代Apple应用处理器与那票Android手机心脏之间的差别,再以找一个资料最公开的晶片,作为评估的基准。难搞的要死、非得自己弄好编译器参数,才可以保证跑完的SPEC CPU,之所以历久不衰,长期兼具学术和商业价值,不外乎可藉由涵盖多种不同应用的子项目,彻底分析处理器的性能特性。

所以当笔者看到效能测试程式的创办人,竟然会讲出「A11晶片实在太快了,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Android 阵营看起来好像停滞不前?效能飞跃在哪? 我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鬼话,当下的情绪反应是极度愤怒的,因为开发效能测试程式的人,最没资格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难道你们根本不知道你们到底在测试什么吗?还是你们其实对处理器架构完全一如所知,只是要挤出喧哗取众的数字,让使用者自己赛猪公吗?

看来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所以你才会在这边看到这篇文章。 (待续)
 
续篇:硬体控看过来,带你了解iPhone处理器为何这么强大? (Part2)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从iPhone搭载的3D Touch,来了解压力感测的用途是什么?


 

“从iPhone 6S之后所搭载的3D Touch,可能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没使用过,3D Touch是让你单用触控力道的大小,就能操作更多的功能。本篇文章将深入解说3D Touch以及压力感测技术是什么,提供给对技术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早在iPhone 6s系列发表前,就有不少传言指出这次会搭载压力感测技术,也就是先前Macbook触控板、Apple Watch上使用的Force Touch技术。实际发表后,我们可以看到搭载的技术比起Force Touch似乎更高明了一些。

3D Touch让操作进入新的领域,单用触控就能获得更多的操作变化。

3阶段压力感测

从先前苹果的展示影片,可看到3D Touch看起来好像真的有压力感测,但实际上手机萤幕并无法做到真正的3D,最多只有长宽面积的感压变化,那么深度的感测是怎么来的?说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手指感压的面积。

当你大力下压的时候,手指与萤幕的接触面积肯定比轻触还要大,手机就透过这种方式来辨识感压的深度。 iPhone 6s上的感压深度可分为3个等级,包括轻点、按压、强按压,苹果将其称为Peek与Pop功能。当3D Touch运作的时候,流程大致上会是:萤幕感应手指接触、判断手指按压面积、压力感测元件将讯号处理、CPU接收讯号并回馈反应、产生显示变化。

萤幕下有压力感测元件,靠的是辨识手指的接触面积,当接触面积变大自然就是压力增加。

简而言之,所有流程可分为3个大区块,包括:触控、辨识触控压力、回馈反应。在发表会中,苹果也说明了这次使用的电子元件Force Touch Sensors,用于分析辨识感压力道。且根据先前的报导,为了将这些感压元件放入手机内,也让手机变厚变重。

对于Macbook这类笔电,甚至是平板来说,这些感压元件的体积并不算大。但对于寸土寸金的手机来说,变厚变重就是无可避免的情况。未来可将部分感压元件内嵌于萤幕内,可缩减部分空间,达到手机瘦身的目的。

以Macbook的触控板来,最上端是触控板,底下则是震动回馈元件,以及压力感测元件。

Macbook内有4个压力感测元件,iPhone 6s内有多少个,还得等勇者拆机才知道。

精巧的感压萤幕

以目前已知的讯息来说,iPhone 6s系列仍使用JDI等日商的Incell萤幕,要加入3D Touch的感应层,萤幕设计需要非常精细。外传苹果可能是导入奈米银Ag Nanowire技术,能让萤幕厚度降低,且感应更加精确灵敏。根据先前苹果的专利图,他们将ITO的VCOM层切割成平行线,就是为了压力感测。

在Macbook的压力感测触控板上,有着4个压力感测器,iPhone 6s上有多少压力感测目前仍不确定,得要拆机过后才能了解。且为了强化使用者体验,Macbook上的触控板还有个回馈力道的回馈系统,让感压更具真实感,未来在iPhone上也能看到类似的设计。

3D Touch能怎么用?当你用不同的手指压力,UI会随之变化。

以超连结来说,轻点会显示出网页预览图,大力压下就会用Safari另开网页。

除此之外,多工介面、绘画都能套用压力感测,未来我们能在更多App上看到不同的应用方式。

压力触控非苹果独有

看到这你或许会问萤幕压力感测是苹果独家专利吗?事实上并非如此,多年前美国Z-origin就曾推出过Z-Touch,不仅如此,微软、黑莓等厂商也有应用压力感测在自家产品上。但或许是使用者体验不如预期,没有造成太大的回响。

