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底片机,安装底片教学示范!


 

“许多玩过摄影的热心长辈们,常常一听到亲友中有在玩摄影的年轻人,就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董相机赠与对方。只玩过数位摄影的年轻人,一拿到这些珍贵的古早底片相机,往往会不知所措!多半只能摆着长灰尘,本篇文章将介绍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底片机的安装底片教学,手上有该型号古董相机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喔!”

 
这次的示范机是 Voigtlander 福伦达 6X9 片幅的相机,规格大约如下:
Voigtländer Anastigmat Voigtar
Voigtar 105mm, f6,3
Embezet shutter (1/25, 1/50, 1/100, B, T)
120 Film (6×9)

这台相机是N大叔仍在手工暗房用吊挂式冲片机工作那年代买的,仍然可以拍摄,

这次特别让他从电子防潮箱内出来透透气。

这次选用的底片是相当经典的 Kodak TMAX 100,

TMAX当年上市前N大叔还收到柯达寄来希望专业会员试用的120两卷,135两卷,

想想TMAX也等于是我看着他出世的啊。

拆开外包装,可以看到内袋有出厂日期。

翻到机背的部分,先由红色张数窗检查一下里面是否还有未拍完的底片。

接着由侧面开关开机背。

打开后底片室的样子。

将120底片如图般装进去卡好,纸卷方向要弄对,接着轻轻撕开封条,并且完全取出。

如下图将纸卷头端部分​​放进空片轴,也可以在这个步骤顺便将封条清乾净。

将上了纸卷头的空片轴拉到另一边卡上后如图稍稍卷紧即可。

接下来将机背盖上,压好后可以由小红窗看见黑条。

慢慢使用卷片轴将底片卷到看见箭头,这时就可以知道底片快要到位了。

让数字 1卷到小红窗的这个位置,此时代表底片已经位在第一张的位置,可以拍摄了。

拍摄过后再将底片卷到数字2 ,以此类推。

 
到这就可以快乐的拍摄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二):测光与手动对焦!


 

“爱好摄影的年轻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数位相机开始玩起!在过去爷爷、外公那个古早的年代里,玩摄影不像现今普及,底片相机也总有令人难以言语的神秘怀旧魅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底片相机的测光与手动对焦,做一个浅显的概略教学,手上有底片相机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看用底片机拍照的趣味。”

 
想观看装之前底片的教学文可以点这:【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一):安装底片!

今天要教大家怎么测光、以及怎么对焦

一、对焦

首先我们要来说说对焦这件事!虽说底片机也是有自动对焦的款式,不过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特别是感受到名气而去买Nikon FM2 的朋友),底片机= 手动对焦这件事我想就不用多说了,毕竟自动对焦的底片机真的是少之又少。

上图:Nikon F3 可换对焦屏的设计让她可以更换成多种不同的对焦方式,方便使用者选用

不过请不要以为「手动对焦」就是用眼睛去看「画面有没有锐利」来判断,其实不管是单眼SLR 或是连动测距RF(Leica M 机)都有很多不同的对焦辅助方式,让你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确认自己是否有正确对焦。今天要教大家的是一般单眼底片机最常见的「裂像对焦」:


上图就是裂像对焦从观景窗看出去的样子。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在画面正中央有一个比较亮的圈圈,里面的「可乐」两字被分裂成两半,「乐」的上半部与下半部分裂开来,没有合在一起。

这种对焦形式就叫做「裂像对焦」,透过特殊的对焦屏(一块磨砂的玻璃片,装在机身里)让任何没有对焦的画面从「中间裂开」。而当使用者转动镜头对焦环并顺利对焦之后,看起来就会如下图:

中间的「可乐」两字就不再裂开啦!同时大家可以看到可乐罐周边在景深范围内的东西也都变得比刚刚还要更加清楚,这就是「对焦成功」了!裂像对焦在大部份的单眼底片机上都可以看到,是最常见的对焦方式。除了如上图这种上下分开的裂像之外,还有裂成四半的特殊对焦屏可以选用(如果你的相机可更换对焦屏的话),让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拍摄的主题选用合适的裂像对焦方式。

对焦屏并不是只有裂像一种,其他还有如上图这种只要把中间比较亮的圈圈对焦使画面清楚(他有特殊磨砂,所以看得特别清楚)就能完成对焦的对焦屏。此外,以前的单眼相机并不能切换是否显示观景窗格线,因此如果想要有格线以方便构图,那么就要更换成拥有格线的特殊对焦屏了,不过那些都是属于比较深入的玩法,如果你对底片机真的很有兴趣再去研究吧!如果只是日常拍拍就先练习裂像对焦吧~

上图:Nikon F3 的观景窗取下之后就能看到对焦屏啦(机身里面那块奶白色的玻璃)!更换这块玻璃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对焦方式或格线

不过底片机对焦对于用惯自动对焦的朋友来说会有个问题:如果要拍摄主体在画面的右边怎么办?

对于这种对焦法有个名称「平移构图」。简单说,就是先用中间的裂像针对你要拍的主体对好焦,接着在水平转动镜头重新构图。除非使用很大的光圈,否则一般像这样水平转动都还是能让拍摄主体落在景深范围内以取得清晰画面,因此是底片机拍摄常用的技法。不过这说来有点复杂,以后我再开一篇文章教大家。

 

二、测光

现在大多数的摄影玩家都非常依赖相机的「A 模式」,由机身自己帮你决定快门速度。虽说A 模式一样可以在如Nikon F3 这类高阶机身上看到(上图是Nikon F3,绿色的A 就是A 模式),不过如果你用的是更老旧的FM2 等机身(或是其他家的老旧机身),那就不会有A 模式这种「高科技」啦!这时候就必须依赖相机的测光功能来决定要用多少快门啦!

注:还有更老的相机连测光都没有,只能用测光表或目测亮度,例如 Nikon F2、Leica M3 就是这类「麻烦」相机


上图:FM2 这类低阶相机通常都只能手动调整快门速度,必须靠上图中有数字的转盘来调整

好在现在大多数人在玩的底片机都已经是有内建测光的「高科技相机」,因此不需要用「目视」的方式来判断测光。至于相机测光要怎么看呢?首先请不要幻想 FM2 这类老相机会有什么矩阵测光等高科技,他就是很单纯的透过镜头测外界亮度而已。不过好在底片的宽容度很高很高,所以就算拍得暗一些都还是可以靠冲洗救回来。

首先我们把快门速度设在1/125(画面左边有暗暗的数字,上面的数字是光圈),这时候可以看到右边显示「-(减号)」,表示目前的快门速度太快,测光的数值是负的。这时候有两个做法,一是调整快门速度、二是加大光圈。不过现在已经用在该镜头最大的光圈 f2.5 了,所以现在就只能调整快门速度啦!

注:底片机不能像数位机这样更改 ISO,要换只能整卷底片换掉。

像上图这样把快门调整到「1/8s」就可以让相机显示成「o」了!不过底片机并不会像数位相机那样还会告诉你正负几 EV,因此只能快速转动快门速度的转盘来找到正确的曝光数值。不过对于底片机老手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由于平常已经习惯手动拍摄且不能立刻看成果,因此大多都能根据现场亮度抓出差不多的曝光数值,就不用手忙脚乱的调整快门速度了!

至于快门太慢而过曝的话就会如上图这样显示「+(加号)」啦!不过请不要以为所有想机都是向上图这样用灯号显示,有些更老旧的相机(例如 Nikon EM)用的则是「指针」。不过不管用哪种显示方式,基本上看到的画面都是在「+、o、-」之间跳动,因此一法通万法通,我想就不用再多做举例啦~

最后再提醒一次:一般旧型的底片机都必须手动调整光圈(必须很近代的底片机才能从机身控制光圈),所以请不要再问怎么从机身改光圈了!要改光圈大小就是直接转动镜头上的光圈环,就这么简单!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令人怀念的底片相机基础教学(一):安装底片!


 

“爱好摄影的年轻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从数位相机开始玩起!在过去爷爷、外公那个古早的年代里,玩摄影不像现今普及,底片相机也总有令人难以言语的神秘怀旧魅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底片相机如何安装底片,做一个浅显的概略教学,手上有底片相机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看看用底片机拍照的趣味。”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玩底片机,甚至许多刚上大一、大二的「小朋友」连单眼都没摸过就直接跳进底片世界。虽说我曾说过「玩底片是学摄影最快的方法」,但突然有这么多年轻人前仆后继的跳进银盐大坑还真是让我不习惯呢!不过也因为这样,导致去年还只要四千左右就能买到的 Nikon FM2 硬是被炒到 6000 以上的高价,品相良好的相机更是直接开价超过 8000!一台入门相机居然也能被炒高价格,只能说文青路线真的是用钱堆叠起来的啊!

后来我发现,很多想玩底片的朋友不仅对摄影几乎没概念、甚至连底片都不会装!因此我虽然自己不喜欢玩底片(因为觉得很浪费),但还是决定要来写一些玩底片的入门文章!今天就从如何装底片开始啰~

 

装底片的方法其实大同小异,除了像 Leica 那种 RF 相机或是傻瓜相机会有所不同之外,其他几乎所有厂牌的底片单眼相机都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要先把底片舱打开,打开之前记得先确认一下里面有没有装底片,至于确认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上图中右手握着的那个转盘转一转,可以很轻松转动就是没底片(或是底片已经卷好了)、不能轻松转动就是里面还有底片,那就不能打开啰!

不过这里我们假设里面没底片,所以我们就直接打开吧!在上图右手握着的转盘附近可以找到一个板手(如上图左手食指按着的那个),轻轻的扳动板手之后就可以把右手握着的圆盘往上拉。

拉起来之后再用力的往上一提,就会听到「ㄎㄧㄤ 」的一声,接着底片舱就会打开啦!打开之后把舱门完全打开。

打开之后就是装底片了!从上图右侧可以看到,在相机底部有一个圆形凹槽,是用来固定底片的!因此把底片放进去时记得把底片凸出的一头对准这个圆洞。不过有些相机的设计并不需要特别对准,总之只要你「底片好像塞不进去」,那就表示你没装好,别硬塞就是了。

把底片放进去之后就可以刚刚拉起来的圆盘推回去啦!这个圆盘底部有根插销会直接捅进底片的底部,把底片牢牢固定住,之后拍完之后也得靠它把底片卷回来,因此一定要推到底才行!如果推不进去那就是​​你底片没装好,请重新再装一次。

把底片塞进去之后,就用左手轻轻按着底片卷筒(不然卷筒会被你拉出来),再用右手把底片抽出来,抽出来的长度大约刚好可以让你进行下一个步骤就可以了,别拉太多,拉太长也只是浪费掉而已。

拉出底片之后左手请不要松开,否则卷轴还是会给你跳出来!接着再用右手把刚刚拉出来的底片头轻轻地塞进相机右侧的底片卷轴上,在卷轴上可以看到有一道一道的凹槽,随便挑一道你最好塞的把底片推进去让上面的卡榫把底片的齿孔卡住即可。

塞进去之后是装底片最需要练习的部分:把底片卷一圈。

把底片塞进刚刚的凹槽之后,必须依照上图的方向(由外往内)把底片缠绕一圈到卷轴上。有时候在你卷轴转一圈的时候会发生底片弹出来的问题,如果你还能把底片再塞回卷轴的插槽就把底片塞进去,如果插不回去… 就把底片拉出来再塞一次吧!

记住!不用担心底片会拉太多出来!因为即使装好底片之后相机依然会预设有「三张」左右的照片是不让你拍的(也是可以拍,只是快门速度固定不能调整),因此盖上盖子之后还是得再花掉三张左右的额度。只是如果你心疼底片的可拍张数 … 那就把装底片技术练好一点,就不用拉长长出来装啦!