此外,华为不久前在Mate S上也加入压力感测,因此苹果并非第一个采用这设计的厂商。但众所皆知苹果的影响力相当大,先前推出指纹辨识的Tiuch ID,后来也不少厂商跟进。这次萤幕增加压力感测,可预期又会有一票手机打着我也有压力感测做为卖点。

至于在技术层面,老美的IMMERSION等公司,已经在触觉互动领域上拥有大量经验与技术专利,像是振动回馈等技术。而不少公司与技术内,都可见到中国投资的影子。

人机互动的触觉时代

在iPhone 6s系列上,我们可以看到触觉互动的雏形,但多数仅止于软体层面的回馈。目前硬体触觉互动仅止于人对机器,机器鲜少回馈反应给用户,最多有个震动罢了。有趣的是,日本DOCOMO多年前为了年长者,设计了具备震动回馈的手机,按压萤幕时会有类似键盘的触感。相似的产品,日本松下、南韩PANTECH也曾推出过震动回馈平板。

日本曾推出触控回馈的老人机KARU-KARU,但当时这领域并未受到重视。

这些产品都可说是触觉互动的先驱,然而这领域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营造出细腻的震动回馈触感。目前大多使用触觉震动回馈零件,多数是相当精密的震动马达,与现有的偏转震动马达、直线震动马达相比能模拟更多细致的震动反应。

iPhone 6S系列内使用的精密马达,相较于传统马达,可模拟更多且更细腻的震动回馈。

然而这些零组件的体积比起过往马达更大,对于平板、笔电来说或许没问题,但手机可就不是这么好挪出空间。此外,新马达的功耗表现也高于传统设计,若每次触控都要回馈震动,对于电池的负担也就更高,严重会影响手机的续航力。

触觉互动可能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人机介面领域,但现阶段还有许多软硬体问题需要克服。但至少有了苹果等厂商起了头,或许我们也不需要等这么久,就能体验到与过往僵硬死板完全不同的手机体验。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从Touch ID的使用,来了解指纹辨识的技术~


 

“还记得第一次使用iPhone的「Touch ID」功能时觉得新鲜神奇,到现在已经不习惯再用密码输入,好奇指纹辨识在手机上是如何做到的吗?本篇文章将分享指纹辨识的原理,以及不同辨识方法的技术差异,提供给对于指纹辨识技术有兴趣的人~”

 
生物辨识技术一直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点要项,粗略算来少说有近10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像是电影中常看到的视网膜(retina)、虹膜(iris)、脸部(face)等辨识技术,还有已经很普遍的指纹(fingerprint)、掌纹(palm print)、声纹(voice pattern)辨识。这之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指纹辨识技术,但你有想过电脑是如何比对成千上万的指纹资料?像是iPhone 5s使用的Touch ID又是如何实际运作的呢?接下来就先来认识什么是指纹,再来了解各类辨识技术。

透过隆起线的端点与分岔点
如果放大看你的指纹,会发现它如同山谷一样高低起伏,高者为波锋即为隆起线低者为波谷,再加上弯曲的特性每个人都不相同,形成个人独特的生物特征。所谓指纹特征,指的是指纹隆起线的分布状况,每条隆起线都会有断裂处亦即端点。除了端点外,还会称为分岔点的分岔处,端点与分岔点皆为特征点,这就是比对指纹时的关键。

指纹是生物辨识的方式之一,透过波峰与波谷以及隆起线的变化,就能抓到特定的特征点,且每个人的特征点皆不相同。图片来源:Wiki

指纹有多种构型,Arch、Loop与Whorl,其中也有将Loop细分为Right Loop、Left Loop,Arch再分为Arch与Tented Arch。图片来源:fortinet

指纹有50个特征点
每枚指纹大约会有50个左右的特征点,取得特征点的位置与方向,就能用于指纹的辨识。一般指纹辨识技术并非完整纪录整枚指纹的图形,而是仅仅储存指纹的特征。分析时会比对指纹的特征点的方向、位置是否相同。实作上辨识方式大致可分为2种模式,分别是一对一的Verify比对,以及一对多的Identify。前者大多会搭配特定密码或ID,输入完毕直接比对该组指纹特征,而后者则是输入指纹后,在茫茫资料库内比对。