装好之后请不要急着盖上盖子!先把底片板手拉动一张把底片绷紧,这样才不会在你把盖子盖回去之后又弹开来,导致你出去玩一整天拍了一堆照片结果「底片因为松开还停留在第一张」。

装好底片之后请不要急着拍照!记得先把上图的转盘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怎么调呢?

这个转盘是「ISO 指定转盘」,由于底片的 ISO 值是你在买底片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并不像数位相机那样可以让你任意调整 ISO 值。因此在装好底片之后,你必须依照你装进去底片的ISO 值把这个转盘调整到正确位置,这样相机内的测光指针才会给你正确的测光数值,要是没调整的话就会造成你整卷底片都曝光不正确的问题。

那么相机背板上的这个凹槽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个凹槽的大小刚刚好就是底片外纸盒的盖子尺寸,他是用来让你在装好底片之后把纸盒的盖子「撕下来」插进去用的(从侧边细缝塞进去) !这样你就不会拍照拍到一半忘记自己的 ISO 值是多少,简单说就是一个用来提醒你内装底片 ISO 值的小工具。

刚刚说过,相机一般设计都会让你必须在装好底片之后先「空拍三张」。这是为了避免你前三张照片因为底片在装进去的过程中被光照到而拍不出东西来。当然有些人会利用他们高超的装底片技术硬把这三张的额度挤出来好让一卷底片拍超过三十六张,不过我们毕竟还没有穷到这种程度,因此我建议你还是不要拿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开玩笑了,乖乖的把那三张用掉吧!

注:有些具备 A 模式的底片相机(例如 Nikon F3)在前三张会把快门固定在特定数字,让你没办法自行手动调整快门速度来提醒你「把这三张用掉」。

拍完照片之后怎么办呢?在相机底部的右边有个可以按下去的按钮,这是用来固定底片卷轴避免你误转把底片收回去用的。请用手指按着不放。

用右手按着底部的按钮,再用左手把刚刚打开底片舱的转盘把手掀起来,再依照上头的箭头指示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点点阻力,这表示底片正在被回收到底片卷筒里,请一直转直到「转空」为止。转空的感觉非常明显,很容易可以察觉到。请确实的把底片都收回来之后再把底片舱打开!要是没把底片收回来就打开,那就会让所有底片一次曝光,你的整卷摄影作品就通通毁掉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LOMO LC-A+相机的底片安装教学


 

“许多年轻的摄影爱好者,可能从未使用过传统的底片相机,不知道大家是否对底片相机感到好奇?本篇文章将介绍LOMO LC-A+相机的安装底片教学,想体验使用底片拍照的朋友们,可别错过啰!”

 
正妹教你上底片135底片机 LOMO LC-A+ 之章

这次的上片教学主角是这台 LOMO LC-A+
这次选用的底片是 FUJIFILM 的 FUJICHROME Velvia 50

N大叔已经有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习惯,上片前会将回片器回转几圈,这有个好处是,当相机因为某种状况,而无法由外面判断机身内是否仍有未拍完的底片时,这动作可以简单有效的来协助做确认判断。

接下来,我们如下图般,将回片杆往上拉,来打开这台 LOMO LC-A+ 的机背。

在打开后,将回片拉杆保持如下图般拉起状,再利用左边的拨片轮将底片插槽转向正对我们的那一面。

这次为大家示范的正妹,相当熟练的如下图将片头插入底片插槽中。

接下来这步骤相当重要,往往没装好变成白片大多就这一个步骤开始就没做确实,必须要将底片对准辅助的进片轴的凸齿上。

再顺势将底片往左拉进底片筒槽。

再将回片杆往下压以固定住底片筒后,再利用拨片轮将底片稍稍转紧。

再接下来就是将机背小心盖上。

然后用拨片轮与快门,空拍几张,直至底片张数指到1的位置。

到此已经算装片完成,可以开心的自由拍摄啰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商业相片的拍摄心得:室内光源的拍摄方法分享


 

“现今忙碌的商业社会中,不论是捷运站、公车站、大楼外墙上,或是公车、捷运上头,甚至是电脑、手机之中,随处都可见到一张张美美的商业相片。爱好摄影的朋友们,是否有想过这些照片是如何拍摄的?本篇文章将针对商业照的灯光、测光基准、模特儿位置,这三点商业照拍摄基础做一个分享。”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呢?看到文章首图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吧?答案就是「打光」以及「电视」。在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我还没买棚灯,所以全部都是用小小的闪灯在处理光线问题,使用的方式就是离机+跳闪,怎么做呢?请继续看下去~

一、该让模特儿坐哪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电视」广告中的人大多坐得离电视很近、不然就是用角度取景的方式让人看起来离电视很近。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如果你不让电视离人很近的话,那么除非你的照片是那种跨页广告,否则不是让电视显得太小、就是人变得超迷你,两者都会让整个景看起来很空很没主题。请再一次回想我说过的「看似正常的东西,通常都是用不正常的方式拍出来的」,看看下图,你会觉得模特儿坐得离电视那么近很奇怪吗?

上图:模特儿离电视那么近,眼睛会坏掉啊!

除了避免人或电视显得太小而没主题之外,还有个原因是「绝大多数的人家里都不是用来拍摄的样品屋」。因此如果你硬要让人跟电视离太远,那么结果都会变成下面那张图 —— 周围杂物一大堆。因此让电视跟模特儿距离拉近一些、甚至根本就是在不可能的位置拍照,就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二、测光该以谁为基准?

用闪灯的朋友常常会有个疑惑:该对谁测光?