虽然指纹的特征点很多,但根据英国E.R.Henry的Henry System分类,指纹被归类为二部八类,其中只要13个特征点相同,即可确认是相同的指纹。

指纹主要靠着隆起线的起断与分岔进行辨识,但扫瞄出来的指纹不见得完全正确,得靠后端演算法修正与加强辨识度。图片来源:NEC

比对是靠着隆起线形成的特征点辨识。图片来源:NEC

会有指纹相同的人吗?
那么你可能会问,世界上有没有指纹相同的人呢?除了同卵双胞胎外,以机率来说的确有可能2个人的指纹拥有相同的特征点,但这机率小得可怜,大约要让地球人口达到42位数时才可能出现,就算有也不太可能存活在同个世纪。世界上也已经有多个国家发行指纹身分证,像是印度、马来西亚、韩国等,并有部分国家建立指纹资料库。台湾先前领取新式身分证也需按压指纹建档,但后来因为违宪而取消。

已经有多个国家开始采用指纹认证,或是将指纹做为辅助辨识工具,图为美国入境时海关扫瞄旅客指纹。附带一提,该机器为光学式设计,稍后会提到更详细的内容。

指纹辨识的优点
生物辨识的种类这么多,为什么指纹辨识会成为主流?原因在于储存指纹特征资料的模板是目前生物特征辨识当中最小的。每枚指纹的储存量仅约120至180byte,这么小的空间需求能让它轻松储存于容量有限的装置内,像是信用卡、护照、身分证等。此外,由于技术的进步,指纹辨识装置的体积也缩减许多,除了笔电上常见的滑动辨识器外,手机上也逐渐应用类似的装置,都不需要很大的空间用于配置硬体。

手机逐渐加入指纹辨识器,而商务笔电在更早之前就已经迈入指纹辨识时代。

构成指纹辨识器的软硬体
指纹辨识器由软体与硬体共同构成,硬体部分是指纹感应器(Fingerprint Sensor),用于采集指纹,依照技术可分为电容式与光学式感应器,依照扫瞄方式可分成滑动式与按压式。软体则是指纹辨识演算法(Fingerprint Algorithm),当前端指纹感应器扫瞄完毕后,透过演算法比对资料库内的指纹档案。各家演算法重视的点可能略有差异,有些重视比对速度、有些重视比对正确性。

错误接受率(False Acceptance Rate,FAR)、错误拒绝率(False Rejection Rate,FRR)就关系到安全性与速度,FAR代表安全程度,越低越安全。至于FRR则关系到便利性,数值越低越便于使用。知道指纹辨识器大致的架构后,我们接着了解指纹采集技术的差异,就是先前提到的电容式与光学式,还有依据扫瞄方式的不同,分类出来的滑动式与按压式感应技术。

扫描指纹储存的不见得是指纹的完整影像,而是指纹的特征点曲线与位置,亦即图片中最右端的折线。

指纹的保存关系到个人隐私,指纹特征点分析完毕后,大多会透过加密的方式储存成为某种数据流。图片来源:identityone.net

电容式:透过电荷量、温差、压力扫瞄
指纹说穿了就是手指的纹路,要让电脑扫到这些纹路,可透过手指的电荷变化、温度差、压力等方式扫瞄,而iPhone 5s使用的感应技术就是电容式感应,亦有人将其称为半导体式、矽晶式等名称。薄与小是电容式设计的优点,便于安装于行动装置上。但成本相较于光学式设计更高,且裸露的感应器容易受到汗水等外在因素影响,导致耐用度较差。若要提升耐用程度会在感应器上加增保护机构,像是蓝宝石玻璃就用于iPhone 5s的感应器上。

左为光学式感应器,右为电容式感应器,前者透过光线与感光元件储存,后者则是透过半导体记录电荷、温度、压力等分布状态。

图片中可看到电容式感应器的半导体元件,以及覆盖与其上的蓝宝石保护玻璃。

光学式:透过光线形成阴影扫描
光学式的设计早于电容式,要扫瞄纹路最直觉的方式就是直接翻拍扫瞄,要让纹路细节显现出来则是依靠光线。 1970年代的光学式设计架构很简单,靠着光源、三稜鏡、感光元件就能记录指纹。使用时手指按压于三稜鏡上,靠着光源反射让隆起线显现出来,再透过感光元件撷取影像。

因为光学式设计手指接触的是三稜鏡或是其它反射面,而非电容式娇贵的感应晶片,因此耐用度较高且成本低廉。对于需大批量使用的机场等地,大多为光学式设计,例如美国海关。但不论电容或光学式设计,目的都是要取得指纹影像,后端还是得透过演算法计算、比对才行。

光学式原理很简单,就是透过光线照射辨别出波峰与波谷,再透过感光元件储存。图片来源:biometrics

滑动与按压式:体积与方向性是关键
技术分为电容与光学式,而扫瞄则也可分为滑动与按压2种方式。先从按压说起,就是将手指平贴于感应器上,而滑动式常用于笔电,感应器多呈现细长状,使用时要将整个手指完整滑过感应器。后端软体会将滑过的每幅影像拼贴出来,构成完整的指纹档案。滑动式的设计起源很简单,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毕竟当初电容式设计很贵,就有人想到如果把感应器面积缩减,只要划动过去同样能取得整枚的指纹,而且占用的空间还更小。

按压式的优点在于操作最直觉,符合人类使用习惯,而且放置的指纹无方向性,缺点则是需要较大的面积且成本较高。至于滑动式优点就是成本较低,且细长的感应器需要的空间较小。然而还是有些缺点,那就是滑动时必须顺着某个方向,且辨识度相对较低。不论按压式与滑动式都有厂商支持,笔者认为不同的环境下各有优缺点,两者皆无法完全取代对方的功用。

滑动式感应器常见于笔电上,使用时需要完整地刷过整枚指纹。图片来源:PTT

按压式设计常见于海关等政府单位,笔电也曾经使用过按压式设计,但占用空间较大且成本较高,后来逐渐被滑动式所取代。图片来源:workstation

指纹辨识只是开端
最初我们提到生物辨识技术种类很多,而指纹只是其中较为普遍的应用。相信部分用过笔电以及手机指纹介面的人,应该都对于其免输入密码等应用感到方便。或许未来我们可以进步到使用内建镜头做视网膜或是虹膜辨识,或用声纹解锁亦无不可,甚至未来去ATM提款不用带提款卡,对着镜头三秒钟就能提款,这些都是可预见的未来,也是令人期待的科技应用。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用iPhone也可以拍出高速摄影的慢动作效果~


 

“你知道iPhone相机除了正常录影外,其实还有慢动作效果与缩时摄影可以玩吗?本篇文章将要介绍i​​Phone的「慢动作录影」功能,并且说明如何剪辑与上传慢速度的影片,让大家在录影效果上又多一样趣味~”

 
你知道 iPhone 可以拍摄慢动作影片吗?虽然这个功能在发表会、或是苹果官方网站上都特别被拿出来宣传,我在过去的苹果相关报导中也都有写到,但根据我实际的不专业调查后发现… 居然大部份的iPhone 使用者都不知道iPhone 有这个功能!

其实就在iPhone 相机介面中下面切换录影的地方就有一个「慢动作」的选项,切换到这个选项之后就能以240fps(每秒拍摄240 个画面)的速度拍摄720p 解析度的慢动作影片,以一般影片播放格式30fps 来说,大约可以将画面放慢四倍左右,用来拍摄一些特技表演、或是赛车、滑板等极限运动都是非常实用且有趣的玩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影片:

这个就是小编用键盘打桌球的影片,里面的慢动作特效并不是用什么特殊软体做出的效果,而是直接用 iPhone 6 Plus 拍摄的喔!

不过在上次拍摄影片之后又发现一个新问题:虽然部分使用者知道 iPhone 可以拍慢动作影片,但却不知道如何编辑慢动作影片、甚至不知道要如何正确输出才能保留慢动作影片效果!再一次的,根据我不专业的调查发现,大部份知道 iPhone 慢动作影片功能的使用者最后上传到 Youtube 的影片都像下面这样:

这个 … 慢动作呢?慢动作去哪了呢! ? ! ? !