其实现在的闪灯很聪明,TTL 模式下都能自动对你测光​​的主体做正确的补光。不过请注意,今天我们要拍的主体是一台「有画面」的电视,而电视往往都是拍照中最难搞的东西,因为你快门快了、电视画面就黑;你快门慢了,电视以外的地方又过曝。那么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你的摄影主体中有一台电视,那么你的测光对象绝对是以电视画面为优先。至于会不会过曝 … 请不用担心,基本上除非你的室内环境跟外头大太阳下一样亮,否则在电视够清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都是不会过曝的!会过曝的通常都是你的闪灯设定错误才会发生这种情况。请先拍出如上图的曝光程度(没有闪灯),也就是电视画面很清楚不过暗过亮,剩下的环境亮度、模特儿亮度等等稍后再用闪灯解决即可。

注:拍摄液晶萤幕测光、拍照摆位等请延伸阅读这篇:【商业相片的拍摄心得:车内环境的拍摄方法分享

三、闪灯怎么摆?

从上图以及首图右下角的「Before」其实可以看到,这个室内环境虽然有来自窗外的光线,但实际上要照亮整个客厅是有困难的!再加上这里的灯具照明并不是很足,因此就算灯全开还是有一点 … 暗。因此拍照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主体(人+电视)以外的地方是否也被均匀的照亮,避免拍出主体亮、背景黑的照片。

=> 闪灯的亮度操控请见:给新进的摄影爱好者们,关于闪灯的三大操作心得分享!】

从上面连结那篇闪灯文中你会学「要让背景亮就必须拉长快门时间」。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快门时间必须以电视萤幕为主,不能任意更改(请见上图,若背景够亮、电视萤幕就会过曝)。那么我们要如何让背景跟主体一样亮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在背景的高处放一盏闪灯打跳闪就可以了!我摆放的位置在上图的箭头位置,并把闪灯灯头朝上往天花板打,让光线均匀的往下散,就能把背景打亮啦!不过闪灯其实不见得一定要放在主体的后方,放在任何一个不要太远的高处都是可以的!至于为什么要放在高处?

因为这样才不会让闪灯入镜或是「把主体给照亮」!照亮主体的闪灯另有其灯,放在高处的这颗负责照亮背景就可以了。

有了在高处的离机闪灯之后,就可以顺利的把背景给照亮啦!有没有突然出现一种「啊!之前根本被骗,这环境根本不怎么明亮!」的感觉啊?闪灯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值得花一辈子去玩它啊!

四、主体亮度怎么办?

主体亮度的打法千千万万种,我这里用的是最简单的「跳闪」。因为我想要营造的是很居家、很轻松的感觉,所以打光的目的就只是很单纯的「打亮主体」。因此我用了最简单的跳闪,并请我的助手举着闪灯站在我背后(因为我用广角镜离柯柯很近,闪灯装机顶打出来的灯会太硬)。利用离机闪的方式操控两支灯照亮背景与主体,就能照出如上图的效果啦!上图的蓝色箭头是助手举着的闪灯所照亮、红色箭头的部分则是靠我背后的闪灯与放在高处的闪灯共同打亮的(所以没有阴影)。

 

这样大家有看懂这系列的照片如何处理了吗?虽然看起来就是很简单的居家生活照,但为了顾及电视萤幕的亮度、背景的亮度、模特儿的亮度,就必须多花一点心思在打光上才能顺利解决三者的亮度均衡!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商业相片的拍摄心得:车内环境的拍摄方法分享


 

“在狭小昏暗的车内空间内,要如何拍出亮丽的商业相片呢?本篇文章将从镜头的选取,还有光源的控制,以及摄影师的位置与模特儿的动作,为您做一个详尽的解说。就算您不拍商业照,未来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技巧,在车内帮您的亲朋好友拍出美美的好相片。”

 

有接触过 Ford Focus 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台车「空间并不大」。可是这些照片却不会看起来非常壅挤(事实上现场是非常壅挤的),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

一、善用 35mm 以下的广角镜

车室空间是非常狭小的,因此除非你在巴士里面拍照,否则一般来说超过 35mm 就会太长。以上图为例,我使用的是 35mm 焦段的镜头,人蹲在车外(是的,不只是 Liz 人一半在车外,我也蹲在车外)大约可以拍出上图这样的画面。从图中可看到,即使相机的位置大约在副驾驶座的正上方依然会有画面稍嫌狭窄的问题(如果你的重点是车室内装的话)。因此除非你拍摄的主体是人跟他手上的东西,否则超过 35mm 基本上都是不 OK 的!

注:请注意,我所有摄影小教室提到的焦段都是以全片幅为准,使用其他片幅的使用者请自行换算等效片幅,不会算的话请看这篇

 

二、别执着一定要从副驾驶座拍,从后座往前拍、前座往后拍也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拍照都会想要从副驾驶座拍坐在驾驶座上的人,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试着从前座往后拍、后座往后拍、甚至从车外往内拍都是很好的方法。上图的做法是利用24mm 的镜头从后座的右方往驾驶座拍,再请Liz 小编把iPhone 拿好、右手放好之后回头看镜头,这样就能避免照片内容看起来太过空旷、或是从头到尾的相片角度都一样等问题。另外车内使用广角镜还有个好处:能尽可能地把相机往上举再往下拍,就可以把正妹的脸拍得更小啦!要是你的镜头焦段太长,那就做不到这件事啰~

注:相机往上举就看不到观景窗了,因此请善用单眼的 LiveView 功能或是直接用微单眼拍

 

三、看似正常的姿势往往都是用不正常的姿势拍出来的

「看似正常的东西,通常都是用不正常的方式拍出来的」 — by 陈寗

这句话现在你看到,以后还会看到无数次,所以请记下来吧~还记得以前看一部麦当劳大麦克的拍摄花絮,里面提到所有大麦克照片看起来料很多(而且很高)都是因为把所有料都往前挤才拍出来的。这件事让我有很深的体悟:拍照看到的只有镜头的视野,你管其他地方干嘛呢?换句话说,就是你只要管照片里看得到的地方就好了,其他地方看起来再怪再可笑都是没关系的!一切以摄影为优先。

以上图来说,看起来就是一个少女趴在驾驶座椅上,一切好像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但真的是这样吗?先回想一下,你有办法把上半身趴在座椅上、下半身藏在车内吗?