是的,我发现有不少使用者在拍完慢动作影片之后会直接把影片从手机里抓到电脑上,结果丢到电脑上之后才惊觉「怎么慢动作效果消失了!?」。其实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iPhone 拍出来的影片其实本身只是一个 240fps 的高速影片,并不带有任何「慢动作」的特效。这些特效都是手机自己将影片降速之后才有的效果,因此必须先从手机这边处理过(或是直接从手机上传 Youtube)才能保有慢动作的特效。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请先打开你手机里的相片 App,并且如上上图那样找到「慢动作」这个资料夹,并点选你要处理的影片:

点开之后就会看到如上图这个预览画面,在这个状态下你就能看到原始拍摄影片以及手机自动帮你处理过的慢动作效果。不过如果直接就这么上传,就会发生「慢动作时间拖太长,影片好无聊」的问题。这是因为iPhone 预设会把影片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做慢动作处理,因此即便你只是拍个三、四秒的画面(例如上面的赛车过弯),但拉长之后就会变成十几二十秒的慢动作影片,看起来真的是… 很让人不耐烦啊!

有多令人不耐?请看下面这个被拉长变成两分钟的杂耍影片:

是不是超无聊! ?一开始看还会觉得「哇!原来是这样啊!」,但差不多看到三十秒的时候就会开始想「你快点表演完好不好啊!!」。有鉴于此,在你上传那你觉得很有趣、别人觉得很不耐烦的慢动作影片之前,先把影片的慢动作范围变动一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啦!

至于怎么处理呢?我们再看一次上面的预览图:

看到画面的右上角有个「编辑」吗?要处理影片请直接点击那个「编辑」!

按了编辑就会进到上面的画面!

这时候请看画面中的那一条条小短白线(就是有的稀疏、有的紧密的那些),这些白线代表的就是「慢动作的起始与结束范围」。比较稀疏白线的位置就是慢动作的影片范围、相反的紧密白线就是正常速度的影片,这很直觉吧?接着你只要用手指调整稀疏白线的宽度(拉动稀疏白线开头、结尾比较长的那条白线),就可以调整慢动作特效的长度、以及起始结束时间了,在调整的时候上方的影片会给你预览,所以操作上非常简单!

在经过简单地调整之后,就可以看到如下的影片:

刚好在进入弯道与出弯道的中间加入慢动作,看起来真是超帅气的!而且慢动作还能看到过弯时的方向盘细部操作,对于一些高速度运动的训练来说也是相当实用的一项道具,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的iPhone 广告中会不断出现拿手机来做运动训练的缘故,就是因为这个慢动作功能太好用啦!

不过这里可不只能调整慢动作特效的范围与长度喔!其实「编辑」连影片长度都能调整,请再看一次下面这张图:

有注意到最下方的影片时间轴(就是看起来像影片分镜图的东西)的两端各有一个箭头吗?这两个箭头在 iPhone、或是 Mac 上都代表同一件事:这段东西可以调整长短。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你拍的这段影片太长了,那么你可以直接拉动两端的箭头来调整影片的开头与结束位置,这样就能调整影片长度啦~

调整完之后,右下方的红色「回复」字样就会变成黄色的「完成」字样,只要点击黄色的「完成」就可以回到影片选择画面了!就像下图这个画面:

回到这个画面之后我们就要上传影片啦!如果不从手机上传的话,就很有可能发生「丢到电脑上后慢动作特效通通不见」的问题,反正这影片一般也都是要丢到网路上分享的,所以建议你就直接从手机上传吧!请点击上图右上方爱心右边的那个「方格里有个箭头」的图示,点了之后就会进入下面这个画面:

首先 iPhone 会让你选择你要上传哪几支影片,如果你要一次上传或传送很多个影片,请在这里把他们通通打勾,接着再按下一步进入下一个画面:

这里你可以选择直接上传 FaceBook、Youtube、用讯息或邮件传送。如果你希望把调整好的影片传到电脑上,除了用传输线拿出来之外(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很多人在这一步都会失败而失去慢动作特效),建议直接用「储存至Dropbox(就是上图那个白底的纸箱图案)」这个功能把影片同步到电脑上去。

到这里就完成你的慢动作影片啦!如果你电脑已经更新到 OS X 10.10.3,那么你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的相片 App 里面编辑慢动作影片,就不一定要用手机处理才能上传啰!另外如果你有付费购买更大的iCloud 空间,那么在启用自动同步相片资料库之后,iPhone 拍摄的影片也会自动传送到电脑上,就不需要在另外拿传输线或用Dropbox 来同步影片了,非常方便呢!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