怎么可能啊!你以为人人都是瑜伽大师啊?

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上上图那张看起来青春洋溢的少女照其实从另一头来看是如上图这样 …

但那又怎么样呢?如果今天不放上图,我想绝大多数的人只会看到 Liz 正妹的脸以及她趴着这件事,根本不会有人去想「那她的脚咧?」。不过也不要觉得随便摆布模特儿就可以搞定一切,当Liz 下半身全部挂在车外的时候,我也是以差不多的姿势从车门的另一头拍照,只能说摄影本身就是挑战模特儿与摄影师极限的一项工作啊!

虽然以后还是会常说,不过现在还是请大家先记住这个观念:「看似正常的东西,通常都是用不正常的方式拍出来的」。

 

四、亮度跟别人不合群的东西,就修改他的亮度!

一般来说,被摄人、物都是被同样的光源照射,因此通常不会出现那种硬是跟别人亮度不同的东西。不过有两样东西并不在此列:第一是灯光、第二则是液晶萤幕。以上图来说,iPhone 液晶萤幕在高亮度(或是低亮度)状态下都会自动把手机萤幕的亮度调到最高,这样一来在与人脸一起拍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萤幕过曝、看不到萤幕内容的问题(有时候则会反过来变成人脸清楚、萤幕太暗看不到)。这个现象在很多开箱文、记者会照片都能看到,大家有机会注意一下模特儿手上拿的手机,大多不是萤幕太亮看不清楚、就是萤幕太暗没画面,就是这样的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很简单,更改手机萤幕亮度就好了!

如果手机萤幕太暗,那就把它调亮,反之则调暗。以上图来说,在车室内拍照时因为外头太阳大,因此手机会自动把亮度调到最高。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人脸够亮的时候手机萤幕就过曝的问题,这时候最快的方法就是把手机萤幕调暗,像上图就把萤幕亮度调整到只剩下一半左右,就可以确保手机萤幕跟Liz 小编的脸一样清楚啦!这个技巧非常重要,对于如何拍出好的业配文、记者会文、开箱文都是很重要的技巧!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什么是镜头色散?为何会有紫边?如何靠后制解决这些问题?


 

“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可能在网路上爬文做功课时,常常会听到网友们说某镜头色散严重,或者又看到什么厂牌镜头容易有紫边问题。究竟什么是镜头色散?又为何会出现紫边的现象?有没有方法可以弥补这个问题呢?本篇文章将针对色散,紫边,以及后制补救措施做一个详尽的说明。”

 
最近要把上面这颗镜头卖掉的时候遇到一位一直留言说「紫边很严重」的朋友,姑且不论在人家要卖的东西下面批评是什么样的心态,这倒让我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很多使用者都喜欢在网路上看镜头评论,然后自己用都没用过就说「喔那个镜头变形很严重」或是「啊那种镜头紫边多耀光多烂镜头啦」之类的话,像这种键盘摄影师或是键盘镜头评论员一直是我非常非常讨厌的网友类型。

不过说来说去,大家真的知道紫边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就用上图这颗 Nikon 28-70mm f2.8D 前代镜皇的「严重紫边」照片以及我自己画的示意图来为大家说明一下吧!最下面还有紫边的修正方法,请仔细看完吧~

在开始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紫边是什么玩意!

所谓紫边,其实指的是成像的「色散」问题。一般在我们观念中,相片的物体边缘应该是「色彩分明」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上图靠左半部的位置可以看到,在白色(Coser 的手套)与蓝色(铁栏杆)的边缘之间有一条淡淡的蓝紫色线条,这条颜色在现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透过相机拍摄之后才会出现在画面之中。由于大部份的色散都是紫色的(其实也是比较显眼的缘故),因此被玩家通称为紫边。

由于近代的镜头大多拥有抑制色散的镜片设计,因此产生色散的要素就变得非常严苛。一般来说色散大多出现在高亮度反差的白色(例如从树叶间拍天空)边缘上,不过拜现在科技进步之赐,现在的镜头已经不再拥有严重的紫边问题,以上上图来说,就不是整个白色部位都有紫边,若是再往旁边拉一点到上面的这个角度来看(同一张照片),那么紫边就只剩下白色手套那边还有一些,手臂、假发等等就都没有了。

不过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正常的拍照却会出现不存在的色彩呢?

在我们的国中理化中有教大家所谓「光线经过透镜的成像原理」,不过不论是国中、或是高中,一般教的都只是如上图这样,告诉你光线穿过透镜会聚焦在焦点上,并不会特别强调颜色的问题。但我们都知道,白光其实在透过三菱镜之后就会被拆成七色彩虹,因此光线穿透透镜之后会跑出不同颜色来也是很合理的!因此实际状况会如下图:

由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组成,而不同颜色的光线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波长,因此穿透镜片之后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出现如上图的色散现象。而发生色散的光线并不会非常精准的通通聚焦在同一点上,因此就会发生白色边缘出现紫色、绿色边的问题,这就是紫边啦!

不过镜头厂商都是一群物理天才,像这种问题当然 … 难不倒他们。因此在经过长久的努力之后,各家厂商便开发出各种不同的色散解决方案。上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利用两层镜片将被散开的光线重新聚集回去,解决色散严重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厂商会开发出特殊材质的低色散镜片,这些镜片一般通称为APO (在Nikon 上则叫ED),因此你如果在镜头上看到「APO」这三个字,一般来说就是内装低色散镜片的意思啦~

只是有 APO 不代表「没有紫边」,只是相较于自家产品「比较没有紫边」而已。试想一下,号称光学完美的 Zeiss Otus 系列镜头都不敢自称 100% 无色散,你怎么会觉得其他镜头就会「没有紫边」呢?

不过紫边这种东西说穿了其实就是「多出来的颜色」,因此像 Lightroom 这些修图程式都会直接内建移除紫边的功能(有些单眼机身也有内建)。这个功能被归类为「镜头校正」,因此在 Lightroom 中请在右边的「镜头校正」栏位中找到「颜色」这个选项。

移除色散可以直接用手动的方式选择颜色,不过请不要这么自找麻烦,用滴管工具处理吧!在「镜头校正」=>「颜色」的栏位里有个滴管工具(滴管图案),点了之后就会变成如上图中间那样的放大方格(游标则会变成滴管形状),接着只要用滴管去点选紫边的部位,然后就会…

紫边就消失啦!好吧,其实还缺一个步骤,就是把「移除色差」这个选项打勾(因为预设是不打勾的),这样就可以即时预览你调整色散移除的效果啦。


上图:没有打勾前有明显的紫边


上图:打勾之后紫边就消失啦!

不过这个功能还是有缺点,就是他无法 100% 消除紫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紫边毕竟是渐层的色彩,因此要移除他本身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基本上不要每张照片都时时刻刻的放大到100% 来看、或是你家萤幕超高档,那么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轻易看出来的~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如何拍出高速移动物体的背景动态模糊效果?


 

“许多喜爱拍照的朋友,是否有发现在拍摄高速行驶中的汽车时,往往都只能拍出凝结的定格照片?如何让高速行驶中的汽车主体清晰,而转动的四轮与背景能够出现动态模糊的效果?本篇文章将针对追焦、快门速度两者,教您如何拍出绚丽的动态模糊效果。”

 
我知道有不少人希望能拍出像上图这样帅气的赛车照片,不管你是在路上看到超跑想拍、或是特地跑去公路上拍重机,相信你既然会想拍这类「高速移动物体」,那么拍出漂亮且帅气的追焦注1照肯定也在你的拍摄目标清单内。

但问题就来了,很多人看到很快移动的东西就会直觉认为应该要用高速快门来拍,但真的是这样吗?且先让我们看一下拍摄追焦照片时的手法,请见下面的影片:

 

 

注1:所谓追焦照是指移动物体清晰、但背景出现因为高速移动而产生的「线条状模糊」,是用来展现物体高速度移动的摄影效果,可直接用相机拍摄、不需后制即可有这样的效果。

注意到了吗?

拍摄追焦照片的方式是拿好相机,当要拍摄的物体经过面前时按下快门并将相机「跟着」移动物体转动,让被摄主体维持与相机移动速度同步,才能拍出物体清楚、背景模糊的照片。

看到这里,我想答案应该就很清楚了吧?

要拍摄追焦照片,当然就是要用长快门才能拍出来啊!

上图是用iPhone 拍的追焦照片,能轻松拍出是因为iPhone 6/6s Plus 原厂设定会优先降低快门速度以维持低ISO 的缘故,因此多数时候iPhone 挂有Plus 字样的手机都会以慢快门来拍照,因此只要用拍摄追焦的手法,很轻易就能用iPhone 拍出效果很好的追焦照片。

但问题是快门要多慢才叫够慢呢?

以追焦照片来说,我认为至少要低于1/80s 才能拍出漂亮的追焦照片,否则像上图这种1/100s 的照片虽然还是看得出背景有动态模糊的效果,但拉出的线条还是不够长,且汽车轮胎的部分也有一点「定格」了,看起来车速还不够快。当然你可能会想:汽车在城市里跑,速度当然不够快啊!

但只要你愿意上街去试试看,就会发现只要你把快门设定得够慢且成功拍出追焦照片,那么即使车速很慢,你依然能拍出动态模糊非常明显的追焦照,就算是脚踏车也能拍出超高速行驶的特殊效果来!

那么到底用高速快门拍赛车会怎样呢?

答案就是如上图这样:看起来根本就只是把车停在路中间!不管是什么主题,只要你用了1/250s 以上的快门,拍东西都会有神奇的「凝结效果」,当然1/250s 还不能算是高速快门,但绝大多数的活动用这样的快门拍都会有不差的凝结效果,就像上图的赛车照片,就是完全将车体「凝结」在半路上的效果啦~

但其实这种卡丁车速度都超快的,尤其上图是比赛常拿冠军的车手,车速更是快得不得了!但在高速快门的抓拍下… 看起来就完全快不起来啰~反而是上上上图那位穿白色赛车服的是我们瘾科技广告业务经理,他的速度… 就是初学者程度,但在有效的追焦下看起来却好像很快的样子,这就是摄影的「诈欺魔术」啊!很有趣吧~

不过请注意一件事,就是如果你真的要完全凝结运动的动作,那么快门至少得设在 1/1000s 以上才能有效果很好的动作凝结!上图只是个女子高中生打排球(而且还穿制服打)的照片,但用上 1/400s 仍然无法将球的动作完全抓住,足见球类运动真的是非常非常高速度的活动。不过如果你要拍的运动必须用到 1/1000s 才拍得起来,那我想你该练的就不是相机操作,而是抓紧时间按下快门的「摄影师之眼」了~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教你拍出清晰的夜景+人像照片!


 

“喜爱旅游的摄影爱好者,必然会发现有很多特殊景点,一定要在夜幕低垂霓虹闪烁的时候去拍摄,才能留下最美的旅游回忆。可是要如何兼顾黑夜中的背景?耀眼闪烁的霓虹灯光?还有相片中的主体人像?本篇文章将针对夜景人像摄影,做一个详尽的解说示范。”

 
旅游时一定会想要拍一些夜景、霓虹灯之类的景象,虽说用单眼只要曝光长一点都能搞定这些夜晚主题,但如果要把人像一起给带进去… 那就真的需要一些技巧了。

这次拍的景点是日本东京台场「DiverCity Tokyo Plaza」的钢弹雕像,这座晚上比白天漂亮(因为有灯)的1:1 钢弹模型要拍起来并不难,但如果要把人拍进去就不太容易了,所以这次的范例就用他啰!

为什么把人带进去很难?

因为钢弹广场是一个非常非常暗的小公园,现场除了钢弹本身是亮的之外,其他整个环境都是乌漆妈黑的。因此如果你把照片曝光调整到刚好能把钢弹拍清楚,那么就会拍出像上图这样的黑人照片。

那如果拉长曝光时间让人亮起来呢?当然就是换成钢弹过曝啦!

因此像这种背景比较亮的夜景摄影就显得特别麻烦,不过只要你的相机有机顶闪灯,那么要解决就很简单啦!至于你如果是用 Sony A7R、Canon 5D 系列这种没有机顶闪灯的相机 … 那么就请你买个迷你闪灯放在背包里吧!这样出门玩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本文范例图用的是镜头的 35mm 端拍摄,放置的位置文末会讲,是一个刚好可以带进人像半身+完整钢弹的拍摄位置。

上面这张照片要说明的是「光圈问题」,这次拍照的光圈我都设在f22,因为光圈如果不这么小,那么当对焦在我身上的时候,后面的钢弹就会因为落在景深外而变得模糊不清,因此缩小光圈是绝对必要的!

注:景深问题请见:【手上有老镜头吗?教你看懂景深尺与超焦距,手动对焦也能轻松拍照!】

不用在意人像的亮度(因为人靠闪灯补光)

由于光圈设得非常非常小,因此快门时间就必须拉长啦!以这次拍的照片来说,当我设定在f22 时,必须要将ISO 调整到1600 才能让快门落在一秒以内,如果你的相机在钢弹广场这种极端环境就无法对焦或正常测光,就请你直接开启LiveView 模式直接用相机预览来看吧!

闪灯的部分我直接将机顶闪灯设定为手动 M 模式。这是因为如果让机身自己用 TTL 设定,往往会因为钢弹的亮度影响机身判断,而无法让闪灯做正确的出力。由于现场很暗、光圈设定很小、加上机顶闪灯的出力本来就不大,因此我直接设定为全光输出,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

注:闪灯设定请见:【给新进的摄影爱好者们,关于闪灯的三大操作心得分享!】

接下来把相机设定好好并对好焦,就可以用倒数自拍模式帮自己拍照啦!图就是用机顶闪灯拍出来的效果,虽然因为闪灯直打而让人的肤色变得不太好,但比起那些不是人太暗就是背景过曝的照片,上图这样的旅游照片已经可以算是非常完美啰~至少跟钢弹有了张清楚的合照嘛~

另外请不用担心因为快门时间太长(上图为一秒)而造成人像晃动的问题。由于现场很暗,因此机顶闪灯已经能达到「凝结动作」的效果,因此除非你的快门更长(超过一秒)且你又不断动来动去,否则基本上光靠机顶闪灯就已经足以凝结你的影像,请直接针对钢弹测光即可,不用在意人像的光线问题。

至于照片要在哪拍呢?大家请记住上图中间那根灯柱,只要用等效35mm 的镜头并把相机放在那根灯柱上,就可以顺利拍出如本篇文章范例的人像半身+钢弹全身照片啦~只是千万记得要缩小光圈,否则钢弹模糊掉那就搞笑啦~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

手上有老镜头吗?教你看懂景深尺与超焦距,手动对焦也能轻松拍照!


 

“爱好摄影的朋友们,手上有珍藏多年的老镜头吗?有没有发觉老镜头上的刻度转环,比现在的镜头复杂上许多?本篇文章将教您搞懂老镜头的景深尺,以及说明什么又是超焦距?当您搞懂这些时,就会发现手动对焦的老镜头,其实没有您想像的那么难用!”

 
每次说到景深,一些网路大大、前辈就会开始告诉你一些什么应该看景深尺啦、超焦距就不用对焦之类各种充满「焦距」名词的意见,但世界上有三种人:生于自动对焦时代、只知道手动对焦但不管景深尺、以及完全了解景深尺等三种,而前两者我想应该涵盖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摄影族群,因此听不懂前辈说的话也是很合理的一件事。不过回头想想,难道我们要继续当一无所知的人吗?当然不是!因次今天我就要跟大家说明到底什么是「景深尺」,以及这功能到底可以用来做些什么,未来 … 至少用来唬弄一下新手也是挺有趣的不是吗?

好吧,其实景深尺这个概念并不只是用来唬弄新手,如果你想要能更精细的控制相片散景范围以做出想要的特殊相片效果,那么了解景深尺的概念就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以上图来说,我们希望能让靠近我们、以及远离我们的屋顶都散景虚化以降低画面复杂度、凸显猫咪,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控制散景的范围让他能达到我们要的效果。以往我们都只能靠经验、靠猜测来作出如上图这种「清楚部位约四十公分宽」的效果,无法直接调整光圈来精准控制清楚范围,但现在就不一样啦!只要你搞懂景深尺的概念,你就不用在那边瞎猜啰!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件事,就是新镜头大多没有景深尺,必须要像本文最开头那种手动老镜才会有景深尺的存在。不过不用担心,网路上有很多现成的景深尺对照网站,手机上也有现成的景深App 让你换算不同镜头、不同焦段下的景深尺为何,只要你用「景深尺」当关键字,你就能找到许多相应的网路资源或App,这里就不多列举了,请大家自己动手找找吧!至于景深尺所对应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正是本篇文章要教的内容,因此请不用急着找,先把本文看完再说!


上图:搞懂超焦距,手动镜头就可以达到「不用对焦也能拍照」的神秘境界,相机直接挂在脖子上按快门就能拍出像上图这样的照片啰!

或许你会想,除了知道景深范围之外,景深尺就没有其他功用了吗?如果你是手动老镜玩家、或是正打算进入底片机、手动对焦老镜头的世界,那么你就必须知道一个很重要的名词:超焦距。所谓的超焦距就是指当目标物距离你达到一定距离时,你只要把对焦环转到无限远,不论怎么拍「都会很清楚」。这个概念在网路上有很多教学,但能简单易懂的却不多,因此在下面我介绍完景深尺的使用之后,我会再额外介绍「超焦距」这个概念让大家了解如何使用它。

 

景深尺:让你知道距离你多少范围内的景物「不需要对焦」也会是清晰的

不同厂牌的景深尺长相多大同小异,一般都会以上图最下两层(有无限大标示以及下面有对称 2.8、5.6 数字的区块)来表示,是一个两者可以旋转对照的神奇组合。至于这要怎么看呢?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先确认现在我们的光圈设定是多少,假如是f2.8,那么我们就只要注意最下层两个2.8 之间的范围;若光圈设在f8,那么就是注意两个8 之间的范围啰! 至于范围之间要看什么呢?答案就是直接打数字上面的直线对准上一层的距离标示,卡在两个直线中间的范围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用对焦也会清楚的范围」。不过这样说你一定看不懂,所以我画了下面的图来做个说明,请你跟上面的照片对照阅读!

以上面的照片来说,我们对准正中央粗线条的对焦距离是25 呎(老镜头会用英尺来标示距离),也就是说「被拍的人」距离摄影师25 呎,对焦环必须转到「25 呎」的距离才会刚好对到焦。但实际上「景深」是有一定范围的,就像上面那张猫咪图那样,在猫咪为主的前后40cm 内都是清楚的,因此并不见得对焦在25 呎时​​「被拍的人」就必须维持在固定的位置不能动。以上面照片的景深尺来说,f2.8 的线条对照上一层的距离标示刚好落在20 呎以及37.5 呎(请大略用等比例抓一下数字)之间,也就是说当我们对焦在25 呎且光圈设在f2.8 的情况下,「清楚范围」大约就落在距离摄影师20 呎到37.5 呎之间,也就是「被拍的人往前五呎、往后十二点五呎」都还是会维持画面清楚不模糊的状态。

至于这两个数字以外(0~20、37.5 ~无限远)呢?当然就是所谓的「散景」啰!

当光圈缩小的时候,景深就会比较深、散景也会比较少。其实从景深尺来看就很能理解这个概念,当我们把光圈调整到f8 时,我们就必须看镜头最下一层标示着「8」的那两条线,而这两条线所标示的位置高好落在14 呎到100 呎之间,也就是从距离摄影师开始14 呎到100 呎(约三十公尺)之间的画面都是清晰没有散景的!因此只要「被拍的人」后方的景物距离不超过三十公尺( 100 呎),那么就会因为都在景深范围内而「完全没有散景」啰!

这个概念不仅可以用来知道散景的距离,同时也可以用来拍摄「14 呎到100 呎」之间移动的物体而不需要重新对焦,对于想用手动镜来拍摄小动物、小朋友、运动选手的人来说就能简化对焦的复杂度了。

超焦距:当超过「指定距离」的时候,不需要对焦也会是清楚的!

搞懂景深尺概念之后,你一定会想,那「无限远(横躺的 8)」的那个标志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无限远对焦其实就是针对那些已经达到镜头景深极限(就是不需要对焦也会清楚的距离)以外的物体所使用的对焦距离,但到底要「多远」才能算是无限远而不需要对焦呢?其实这个答案早已写在镜头上啰!

当我们把无限远标志直接对准镜头最下层的中央粗线上时,你会发现在无限远的另一端已经没有数字了!也就是我们只需要看无限远左边的数字与最下层光圈数值的对照,就能搞懂在特定光圈下「距离多远开始」不需要对焦,而这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超焦距」。

那么超焦距到底怎么看呢?以上图这颗镜头来说,当无限远标志对准中央粗线时,左边2.8 直线上方刚好落在100 呎的位置,这代表当光圈设在f2.8 时,从100 呎开始到无限远都会是清晰而不模糊的。简单的说,就是当你光圈设在f2.8 时,只要被摄物体距离你超过三十公尺,那么只要你把镜头的对焦转到无限远的位置(中央粗线对准无限远标志) ,那么你就不需要对焦就能把照片给拍清楚了。

那你一定会想,要是距离随便都三十公尺(100 呎)以上,那我还拍个 __ 啊?其实超焦距的距离限制减少得很快,从上图可以看到,当光圈缩到f8 时,超焦距的距离就急速衰减到37.5 呎(约十公尺)左右,对于一般拍拍路人、拍拍在玩的小朋友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焦距越短(越广角)镜头的超焦距越短,以本文最上图的20mm Nikon 超广角镜头来说,两公尺以后就是超焦距了,等于只要被摄物体距离你两公尺以上,你直接把对焦还转到无限远就可以免对焦一路拍了!因此如果你希望街拍不引人注意,使用越广角的镜头就越容易对焦,也就不用一直把相机贴上脸来用眼睛看啰!

注: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超广角镜的散景少纯粹是因为他的超焦距距离太短,因此除非贴着人拍,否则几乎都是无法拍出散景的!

不同家的镜头有不同的景深尺标示方法,例如 Nikon 的景深尺一定会漆上与光圈数字相同的颜色,让你看颜色就能辨别哪条线代表哪个光圈数值。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手动镜头就一定有景深尺喔!以上图的Leica R 镜来说,他就是一颗没有标示景深尺的镜头,当然他是变焦镜也是没有景深尺的原因之一,但请记得「越新的镜头就越可能没有标示景深尺」 ,因此如果你的镜头没有标示但你又想知道,就请你上网搜寻景深尺的相关资源,在针对你的镜头品牌、焦段、型号做查询啰!

 

 

看更多数位暗房特辑:

后制一点都不难,搞懂这些你也可以轻松玩风格~

LightRoom小学堂:教你如何调出令人心动的好肤色

Follow 我们的Page,每天追踪科技新闻!

想看更多英文版文章吗? 点我进去~